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半日闲(古韵金乡之鸡黍之约)

古时在形容异姓朋友之间关系非常好时,经常用“八拜之交”这个词。它们分别是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其中第六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便是发生在我们金乡的美谈。

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记载,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一名汜。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式仕为郡功曹。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太守虽心不信而重违其情,许之。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式未及到,而丧已发引,既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邪?”遂停柩移时,乃见有素车白马,号哭而来。其母望之曰:“是必范巨卿也。”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式因执绋而引柩,于是乃前。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金乡半日闲(古韵金乡之鸡黍之约)(1)

范式和张邵的故事在《搜神记》、《喻世明言》、《山东通志》《金乡县志》等诸多文献典籍均有记载,两千多年来,被广为流传,并有诸多版本。其中都有一个细节两人约定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兄弟二人隔期互拜尊亲,杀鸡煮黍以待,而且从不误约。这种诚信精神感天动地。“鸡黍之交”也被列入八拜之交。

范、张二人死后,金乡范庄的老百姓念及他们一诺千金,诚恳守信的壮举,改当时发生地范庄为鸡黍,即现在的金乡县鸡黍镇。汉明帝也怜其信义深重,以励后人,下拨银两在范式故地筑坟修庙,即鸡黍镇的“二贤祠”与“范张林”。

金乡半日闲(古韵金乡之鸡黍之约)(2)

发源于金乡县鸡黍镇的这个“鸡黍之约”的故事,2009年5月7日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26日,金乡县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命名为“中国诚信之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