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旅游项目规划(我国首个以公益)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瑜 文艺 朱嘉乐 图/珠海九洲

“荒凉岛”华丽转身成为“生态岛”。作为国内首个以“公益 旅游”模式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国内首个生态修复主题整岛开发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的建设动态备受关注。

11月23日,记者从珠海九洲控股集团全资下属公司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控蓝海)获悉,经过数年修复建设,三角岛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年底前,三角岛可完成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明年投入试运营。

海岛旅游项目规划(我国首个以公益)(1)

无居民海岛“试水”市场化开发

三角岛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到珠海、香港、澳门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15公里、30公里、12公里,乘坐航班从九洲港出发,半小时便可抵达。

三角岛面积不大,但名头不小。2011年4月12日,国家海洋局向社会公布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共计176个,三角岛名列其中。

2017年2月,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下属公司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三角岛旅游开发使用权。这是国内首个采取“公益 旅游”开发模式的项目,也是全国首批以市场化方式转让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示范项目。2017年12月,三角岛运动休闲及科教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正式拉开建设帷幕。

2018年7月,九控蓝海取得了国内第一本无居民海岛不动产权证。2019年5月,《珠海经济特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无居民海岛的规划、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旨在进一步健全海域海岛保护制度体系,引领推动无居民海岛保护性开发。从那以后,三角岛开发建设中遇到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无法受理审批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020年1月,三角岛更历史性地与陆地并网供电,并实现同网同价,彻底解决了海岛电价贵的问题。

海岛旅游项目规划(我国首个以公益)(2)

历时数年,绿色重回小岛

日前,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三角岛。在岛上,码头已投入使用,沙滩修复工程已完工,岛上的两个淡水湖清澈宁静,那抹美丽而独特的蓝让人难以挪开目光。

“三角岛变化太大了!”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苏晓强于2019年2月上岛工作,见证了三角岛的蜕变。

据介绍,上世纪80、90年代,三角岛被作为采石场并把15年采矿权卖给了一家企业,生态环境因此遭到了严重破坏。

“岛上被开采过的部分,基本上没有绿植,都是光秃秃的,从远看就是一片片的泥土色。”苏晓强回忆起上岛时看到的海岛样貌。面对三角岛生态环境的“千疮百孔”,上岛的工作人员们开始着手山体边坡复绿和海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

辛勤的付出逐渐得到回报。苏晓强介绍,全岛复绿面积约达8万平方米,海岸线生态修复长度约4000米。绿色慢慢回归岛上,动植物多样性愈加丰富,未来大湾区的海上旅游胜地已经初现神采。

如今,苏晓强十分享受在岛上的时光,“生态环境变好后,越来越多鸟类飞来定居,各种颜色的鸟、老鹰、猫头鹰都能见到。”

海岛旅游项目规划(我国首个以公益)(3)

与此同时,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良性生态圈也逐渐成型。“目前,三角岛实现了全岛水电网全通。”负责三角岛开发运营的九洲控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海岛监测中心、风力发电站、海水淡化厂、垃圾处理厂、消防中心等公益场所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场所不仅发挥着岛上基础设施的作用,也将为后续开展海洋海岛科普研学活动等公益项目创造多种可能。

据悉,根据三角岛的建设规划,全岛划分为海岛码头区、主题活动区、文旅配套区、静谧休闲区、海岛后勤区。音乐场所、度假休闲场所、海洋海岛科普基地等多种类型共35项业态的打造,将“公益 旅游”以及音乐主题的内核展现得淋漓尽致。

海岛旅游项目规划(我国首个以公益)(4)

在这背后,九洲控股付出了“大手笔”:三角岛开发预计首期总投资约22亿元,将充分发挥山、海、湖、岸、滩、礁、湾等资源优势,以整岛生态修复为重点、适度旅游开发为支撑,打造集科普教育、主题体验、海上运动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海岛旅游综合体及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