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

随着立夏的到来,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夏天。说到夏天,与其一起捆绑出现的必定有空调和冰淇淋。它们的出现在炎热的夏季,带给了我们一丝清凉的慰藉。但在享受这些东西的同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就是对于没有这些东西的古人,他们是如何解暑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古人的解暑小妙招 !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1)

立夏

古朴的解暑物件

首先是最为古朴、简单的解暑物件。它们分别是蒲扇、簟和“竹夫人”。 对于蒲扇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在一些影视剧文学作品中均有它的身影,如今的一些农村地区,也经常用它来驱热。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在炎热的夏天,躺在床上,爷爷奶奶用它为你扇风的经历吧。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2)

蒲扇

其次是“簟” ,对于这个字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知道了它的意思后,你绝对对它很熟悉。所谓簟就是凉席,在古时人们经常用一些藤、苇、竹等编织凉席,称其为 “竹簟”。

就像是汉朝的汉武帝就曾经把自己最心爱的 “象牙簟”,赐予宠妃李夫人。这里的“象牙簟”,顾名思义就是用象牙做成的凉席。这种凉席光滑冰凉,人躺在上面就像是躺在冰块上一样。不过现如今这种席子,已经被明令禁止了,毕竟制作过程太过残忍。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3)

象牙簟

下面是“竹夫人”所谓“竹夫人”,就是用竹篾编成的圆柱形物。古人用它搁脚,或是当抱枕使用。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4)

竹夫人

很多人对于它的称呼,可能会有所困惑,为啥会称其为 “夫人”呢 ?其实这一称呼是从宋朝诞生出来的,在此之前它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做 “竹夹膝”并且还有 “玉夹膝”、 “藤夹膝”。像是唐朝诗人陆龟蒙,就曾写过一首名叫《以竹夹膝寄赠袭美》的诗。至于宋朝为啥要改名,可能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 “尚文”,觉得夏天抱着冰凉的竹夹膝,就像是抱得美人归一样心情愉悦,所以起这个雅称吧。

比较前卫的解暑神器

说到解暑法宝,怎么能不提冰淇淋和冰镇西瓜呢 ?很多人可能觉得由于古代没有电,这两样东西肯定是没有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古人可是比我们想象的要聪明得多。像在唐朝,一些达官贵人家中都会建有冰窖,他们通常会在前一天把水果放入冰窖中,冰一晚上,然后第二天拿出来食用,其作用就像我们现在的冰箱一样。

除了冰镇水果,他们还会把奶酪、蔗浆放入冰窖中。待到冷冻成冰后,和樱桃放在一个碗中饮用。像是唐朝诗人韩偓,就曾在自己的《樱桃诗》中,用“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描写这一冰镇美食。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5)

樱桃冰

所以说那些穿越剧中,说古代没有冰淇淋的多半是编剧没有好好了解历史。不过在古代吃冰大多是达官贵人的特权,像是普通老百姓就单单只有冰镇水果解暑。

前往避暑胜地

除了前文用物件解暑,人们一般还会在盛夏前往避暑胜地。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贵族为了避暑都会在家中建造一个“窟室”,往里面放一些冰,用来解暑。这点我们在《左传·襄公三十年》一书中“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可以得知。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6)

窟室

等到了唐代,一些达官贵人,都会在较为凉爽的地方,修建 “凉屋”。等到天气炎热,前往避暑。所谓 “凉屋”就是在屋子旁边放一个类似于水车的扇轮,不停转动为屋内输送凉气。除此以外还有利用机械技术传到屋顶,沿柱而下形成瀑布为其降暑的。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7)

凉屋

最后在清朝,皇帝一般都会去承德避暑。因为那里的气候往往比较寒冷,在其它地方还是秋天的时候,那里就已经感觉像入冬似的。不过从北京到承德有500里的路程,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往往要早早地出发赶二十多天的路程。不过这依然阻挡不了皇帝对于凉爽的向往,像是乾隆帝每年都会乐此不疲地前往此地避暑。

古代人的解暑方式你知道吗(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8)

承德避暑山庄

由此观之,古人的解暑方法可真是数不胜数。有些方法比我们现如今还要先进。总之不得不佩服旧时人们的智慧,不夸张地说,在古人的这些法宝中,我们能够看见现在一些高科技解暑物件的影子。像是古代的“冰窖”,不就是我们现如今冰箱的雏形吗。而 春秋战国时期的 “窟室”,不就是现如今的空调房吗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