对发展枫桥经验的意见建议(枫桥故事③这群普通老百姓)

2018-11-08 09:16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周楷华 金燕翔 王啸天 通讯员 任光法

自2017年7月起,每天晚上7时,枫桥镇上都会出现一批“红色马甲”,他们整齐有序、服装统一,在整个枫桥集镇开展巡逻。这支队伍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红枫义警。

对发展枫桥经验的意见建议(枫桥故事③这群普通老百姓)(1)

而要追溯这只队伍的成长史,得从上世纪90年代说起。“最初,只是我们天竺街几位小商铺主互帮互助,以求有个好环境开店、生活。” 近日,红枫义警协会主席陈荣周表示。

“慢慢地,周围不少店铺主都加入了进来,人数达到了20人左右。”陈荣周说,人多力量大,大家开始不满足自我保护,而希望成立一个社会组织,为维护社会稳定出一份力。

2017年3月,枫桥派出所民警赵信在开展常态化大走访时了解到了这个需求。于是,红枫义警协会的雏形红枫志愿者协会应运而生。

对发展枫桥经验的意见建议(枫桥故事③这群普通老百姓)(2)

有了组织后,陈荣周等热心商铺主的积极性更高了。2017年中考期间,他们在枫桥派出所的组织下,自发到枫桥镇中周围劝导车辆,赢得了考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自那以后,红枫志愿者协会被喜爱他们的群众冠上了“义警”的称号。2017年7月,红枫义警协会正式挂牌成立。

据悉,红枫义警协会以“崇法尚义、积安向善”为宗旨,除了治安巡逻,还参与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流动人口管理等警务志愿活动。

对发展枫桥经验的意见建议(枫桥故事③这群普通老百姓)(3)

“群众身份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陈荣周说,在开展各类志愿活动时,队员们常将心比心,在法治的前提下,以情化人。因为大家都是群众,一些人也愿意跟他们说真心话。

在枫桥镇某村,有两户人家因为过道上的一只粪桶,争吵了二十多年。红枫义警协会成立后,陈荣周多次上门调解,最终在一天的半夜调解成功。

“我对两家的长辈说,你们吵了二十多年,现在都是有孙辈的人,也该放下了。” 陈荣周说,粪桶移掉很简单,两家争吵主要是斗气。如果讲大道理,他们是听不进去的。所以,他选择了用人情去化解矛盾。

对发展枫桥经验的意见建议(枫桥故事③这群普通老百姓)(4)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无数次无偿奉献,红枫义警协会为“社会稳定出一份力、保枫桥一方平安”的理念赢得了越来越多枫桥人的支持,就连参加完社区矫正的人员也想加入。

原来,红枫义警协会成立后,二十多名社区矫正人员也被安排进了夜间巡逻队。刚一开始,这批人很难管,中途离队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在其他队员的以身作则下,他们逐渐被感化,有了很强的责任感。在社区矫正期满后,不少人还是选择继续巡逻,并申请加入协会。

据统计,截止目前,红枫义警协会已拥有注册成员126人,申请加入的已超过1200人,成为了护航社会稳定的极大助力。

类似红枫义警协会这样的社会组织,枫桥镇还有不少。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该镇的镇级社会组织已有53家,村级社会组织也有226家。同时,镇里还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社会组织促进基层治理创新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制度化保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