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质大课堂(数学课堂因虎头)

数学课堂因“虎头”而精彩

文/邢介进

课堂导入就像文章的开头一样,倘若能像虎头般那么精彩,哪怕仅仅是每节课开头的几分钟,就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就能为学生创设一种“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的教学环境,就能为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小学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有哪些呢?

数学优质大课堂(数学课堂因虎头)(1)

一、开门见山——定点导航

教师如果在课始点明本节课所讲的课题以及问题的重点,并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从而有意识的接受教师的讲授内容。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在导入时,教师直接呈现几个生活中常见的梯形实物图,让学生从中找出几个实物图的相同点,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学生很快的就认出梯形来,此时,又问,你们想知道关于梯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立马回答说:“平行四边形有底和高,我想知道梯形有没有底和高呢?”,于是趁机回答说:“当然有啦,不过和平行四边形底与高有一些不同,你们想知道吗?”

这种导入法简洁明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二、温故知新——启发思维

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这在教学中是被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入新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并依据旧知识设计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例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教师是这样导入的:

师:“上一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用竖式计算加法,请说出老师手中卡片上的得数。”(32 4 25 3 75 14)

生:(分别回答)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卡(27 8),与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个位7加8等于15,个位上不能写15”

师:“回答得非常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进位加法”

这样就自然引出新知,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还消除了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并使学生很快知道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以取得“温故而知新”效果。

数学优质大课堂(数学课堂因虎头)(2)

三、趣味导入——学而不疲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见,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享受,因而更加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例如,孙悟空和师父取经途中遇见了一个小妖,悟空随即拿出金箍棒对付小妖,金箍棒从耳中取出,由0.009米变为0.09米,再变为0.9米,最后变为9米打死了小妖。教师说明:金箍棒的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你们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新课。

这样导入新课既轻松,又自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感到疲倦。

四、情境设置——润物无声

调查表明: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学生学习数学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性,这也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马克思曾指出:“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所以,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要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数学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例如,在教学“园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一只小山羊被主人用3米长的绳子拴在草地上的一个木桩上,小山羊想:“哇!这么多青草,太好了,我一定要把它全吃光。”请问:“3米长的绳子”中的“3米”指什么?“我一定要把它全吃光”中“全吃光”指什么?它能吃到多大范围的草?请你求出小山羊吃草的最大面积。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园的面积”,这一动画片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所以,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这种导课方式,能通过选取学生身边的现实事物,自然地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能让人产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五、故事引领——感同身受

对于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故事始终有着很强的“诱惑力”。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那饶有兴趣的故事情节,能引导学生进入生动有趣的意境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思维。 例如,教学“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出示12﹒7和127两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然后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童话故事情节:由于127大,平时很神气,经常欺负比它小的12﹒7。有个名叫“小数点”的魔术师很生气,就趁127睡觉时,小数点就悄悄地从7的右下角跑到1的右下角。同学们,你们说,第二天127(12﹒7)还会神气吗?可见,小数点的本事真大,只要移动一下它的位置就能使这个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特点,有童趣,不仅能使单调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情趣,更接近儿童生活,而且能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

总之,数学学科的课堂导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导入环节设计的过程,是教师聪明才智发挥的过程,也是教师主导作用得以良好发挥的过程。教师掌握了这些技巧,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