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指标解析(财务基础知识之财务指标2)

财务管理指标解析(财务基础知识之财务指标2)(1)

财务基础知识之财务指标2

7.2.11.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在短期债务到期以前,可以变为现金用于偿还负债的能力。

通常比率越高,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亦越强;反之则弱。一般流动比率应在2:1以上较为安全,流动比率2:1,表示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两倍,即使流动资产有一半在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全部的流动负债得到偿还。

7.2.1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项目。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公式为: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7.2.1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因大量赊销而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时,考察企业的变现能力时所使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短期证券主要是指短期国库券。现金比率越高,说明变现能力越强,此比率也称为变现比率。通常还可以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作为补充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

7.2.14.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的相互关系

①以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

②速动比率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

③现金比率以现金资产(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会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负作用,这种指标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

7.2.15.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回收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存货周转率是分析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企业管理决策中被广泛地使用。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而且还被用来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企业的绩效。

存货周转率是对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补充说明,它可以测定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资产的周转速度,是反映企业购、产、销平衡效率的一种尺度。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存货周转率有两种不同计价基础的计算方式:

一是以成本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主要用于流动性分析。其公式为: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二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存货周转率,即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收入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主要用于获利能力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

利用存货周转率进行企业分析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销售收入”还是“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要看分析的目的。如果分析目的是判断短期偿债能力,应采用销售收入;如果分析目的是评估存货管理业绩,则应当使用销售成本。

②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低越好。

③应注意应付款项、存货和应收账款(或销售)之间的关系。

④应关注构成存货的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和低值易耗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7.2.16.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

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

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帐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7.2.17. 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

用公式表示为: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 年末流动负债x100%

7.2.18.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或其它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指在一定时期内,商业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其它业务收入

或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营业收入的意义是:

①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耗费的资金来源

②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取得利润的重要保障。

③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7.2.19.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某种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

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固定资产盘盈

②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③非货币性交易收益

④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⑤罚款净收入

⑥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账款

⑦教育费附加返还款。

其它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商品销售以外的其它销售及其它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销售、技术转让、代购代销、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入。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债务重组等。

7.2.20.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以用来衡量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判断公司发展所处的阶段。

通常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超过10%,说明公司产品处于成长期,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属于成长型公司;如果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10%之间,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稳定期,不久将进入衰退期,需要尽快开发新产品,以降低企业可能的风险;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保持市场份额已经很困难,如果没有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企业将会步入衰落。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x100%

7.2.21. 权益比

股东权益比是指股东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债务所剩余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

权益比的计算公式为:权益比=股东权益/总资产×100%

股东权益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①股本,即按照面值计算的股本金。

②资本公积,包括股票发行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

③盈余公积,又分为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前者按公司税后利润的10%强制提取,目的是为了应付经营风险。当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④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用于公司福利设施支出。

⑤未分配利润,指公司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将会减弱;而权益比率过大,则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7.2.22. 销售毛利率

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用公式表示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或服务后增值的那一部分。

7.2.23.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简称BEP)又称零利润点、保本点、盈亏临界点、损益分歧点、收益转折点。

盈亏平衡点通常是指全部销售收入等于全部成本时(销售收入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的产量。当销售收入高于盈亏平衡点时企业盈利,反之,企业则亏损。盈亏平衡点可以用销售量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也可以用销售额来表示,即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计算方法:

①根据固定费用、产品单价与变动成本计算保本产量的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变动成本)

②计算保本产量,根据产量与目标利润计算最低销价为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固定费用 维持企业运转的利润) (产量×单位变动成本))÷产量

③分析找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计算盈亏平衡点:

收入-(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0

④根据企业固定费用、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计算其盈亏平衡点:

((固定费用 维持企业运转的利润) (产量×单位变动成本)) ÷产量

盈亏平衡点通过分析利用成本的固定性质和可变性质来确定获利所必需的产量范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