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大鹏全名叫什么(通过缝纫机乐队大鹏再次圆了自己的梦)

《缝纫机乐队》

5.4分

缝纫机乐队大鹏全名叫什么(通过缝纫机乐队大鹏再次圆了自己的梦)(1)

1. 悉尼卡通:7分

影视剧编剧,影评人。

由于同类的模板已经被用得过于纯熟,所以影片的框架大致可以,场次之间衔接上的问题几乎是通病,进入场域后都不是大问题。

这部影片有意思的地方是它的虚幻与真实。比方说它的大前提:以树立在市中心广场的大吉他为象征的「摇滚之城」,以及「全民摇滚」的氛围,这是绝对虚幻的。包括整部影片为了在视觉上不那么「土」(片中的「土」不是现实主义意义上的土,而是目的明确的刻意而为)在场景造型和美术上做的扭曲,对土豪、拆迁无论从喜剧基调还是审查角度考虑进行的夸张与弱化,与现实稍一对照,就显得无比虚幻。

4. 迷影兰波:6分

电影从业人员。

比《煎饼侠》好太多了,制作上各个环节升级,尤其影片前半段介绍各个人物出场,流畅,有趣,性格刻画精准,但强拆这条线加入,以及社会有钱哥的误解,包括消防车打斗,笑果不减,但低级无趣,跟追逐梦想的整体格调格格不入,实为败笔。最后的场面燃是燃,其实还是丢掉了东北语境,跟不管怎样也得强拆一样,都是用音乐绕开现实问题,或许是话里有话吧。大鹏受周星驰影响也太明显了,顶着一头花白头发,幸亏本土化无厘头还算搞得可以。

5. 风间隼:6分

影评人。

继「尬聊」,「尬舞」之后,又诞生了一个新词「尬摇」。把摇滚与「梦想」划等号是得有多中二啊,为啥修车和妇产科大夫就不能是一份有梦想的职业呢?千万群众举着大旗冲入工地让我穿越到了「大干快上」的集体化时代,上百位乐手同唱一首歌让我想起了新东方。在大叔心目中,玩农金为的是「成功」而非「自由」,这种凤凰男的「梦想」是最让人尴尬的。

6. 桃桃林林:6分

影视自媒体人,微信公众号及微博「桃桃淘电影」运营者、线下活动「桃桃观影团」发起人。

很不争气的竟然被感动了,但是,还是得承认这部影片的问题很多,尤其是剧作部分,反面角色以及矛盾设置得都很奇怪,缺乏必要性,也使得本片在剧情上有点缺少张力。前面的表演也不够顺,后面更好。不过煽情的部分还不错,搞笑的地方也有。大鹏又一次重复了一遍屌丝也有梦的设定。

缝纫机乐队大鹏全名叫什么(通过缝纫机乐队大鹏再次圆了自己的梦)(2)

7. 汽车大师:6分

电影撰稿人。

音乐很俗段子更俗,一律用棚录后期声替代现场声浪费了音乐片类型的天然优势。好在后半部变情节剧扭得成功,理想主义这东西写扎实总能打动人,来点发自肺腑的台词更是锦上添花。

8. 吴李冰:3分

影评人。

摇滚-理想主义被一种最土鳖的方法所表现了。

9. 赛人:2分

影评人。

东拼一点《少林足球》、西凑一点《海角七号》。其实也无碍,只是一部毫无个性的电影,连累到影片所宣扬的理想主义大旗也变地毫无辨识度。最后一分钟的大营救,所有的人设都呈雪崩状。想唱就唱,要唱的响亮只要在仪式化的过程中才能继续,只有被人注目,才能引亢。最后的大合唱,显然是对个性的淹没,独唱大概从来不是这些人的理想。李鸿其的鼓手总想面对着观众,他的理由完全经不起推敲。同样,他们面对观众的时候,也一样摸不着头脑。影片开篇的那支不成器的乐队,消失了很久以后,又冒了出来。这真是像极了很多人的理想,有时像遮羞布,有时像抹布,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缝纫机乐队大鹏全名叫什么(通过缝纫机乐队大鹏再次圆了自己的梦)(3)

缝纫机乐队大鹏全名叫什么(通过缝纫机乐队大鹏再次圆了自己的梦)(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