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宝马的功效是什么(听说过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因此称之为汗血马。

但是人身上一些部位出血汗是非常罕见的,在这里拿出几个病例,以飨读者。

汗血宝马的功效是什么(听说过汗血宝马)(1)

手掌汗血案

李XX,女,32岁,炊事员。1981年12月11日初诊,

患者于今年6月间,发现两手掌渗出鲜红血液,用手帕擦去后,五六分钟又渐渗出。经某医院血栓,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均属正常范围。经服止血剂,效果不显,每周仍渗血1~2次,以致不能做炊事工作。纳食尚佳,夜寐亦可,唯大便较干,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汗血,辨证为胃阴亏损,胃火炽盛,治以养阴凉血法。

社会媒体曾经报道过相似病例

全身漫血案

崔XX,男,18岁,甘肃省农校学生,于1956年3月就诊。

患者因在运动会赛跑中跌倒,当即昏迷不醒,浑身各窍及毛孔均出血不止。兰州某医院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救数日,输血数千毫升,血仍不能止,请余会诊。观其面色晄白,口唇淡红不太枯燥,神识仍处半昏迷状态。脉细微、舒徐。询道二便尚可,不思食,强食之,尚能安谷;心慌、胸闷,睡眠不实。因命之为“漫血”(以其全身诸窍出血,姑且命名)。在漫血的情况下,患者面唇虽晄白、淡红,而不太枯燥,脉象虽极细微,而尚舒徐有神,虽不思食,强食之,尚能安谷。安谷者昌,故断言尚有再生之理。其血之所以漫溢者,盖因跌伤大气,致三焦元真腠理失其通会,阳虚无能摄血故耳。法当以微温之艾火,扶其生发之元气,“导气归元”。于是决定以针灸治疗,程宇如下。

第一天,神阚灸二十一壮,膈俞灸七壮,太冲灸七壮。午后复灸如前。

第二天:神阙灸二十一壮,气海(上)灸七壮,血海灸七壮(在脐下四寸半处);太冲针七分,灸三壮。午后针灸如前。

第三天,食窦灸二十一壮,肺俞灸三仕,针四分(先灸后针);脾俞灸七壮,针四分;足三里针四寸,徐入疾出,不留针,灸三壮。午后针灸如前。

第四天:肺俞灸三壮,针四分,膈俞灸七壮:足三里针灸法同前次;太溪灸三壮;昆仑灸三壮。午后灸神阙二十一壮。膈俞灸七壮,太冲针灸如前次。

第五天停止针灸。

第一天晚间,出血现象即有好转。第二天午夜后,出血现象基本缓解,精神爽健。第四天患者神情一如常人,脉象接近正常,已能自己取饭,室外活动。第五天已无出血,验血正常,停止针灸治疗。(郭象离:《中医医案医话集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编者按]浑身诸窍皆出血不止,临床的确罕见。主治者断为阳虚无力摄血,启用艾灸为主温扶元气,亦属有胆识之举。案中灸神阙能温通周身络脉,灸膈俞以宣气机、畅呼吸,太冲引气而上,导血下行;气海、血海壮气化血,灸食窦醒脾以增进水谷,复脾脏统血之功,灸肺俞、脾俞输布宣化。深针足三里,畅中宫转输之能;取昆仑、太溪,引虚火下归。穴位虽异,总在温扶元气以摄血,力挽垂绝之阳气于顷刻之间,其急救的经验十分宝贵,值得进一步研究。


血箭案

项XX,男,46岁,工人,1976年9月8日门诊。

患者六年来左手指及手掌部经常出血似箭,每隔4~5天一次,需包扎止血。出血前一天,局部先出观如芝麻大的紫红点,面色微红,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证属心肺火盛,血热妄行。当时我因未见过血箭证,无法处方,为对病员负责,查阅《医宗金鉴》有用凉血地黄汤治血箭之记述’即照抄与他。

生地12克、玄参12克、当归10克、黄芩10克、生山栀10克、黄连3克、生甘草3克。

服药三剂,血即止。随访八月,未复发。(曹朗庭;《浙江中医药》1977年第6期)

[编者按]血箭一证亦见于《外科正宗》谓出于心经,火盛逼血从毛窍出也。并载有外治法,用桃花散,用石灰同大黄炒,去大黄筛细,凉水调敷。内外同治,可能收效更速。

现代医学认为,血汗症是指血液或血液色素混在汗液内而随着汗液排出,颜色淡红或鲜红,可见于多种血液病或感染性疾病,常伴有其他部位组织,并包括皮肤黏膜的出血倾向。还有服用一种祛痰剂碘化钾后,有时皮肤会出现红斑反应,或汗液出现红色。但是在一般红汗、血汗病例中,不少病人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都未发现异常。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