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

其实,史籍记载了不少史上的盛世,几乎每个朝代都有。

若是单看感觉还挺好,但放一块对比,就会发现:原来古人造势的功力更厉害,可以直接忽略大事件专为皇帝歌功颂德。虽然,清朝有一个康乾盛世,但若是翻翻当时账本,有个事实却绕不过去。康熙时期国库并不充盈,乾隆末期的钱都进了和珅的家,没有钱的国家怎么能造福于民众呢?

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1)

所以,也有人怀疑过贞观年间的真相,说:有外国友人来大唐时,他所见之处还不如前朝。战后初建,若是人口恢复的不快,城镇的活力是没有办法迅速复原的。因为,国家能稳步往上走的前提是,有能适应时代的体制,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人口数量。

若是了解初唐的政治体制,没准有人会大呼,这不是和现代某些国家很像吗?的确如此。先人们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一直在探索用何种制度。而初唐执行的就是“三省分权制度”,这就决定了当时朝堂权力相对平衡,皇权和相权不会此消彼长,使得大家能在一种相对民主的氛围中讨论工作。

在当时,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立”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之高。

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2)

所以,那些谏官们可以毫不留情地批评李世民,而皇帝就得虚心听着,因为,制度保障了这个流程。以后,各朝代也有谏官制度,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专门找错似的。那是因为,与之匹配的制度变了,执法和立法及行政上的权力没有分立,背后的原因就是:皇帝想专断。

其实,这种对比的结果显而易见,人人都能畅所欲言的政体会让这个国家更具有包容性,发展的空间更加多元化。所以,唐朝后来经济、贸易、文化以及科技等都是领先发展。甚至还有人说,那时的女性地位没准都比现在高。

虽然,那时女子就业一样很难,但相较于其它王朝,她们生活的氛围要宽松很多。

然而,皇帝说了算的结果,就会带来政策上的偏颇。其实,后来的安史之乱,就是朝政混乱的结局,而乾隆时代就出了一个超级有名的大贪官。因为,初唐的这种体制设立有效地避免了贪腐,所以,司马光在写这一段历史时,他发出了感慨:“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

虽然,司马光所在的时代,表面看着不错,但老百姓还是苦。不然,王安石不会那么执着于变法。当时,官吏队伍很是庞大,宋朝几任皇帝改革过官吏制度,但都没能刹住贪腐之风,反倒变本加厉。其实,原因很简单,从地主到宗室大家都抱成了一团,欺负的就是百姓。

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3)

因此,有了英明的领导人,再加上,构架一个合理的政治体制,这个国家怎么都会走上快车道。那贞观时期的经济发展如何呢?对此,司马光也有总结,说:在贞观四年,那时的米价不过三四钱。但是,却有人对这个价钱进行了反驳,并拿出反证说这个价格不实,过于便宜。

其实,一般在比较时代时,购买力应是最好的参数。就拿现在说,100元在10年前买的东西相对要多一些,不排除在某些物品上有例外。司马光如是说,应是指在当时三四钱真的“值钱”。若是单纯理解米价只有那么点钱,这事对于国家发展也没什么好处。

再对比看下清朝的盛世年间,那时已经引进玉米、土豆这些丰产产品,人口相应也增长很快,但老百姓还是吃不饱。

这是什么原因呢?

除了土地兼并,找不到更好的解释理由了。这些就会带来大量流民,引发社会秩序动荡,使其很难和其乐融融的清平盛世相联系。不过,在皇权的社会中,要一贯执行这种“三权分立”的制度,有点难。因为,其要求皇帝有较高的自律性,明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家的江山。

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4)

但是,能有这种认识的实在太少,看后来朱元璋,他知道贪腐误国,所以,他对待官员很是小气,不仅霸着权不撒手,甚至,连宰相都不要了,宁愿自己拼命工作。

然而,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中,只会培养勾心斗角的朝政风气。因为,从皇帝开始就是带头夺权,而大臣也不会相让,所以,明代的大臣宁愿被打板子都要争口气。

但到了清朝,却是直接将官员踩于脚下。因为,那时有个特殊情况,满汉官员是站队的,大家都巴着皇帝希望能为自己说话,所以,皇帝便利用这点将大臣调教的和奴才一般。

试想一下,若是有初唐这个制度,大家相处的局面还会这样吗?

所以说,一个合适的制度才能维系一个国家的正常发展,这也是为何后来很多学者都高度褒奖贞观之治的原因。

因为,它不仅为盛唐时代开启了“海纳百川”的胸襟和高度,还给后人提供了一个参照。此外,权力不是不可以驾驭,而是在于如何规范它。

贞观之治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事实(每个朝代都有盛世)(5)

其实,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政治制度,服务于当朝的统治。可是,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能被后世认可,是否能被后世朝代所运用,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而唐朝,就是这样一个朝代。

参考资料:

【《旧唐书·太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清史稿·卷十·高宗本纪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