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

作者:姜榆木 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这两天,小婚家一直被一对老人的回应牵动内心。

看了评论才发现,视频里的乔老爷和高彩萍,就是因抑郁症自杀的乔任梁的爸爸和妈妈。

几年来,他们时不时分享一些自制美食的视频,聊以自遣,自然而不张扬。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2)

仅有的广告,也只是为了不让乔任梁留下的品牌消亡,而且从没有强行植入,根本提不上所谓炒作。

可即便如此,依然不妨碍两位老人在某些“道德卫士”的口中,面目全非。

批判老人在吃儿子的人血馒头。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3)

指责他们没有良心,儿子都死了,还笑得出来。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4)

要知道,乔任梁已经走了5年,难道要老人一辈子表现得肝肠寸断,这些人才能满意吗?

更过分的是,有些人不仅没有对逝者家属的恻隐,甚至直接发起了相貌攻击。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5)

“一刷到这个视频就被吓到了。”

“适合演鬼片,把我孩子都吓哭了。”

言辞之刻薄,话语之尖酸,实是令人齿寒。

《礼记》中有句话说:“丧其子而丧其明。”意思是说,丧子之痛,足以让人哭瞎眼睛。

而你如果点开这些恶评,就会发现很多人自己也为人父母,不知他们是否想过,倘若有一天类似的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会是怎样的绝望和痛苦。

但凡有哪怕一点推己及人的善良,就不可能说出如此杀人诛心的话!

01

“妈妈,我很快就会回家看你!”

可能许多网友还没有概念,乔任梁的爸爸妈妈失去的是怎样一个孩子。

时间回到16年前。

年仅18岁的乔任梁,在湖南卫视《自由我心声》的舞台上一唱成名。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6)

清俊的外表,清澈的歌声,让这个阳光开朗的上海男孩一举获得全国冠军。

两年后,乔任梁在最火热的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亚军,与井柏然、李易峰还有付辛博一起,成为当年被网友们津津乐道的“倾城四少”。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7)

影视界的一颗璀璨的新星就此冉冉而升。

签约华纳音乐,首部单曲入选中歌榜“年度金曲”。

参演热门电影与剧集,和赵丽颖、王凯、佟丽娅等实力派演员搭戏,也丝毫不露怯。

而在事业飞快发展的同时,最初的温柔与真挚,也未曾半点减弱。

细心照顾初来大陆的陈乔恩,让她远在异乡,也能拥有温暖的归属感。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8)

为天津爆炸事故中牺牲的消防战士家属捐款。

温柔地安慰遇到烦恼的粉丝们,哪怕当时他已深受抑郁的折磨。

2016年7月21日,出道9周年的乔任梁在微博上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所有人都只想到祝福,而不会想到其他。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9)

两个月后,9月7日晚上,乔任梁卖力宣传自己的新片,正文里害羞的表情包,是他一如既往俏皮的呈现。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0)

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便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条微博。

仅仅9天之后,当他瘦弱的影子孤独地划过夜空,将往昔的乐观开朗还有似锦的前程击得粉碎。

年仅29岁的乔任梁,永远留在了那个夜晚。

时至今日,乔任梁最后一条微博的评论,已超过100万条。

许多网友仍不愿接受他的离去,宁愿相信这只是“谣言”。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1)

而每年乔任梁的祭日,陈乔恩都会用云彩的照片来缅怀,愿他在天国安好。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2)

无数人因乔任梁的猝然离去而怅然若失,这其中更包括了他的父母。

陪乔任梁一路走来的人都知道,他和父母的感情是出了名的好。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3)

乔任梁曾在自传写真《私生活》中提到,爸爸是水手,要长期出海,所以他从小特别敬佩妈妈,因为“除了要自己持家外,就是要用漫长的时间去等待丈夫的归来。”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4)

节目上,他也毫不回避对父母的思念,常常愧疚自己拍戏太忙,没时间经常陪着他们。

而且,每次和妈妈打完电话,乔任梁也会童心未泯地用长达3秒的吻来结束。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5)

在这种双向奔赴的亲情,任何一方的割舍,都是对另一方最痛的折磨。

还记得在一次节目上,乔任梁打电话给妈妈,对她说:“妈妈,我很快就会回家看你,但你不要烧菜啊,我会买外卖回来的。”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6)

就是这样一个孝顺、体贴的儿子,甚至舍不得让妈妈做饭,因为他知道做饭很累。

而如今,当爸爸妈妈为了走出丧子之痛,每天不辞辛劳地拍摄做菜视频,却换来铺天盖地的恶评和中伤。

乔任梁若在天上看到,想必会倍感寒心吧。

02

“妈妈没有一天不想你,是妈妈没有照顾好你。”

如果翻开乔任梁妈妈3年前的视频,你就会明白他们能走到今天,有多么不容易。

憔悴的脸庞,勉强的微笑,低哑的声音,身后墙上挂着儿子曾经的照片,明明是60岁生日,每句话却都笼罩在丧子之痛的阴影中。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7)

去年,在乔任梁的祭日当天,妈妈同样发了一条缅怀视频,内容是孩子从小到大陪伴他们的旧照片。

“妈妈没有一天不在想你,即使大风大雨,妈妈也会如约而至,是妈妈没有照顾好你。”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8)

即使在儿子猝然长逝4年之后,妈妈依然是满心的内疚和自责。

在孤苦无依的日子里,只能翻阅泛黄的旧照片,用咀嚼回忆的方式来消解思念的苦痛。

老舍曾说:“失了父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

而当父母失了孩子,便像未曾结果的夏花,徒有秋天里孤独的枯萎凋零。

电影《地久天长》中,有这么一段揪心的情节。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19)

年幼的孩子在外郊游时意外身亡,丈夫刘耀军和妻子每天浑浑噩噩,一出门看到孩子上学时走过的路,就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为此,他们跨越大半个中国,搬到福建的一个小乡村里生活。

可即使如此,他们仍然无法逃避丧子之痛的折磨。

刘耀军每天借酒消愁,喝得烂醉如泥,留妻子王丽云一个人修补渔网,艰苦度日。

有一天,疲惫不堪的王丽云回到家,看到丈夫喝醉后不省人事的模样。心力交瘁的她终于不堪忍受,在丈夫身旁留下一封遗书,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此种种,并非电影情节的夸大。

山东社科院人口所所长崔树义曾公布过一项调查数据,那些经历丧子之痛的父母中,有60%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尤其像乔老爷他们这样的失独父母,他们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唯一延续。因此当意外骤然发生,他们中大多数都会因为接受不了现实,出现精神崩溃的现象。

身心的寄托被抽空,钝刀割肉般的痛楚,潮汐般冲击着衰老的灵魂。

我们不知道,乔任梁的爸爸妈妈是经过多少凄苦夜晚的煎熬,才修炼出镜头前微笑时的坚强。

只知道,即使他们能学会放过自己,却总有些人不愿放过他们。

03

失独家庭的痛,

需要自愈,也需要包容

在每条视频底下,对于那些善意的评论,乔任梁的父母都会耐心地回复。

这也意味着,那些刻薄至极的恶评,两位老人也都能看见。

可在回应的视频里,他们带给我们的是一如既往充满治愈力量的微笑和乐观。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20)

对于一切关心与支持,他们报之以真挚的感激;

而对一切诋毁与中伤,他们则像对待墙角的蛛丝一般,释然一笑,轻轻拂去。

即使是上升到容貌攻击的恶评,他们也宁愿相信这是误解所导致的,并且很耐心地解释。

“我嘴巴歪是因为几十年前化验时碰到了神经,大家可以叫我歪嘴乔老爷。”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21)

“阿姨的眼睛大,是因为脑垂体瘤。”

而高彩萍阿姨似乎还担心网友们不理解,半开玩笑地补充道:“大家说我像《海贼王》里的谁,我搜了一下,还蛮像的。”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22)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选择坚强的理由,诚如他们自己所说:“把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也是想给更多的失独家庭和抑郁症患者做个榜样。”

怎么看待乔任梁去世(乔爸乔妈的评论区留下10000句咒骂)(23)

不知那些狠心中伤他们的人,此刻会作何感想。

而在评论区中,大家都被两位老人的勇敢和乐观打动。

漫漫人生路,我们总是怀着相伴始终的期盼,可面对无常的命运,我们永远不知道,究竟谁能陪着走到最后。

悲莫悲兮生别离,而一味沉溺悲伤不仅是对余生的损耗,更是对逝者的辜负。

而如何摆脱逝者的阴影,我们可以从乔任梁父母身上,得到两个建议。

1. 多分享美好的事物

看过乔任梁父母的视频,一个很直观的感受就是,他们总是很自然地分享喜欢的美食,丝毫看不出来悲伤的痕迹。

对于孩子,他们更愿意将思念埋藏心底,而非以泪眼婆娑的姿态,在倾诉中寻求内心苦痛的宣泄。

马克•吐温曾说:“快乐的滋味若要充分体会,就需要有人分享,而悲伤则要自行料理。”

与其不断揭开曾经的伤痕,不如试着分享那些美好的事物,以此冲淡内心的积郁。

离别之苦的解药,是时间和其他有意义的事,而非无休止的诉苦。

2. 与其外在寄托,不如自我慰藉

心理学中有一个“寄情效应”,意思是说,对于一些无法接受失去的人,他们会将失去的人或事物假托为具体的外物上,并由此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却脆弱不堪,执着于外物寄托的本质是内心的从来不曾放下。

就像《情书》里的一句话:“忘记,放下,以平和的目光看世间一切,才能重获生命的意义。”

与其向外寻求心灵的寄托,不如将更多美好的经历装进心里,去稀释原本很浓的痛苦,让自己拥有自我慰藉的力量。

当然,也希望世界能给予乔任梁父母这样的老人更多的关怀和包容。

根据国家卫生部的数据,中国每年都会增加7.6万个失独家庭,你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诚如北大才女刘媛媛在这次声援乔任梁父母时所说:“你可以有不喜欢的权利,但请别用这种权利去伤害别人。”

是啊,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沉默便是最大的善意。

参考资料:

1. 《失独家庭已超百万,还有大量“残独家庭”》,中国搜索,作者:刘家强

2. 《私生活》,作者:乔任梁

3. 《我们相爱吧》,2016-02-14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