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

科技日报记者 操秀英

古蜥蜴也爱吃“麻辣小龙虾”?

不开玩笑

这是个正经的科学发现

11月19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科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首次在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一件罕见的胃容物标本,即一件有趣的含未消化的甲壳类动物胃容物的矢部龙(Yabeinosaurus)标本,通俗来讲,可以理解为胃里有“麻小”的蜥蜴标本。

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1)

矢部龙标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这对我们理解白垩纪中小型爬行动物的捕食习惯有重要意义。”邢立达说。

邢立达说,胃容物是非常罕见且重要的化石记录,是我们了解古生物的食性的直接证据。此次研究的标本发现于中国辽宁省建昌县喇嘛洞地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地层,是一件有趣的含未消化的甲壳类动物胃容物的矢部龙(Yabeinosaurus)标本,目前收藏在新近试开放的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内。

矢部龙来自举世闻名的热河生物群,也是该生物群被命名的第一种蜥蜴,广泛分布于下白垩统义县组和九佛堂组地层中。矢部龙经常与狼鳍鱼、满洲龟及多种昆虫化石共同发现。其化石最初由日本学者发现并命名,模式标本在抗日战争时期丢失,包含三个种:强壮矢部龙,杨氏矢部龙,二尖矢部龙。通过体长和骨骼形态分析,新标本应归入未成年的强壮矢部龙,其鼻臀长为22厘米。

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2)

矢部龙标本的胃容物。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过往的矢部龙化石曾记录过含有鱼类残骸的胃容物,而大型甲壳类动物则是首次发现。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征集到这件标本的时候是蒙板未清修状态,胃容物是在该馆旗下的化石矿晶清修复原实验室的技术人员精湛的清修技艺下逐渐暴露出来,首先暴露出来的是巨大的螯足。

此次甲壳类胃容物的发现丰富了矢部龙的捕食目标,更加明确了矢部龙的古生态位。该大型甲壳类动物保存了背面被细小颗粒覆盖的螯足,一段细长的胸足碎片,口器和破碎的触角,所有的特征都与桑氏古蝲蛄(Palaeocambarus licenti)相符。

我们常吃的小龙虾学名为克氏原螯虾,起源在美国墨西哥湾北岸、路易斯安那州一带,所以也有人称它“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后来被引入中国,因其食用价值成就了风靡一时的“麻小”。我国热河生物群发现过大量的淡水螯虾化石,距今约1.3亿年至1.2亿年前,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沈炎彬研究员曾经研究过这批标本,推测小龙虾是由东亚起源再传往中亚、欧洲和北美。

此次发现的螯虾碎片的长度和比例告诉我们,被捕食的古蝲蛄大约有12至13厘米,这对于这只矢部龙来说是一顿非常丰盛的大餐。“有趣的是,矢部龙胃腔中缺乏甲壳碎片,所以这只小蜥蜴很有可能是捕食了河岸上正在蜕皮的古蝲蛄。综合所有胃容物记录,尽管矢部龙缺乏明显的游泳形态学特征,我们仍然认为矢部龙有河岸捕食的习惯。”邢立达说。

该研究由邢立达、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等学者共同完成。研究论文发表于Elsevier出版集团的《白垩纪研究》。

酷爱麻辣小龙虾的邢立达

4月就预告了这一“食神”级的发现

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3)

难道因为他每年吃很多小龙虾

于是一眼就盯上

化石里那只大钳子

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4)

既能品味美味的现代小龙虾

又能鉴别贪吃的化石古蜥蜴

“嘤嘤嘤”

吃虾科研两不误

邢立达老师棒棒哒

小龙虾喂蜥蜴(古蜥蜴也爱吃小龙虾)(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