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

桐梓县素有 “黔北谜乡” 之称

群众性制谜、猜谜活动源远流长,蔚然成风

这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寓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

灯谜是中华民族传统中的一门思维综合艺术

也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今年6月,桐梓被省文化厅命名为

“贵州(灯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一) 口头谜语的起源、流传

谜的初期阶段是口头谜语

它起源于劳动,流传在民间

桐梓人民生产劳动中或工余闲暇时

常常用民谣体以隐喻、夸张、象形等手法

即兴制作物谜猜谜,一唱一答

流行于田间地角、街头巷尾

这些民间谜语形象生动

多是一些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和日常活动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1)

如:

“半岩一个牛滚凼,一根老蛇里面放,要死不活戳它一棒”

(高座油灯)

“远看一丘田,近看簸箕圆,秧鸡来洗澡,白鹤来 拜年”

(煮汤圆)

“远看一丁丁,近看一丁丁,满屋装不到,还是一丁丁”

(灯)

“如花似玉一姑娘,薄薄脸皮圆圆脸,红口白牙包不住,

笑不出声嘴里甜”

(石榴)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2)

山区群众对孩子的早期教育

也用上了谜语这种形式,当地的老人在逗孙孙时

可念唱出不少代代相传的童谣谜语

在当地的文艺活动“庆坛”和“唱阳戏”中

也常常穿插不少戏谑性谜语

每到春节、元宵,玩龙灯、狮灯者在挨门挨户“参神”时

必须在进门前猜中主人特设的破门谜

才能进去领红封

破门谜一般是哑谜

设在门口猜中了才能进门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3)

最有趣的是一些乞丐,有一种独特的谜语乞讨方式

他们先沿街挨家挨户送上一条条小谜条

后又返身挨家挨户地收取谜条

如主人家猜着了

他接过谜条转身就走,分文不取

反之,主人家就打发财物

然后他说出谜底

在主人家的懊悟声中

乞丐高兴地离去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4)

随着民间谜语的流传和发展,当地人谜不离口

言谈中也常用近似谜语的歇后语

歇后语中有一部分就是带白头、粉底、梨花格的灯谜

都算得上贴切的有谜味的灯谜了

如: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瞎子唱花脸——眼不见为净”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5)

(二)文义灯谜的加工、盛行

桐梓灯谜,难从史料文字上查考

清末桐梓诗抄中,有一描绘这乡风民俗的诗句

“门上武神驱鬼去,檐下文虎引人来”

由此可知当时谜风已兴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6)

桐梓民间口头谜语流行之风

自然引起当地文人雅士的兴趣

他们继承并加工发展成以会意

别解等手法制作的文义灯谜

当地人称此灯谜为文虎,猜谜为射虎

每逢春节至元宵节,县城

乡镇不少人家纷纷在自己门前挂出一盏盏檐灯

张贴数条精心自制的灯谜贴在灯上

悬奖供人猜射,名曰“文虎候教”

是时观者如潮,很是热闹

灯谜奖品多为当地土特产

如糍粑、黄糕、牛肉干、小腊肉

松花皮蛋、黔北名酒、文房四宝等

打灯谜高能(关于桐梓灯谜你知道些啥)(7)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贵州省教育厅长谭星阁选编了桐梓《文虎集》

由桐梓文友石印社出版

他制谜水平高

善用字、词、成语、诗词、《聊斋》目录

《西厢》《水浒》《三国》《四书》《五经》

古文戏曲、人名地名等入谜

谭星阁曾约了一些中学教师和文人制谜

每年腊月募集奖品

在县城大十字、图书馆、“厚生商行”

等处主持举办灯谜会猜

当时会猜形式是晚上吊几盏电灯

天气冷还烧有炭火,窗前一次贴几十条谜

对谜的人坐在窗内,猜的人在外面高声念着谜面

里面“呵呵”地答应后,猜者就讲所猜得谜底

中了,里面就叫猜者撕下谜条去领奖

错了,里面就高呼“再思考”

趣味故事

1930年任桐梓县县长的李世祚

长着一副翘鼻子,鼻子周围又满布许多麻子点点

那年除夕他微服出衙逛夜市观灯谜

偶见大十字附近一户人家的檐灯上贴出这样一条灯谜

“本县大爷的鼻子”

谜目是猜《四书》三句连

由于谜面新奇大胆,爱好者闻风而至

聚集了一大群人嬉笑围猜

这位县大爷顿生愠色,正欲发作

这时有人射出谜底是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他听到是把自己的鼻子比北辰,满布的麻子喻群星

而群星拱北斗这句颂词有味合心也就释然转念

一笑置之了

(三)灯谜活动的复兴、发展

解放后,这一传统文娱活动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再度复兴、蓬勃发展。活动时间从传统的春节、元宵扩大到“国庆”、“五.一”、“六.一”、“七.一”等节日和配合各种宣传中心举办专题谜会;场地扩展到室内、野外、街头橱窗、电视屏幕、婚宴寿席、影院商店等处;谜条分为特、甲、乙、丙级和组谜、学生谜;除常规谜外,尚有画谜、哑谜、印章谜、字母谜、象棋谜、射覆谜、电报谜、连环谜等;谜目包罗万象,政治、经济、哲学、文艺、数、理、化、历史、地理、古今人物、名胜古迹、风味小吃等无不取材,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地方性寓意其中,射出后脍炙人口,妙趣横生。

如:

改革开放初“一枝红杏出墙来”(猜四字新词“对外开放”),就迎风萌生;宣传计划生育的“洞房花烛夜”(猜口号一,谜底:“晚婚”);宣传法制教育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猜法律名词:“继承权”);以新学科入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谜底:“模糊学”);以毛选篇入谜的“《为人民服务》”(猜集邮名词:“纪念张”);以革命史入谜的“屈指行程两万”(猜一字:“董”);以风味小吃入谜的“大腹便便之貌”(谜底:“肠旺面”);以中学语文篇目入谜的“振兴华夏征联”(谜底《隆中对》);以唐诗入谜的“气象预报失误”(谜底:“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当地名人入谜的“富民政策好”(谜底:黎庶昌);为儿童制的谜“呣”(猜歌曲名一,谜底是“妈妈的吻”)等等,琳琅满目,举不胜举。

(四)现状

桐梓灯谜不但源远流长

并且深入人心、普及到家庭、盛行于许多单位企业

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常年坚持自办猜谜活动

文化个体户胥丕文老先生

他的谜会活动还在省、市、中央电视台播出

有庞氏家族组织的家庭谜会

常在门前悬挂上百条灯谜

吸引周边居民前来参加

由青年谜人组建的“娄山谜社”

不但外出参赛获奖,还送谜下乡举办乡镇谜会

各部门单位与谜协先后举办过

卫生与健康、农业、金融、 普法等专题谜会

今年6月8日,贵州省文化厅公布2018—2020年度“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结果,全省46个项目榜上有名,桐梓县人民政府被命名为 “贵州(灯谜)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张勤学 摄影/韩建平/张勤学 王维维整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