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燕窝:营销大师创造的梦幻食材。最近,网红辛巴直播卖的燕窝被人爆出就是一款糖水饮料。(蔗糖含量4.8%,碳水化合物5%,唾液酸万分之1.4。)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

成本4元,击穿底价40元。利润率900%。你以为这是辛巴不讲武德,其实是整个行业都在割年轻人的韭菜。《消费者报道》曾经检测市面上六款即食燕窝(白兰氏、同仁堂、燕之屋、康富来、雷允上、SHOYO轻氧轻燕),结论是:燕窝添加量平均1.4克,几乎没有营养价值。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2)

1.4g,你炒个菜加的盐都比这多。先来看一下燕窝的科学定义。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3)

燕窝里的神奇宝贝都有啥?最主要是唾液酸,据说能促进脑部神经发育、提升记忆力和免疫功能。干燕窝的蛋白质含量在50%上下,唾液酸含量在10%上下。但这是干燕窝,加上泡水、制成罐装燕窝……还有多少你算,你自己算。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4)

如果你真想补,建议上淘宝直接买唾液酸,每公斤5000元,温水冲服,滋补成本每克5元,顶三罐冰糖燕窝。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5)

吃燕窝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中国人认为燕窝滋补,据说是老祖宗的经验。但是……中国最早对燕窝的文字记载,也就是元代。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6)

一个中国人本来没吃过的东西,怎么打开市场呢?这就要说保健品自古以来的套路了。明代开始,燕窝的保健功能开始被重点营销了。《本草纲目》里记录了当时的商业资本是怎么忽悠人的。划重点啊,燕窝大补的说法,来源是卖燕窝的海商;而海商自称是从“土番”那儿听说。这里面有一个靠谱的吗?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7)

造谣一张嘴,带货跑断腿。达官贵人一听,嗬,既然补,那就先来二斤尝尝呗。李成儒老师说过,你得琢磨有钱人的心理,有钱人花钱是为了真有用吗?人家那是不求真补,但求最贵。所以啊,整个明代,燕窝贸易额蹭蹭上涨,漳州月港、广东惠州成为了燕窝重要的贸易港口,中国对燕窝的记载也明显增多。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8)

当时搞医学的一看,上流社会这么爱吃燕窝,那燕窝肯定有用啊。有钱人吃着好,你总不能说他们人傻钱多对不对?所以啊,什么清痰开胃,什么益气壮阳,什么添精补髓,能写进医书的都写进去。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9)

这一通营销手段下来,不要说燕窝,就是塑料拖鞋也能被吹上风口。反正不知不觉,燕窝就从不知道干啥用的海外奇珍,变成不吃就掉身份的滋补圣品了。乾隆大猪蹄子晚年的早餐吃鸭子,都得配一大堆燕窝。光绪、宣统年间,燕窝已成为一种盛销于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商品,并被商家划分出严格的等级和价格区间。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0)

燕窝虽然被古代营销大师们吹上了风口,形成了割有钱人韭菜的生态链,但登峰造极的,还要说一位孙大师。这位大师是叫孙镜湖,他在上海开药铺,清末的上海,资本工商都很发达,忽悠韭菜,也得与时俱进。所以孙大师开发了拳头产品,燕窝糖精,号称“取地道燕窝,以机器去其毛疵,以化学撷其精华”。你听听这广告词,在当时的科技感,跟今天的人听说“纳米技术萃取宇宙量子能量”那是一毛一样的。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1)

靠这套营销方案,孙大师忽悠到了一众官员、学者、富豪,产品风行数省,直接财务自由。后来人们才知道,孙大师的燕窝糖精里,一毛钱的燕窝都没有,跟郭德纲老师的鱼翅炒饭差不多。新中国成立后,燕窝在中国内地几乎没有被消费的记载。直到改革开放,燕窝才通过香港,作为“洋玩意”被重新输入大陆。作为一种传统的高档食物,燕窝菜一直在香港留存。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香港燕窝商专门赞助了香港小姐的选美比赛,把燕窝和演艺人士注重的养颜、美容、抗衰老联系在一起,通过大众传媒给消费者洗脑。这一套出口转内销的忽悠,之后原封不动引入内地,成为燕窝消费卷土重来的根基。但是说来说去,燕窝还是小众、高档的消费品,不至于像现在这么普及啊。燕窝名贵,作为高档消费品虽然能割少数有钱人的韭菜,但那能有几个钱?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2)

要想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就必须忽悠中等收入人群,盯着月收入过城镇居民平均线的那片最肥沃的韭菜地。即食燕窝这种产品,就是为了割中产韭菜量身打造。传统燕窝讲究燕盏的完整、色泽、洁净,品相越好,价格越高。即食燕窝直接给你来个降维打击:便宜边角料是不是燕窝?熬成糖水看不看得出来?几千块一个燕盏买不起,一两百一瓶咬咬牙能不能买?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3)

至于里面有多少燕窝?滋补这件事,讲究的是心诚则灵,有没有真燕窝重要吗?当年中华鳖精卖遍全国,总共没用了一个王八,现在冰糖燕窝能让你检测出唾液酸!您想想,那是唾液酸吗?那是商业良知,挣到的光!靠这一套打法,近几年,国内燕窝消费直接增长了30倍,绝大多数都是靠即食燕窝割的韭菜。最主要的消费人群,是20多岁至30多岁的80、90后。现在资讯那么发达,这些割韭菜的办法不早就人尽皆知了吗?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割韭菜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你明知道是镰刀,也心甘情愿伸头被割。你以为你买的燕窝就是燕窝吗?错!那还是缓解焦虑的精神解药。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4)

当代年轻人可能是最养生的一代,熬最晚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即便如此,下垂的眼袋,渐秃的头顶,还 是让他们感觉到被生活吊打的痛苦。缓解这种痛苦,碎片时间的食补惜命,无意是最好最快最便捷的方式。燕窝、人参、养生茶,当代年轻人的保命三件套。另外,吃燕窝,还拉近自己与社会名流距离的一种方式。虽然买不起爱马仕,住不起迪拜酒店,开不起劳斯莱斯。但,我能吃得起章子怡老师同款燕窝啊!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5)

吃两口燕窝,在朋友圈发两句凡尔赛文学,在一片梦幻泡影中,幻想着自己成为了名利场中的一员。在你看来是智商税,在消费者看来是精神马杀鸡,你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对话。只要有人要抵抗焦虑,要为精致买单,燕窝的收割,就还会继续下去。编辑:张语格编导:高明哲排版:新桐来源:万物拣史

买燕窝到底是不是骗人的(燕窝等于智商税)(16)

参考资料:1,冯立军:《略论明清时期中国与东南亚的燕窝贸易》,中国经济史研究,2015年;2,简叶叶、李庆旺等:《燕窝的营养功效与真伪鉴别研究进展》,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年;3,张仲民:《当糖精变为燕窝——孙镜湖与近代上海的医药广告文化》,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4,余昕:《燕窝贸易与“海洋中国”——物的社会生命视野下对“乡土中国”的反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5,时代数据:《给燕窝花钱,年轻人怎么就那么大方?》,2020年;6,澎湃:《燕窝成为养生高频词背后,是一代人焦虑与精致的混合》,2019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