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1)

一说历史,很多人就认为古代人很穷很落后。

无疑,这种观点基本是正确的,比起现代,古代各王朝确实有所不及,仅看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可能超过了所有历史发展获得成绩的总和。

殊不知,西汉时期就有了“千人大厂”,那时的商业文明远比我们想象的发达一些,也比两千年中很多朝代都发达。


1、那个汉朝的千人大厂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2)

此事见于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说的是,有一个姓卓的人家,祖上曾经是赵国人,靠“冶铁”获得一定财富了。

这“冶铁”的技术,当时绝对是高科技,相当于现在的互联网,一般人玩不了。

但就算这卓氏再牛,也无法阻挡战争带来的巨大影响。

秦国把赵国击败了,卓家财富被抢掠,勒令卓家搬迁。

被勒令搬迁的,不止卓家一户。

大部分被勒令搬家的人,将不多的钱财,用来贿赂秦朝官员,如此可以搬迁到指定区域中,离都城近一些,离老家近一些的地方,因此,葭萌县是个重要的选择。

这葭萌县在如今的四川广元地界,属于川北。

卓家家主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在他看来,葭萌县有些狭小,土地也比较贫瘠,实在不适合发展,除了是四川的北部地区,离咸阳更近,再没有一点优势。

他看中了远方的汶山下的区域,那里土地肥沃,人们生活水平较好,而且善于生意往来。官吏巴不得有人去远方呢,听闻卓氏的意向,马上就让卓家迁移到如今临邛县,这是成都平原的西南。

这下,卓家家主高兴坏了。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3)

去了之后,卓氏在有铁矿的山里开始搞冶炼了。因为,卓家本来就有冶铁技术,而且懂得生意上的事情,因此,积累很快。

没出几年,就成为了那一片土地的首富。

又过了几年,富有到“雇佣工人上千”,成了滇蜀地区的首富,那是真正的大佬了,企业可是货真价实的“千人大厂”。

人生就是如此,选择不对,努力白费。

人人都想事少钱多离家近,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事实上,财富的积累一定不能局限于一定区域,局限住了,就可能和财富失之交臂了。

卓氏发达了,有产业,有大房子、大院子,有奴仆,这日子过得简直舒心极了,堪比国君啊!

这样的千人大企业,在汉朝多不多呢?不多,但是还是有一些。

一切说明,西汉中前期,百姓的日子过得不错,商业也看似红红火火。


2、汉朝的商业发明可以更好,但是被错过,回到了农耕文明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4)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是什么意思?

最好的治国水平是:相邻国家的百姓可以互相看见,声音大一点可以互相听见。双方百姓,各自品尝着美味的食物,各自穿着美丽的衣服,过着快乐的生活,到死双方都没有往来。

这其实是一种极其理想的状态,司马迁第一个跳出来否定“老子”:

很早以前的事情,我不知道。但是,虞舜和夏朝的事情,我还是知道一些的。

从夏朝到现在,人们喜欢美好的事物,男的喜欢漂亮的女子,美味的乳猪人们不喜欢拒绝,舒适的环境人们也不愿意放弃,而且,在精神上还要炫耀权势与财富,获得那种满足感。

这样的习惯很久了,想要改变非常难!

我认为,管理民众,最高明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不断地引导大众,第三是进行教育,第四是用制度约束人。最愚蠢的办法就是和老百姓争“利”。

用老子的办法,没啥用,是理想状态。

这司马迁是真的敢说啊!

在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里,详细讲了当时的商业贸易来往情况,东边的渔、盐等物品,可以交易到西边。西边的木材、竹子等,可以交易到东边。江南的楠木、生姜等物品可以到达北方,北方的羊毛、皮货等可以到达南方。四川的物品可以交易到东北,东北的物品也可以向需要的地方流动.....

而这些流动,靠的就是商人。

在司马迁看来,当时的商业繁荣是从夏朝之后慢慢开启的,汉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

只要政府不要干涉太多,那么,各行各业都会制造出一批富翁,整个国家就会繁荣起来。 

现在,通过各种出土的文献和文物,可以发现,汉朝初期的商业文明确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货殖列传》里,司马迁从商朝谈到周,从春秋聊到战国,从越国崛起看商业起到的作用。

总之,司马迁的文章里表达出当时商业的现状和商业的前景。

确实,在西汉初期,整个国家非常的繁荣,真正有了国富民强之意。因为有如此好的基础,也就有了汉武帝敢和匈奴对着干的壮举。

通过货殖列传,我们看到了汉朝澎湃的商业动力,隐隐约约看见工商业文明正在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如此下去,汉朝一定能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甚至堪称伟大的帝国,会创造一个当时极其发达的文明社会,至少,可以达到后期北宋的那种状况。

但让人唏嘘不已的是,汉朝工商文明的曙光短时间呈现,到达顶点后,仿佛画了个美丽的抛物线,然后,慢慢地重回了“农耕文明”。

可惜了那出现的“千人大厂”,可惜了一副澎湃向上的商业繁荣相。


3、古代的商业文明为何不能创造奇迹,持续辉煌?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5)

从商业文明集大成的情况来看,一般认为有三次,一是宋代的商业文明,二是明末清初的商业文明,三是近代的商业文明。

严格来说,西汉初期也应该算进去,因为他们实行了“市场的自主调配”,生意往来蒸蒸日上,很多人走向了富裕之路。

但是,无论是宋代的,还是明末清初的,再或是汉代的商业文明的雏形,都未能走远,这是为何呢?

第一,战争成为了极大的破坏。

战争就是双刃剑,一边可以扩大领土,保卫国民,另一边对经济是有损害的,这毋庸置疑。大家想一想,当全国性的战争开始的时候,人人都只想两件事:一是安全吗?二是能吃饱肚子吗?基于这两点的考虑,人们不会冒着风险穿梭,这对商业文明的发展非常不利。

所以,很多人说西汉衰落始于汉武大帝,不能说全对,但是有一定道理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始于汉武大帝的晚期。

如果,在漠北战争后,汉朝继续致力于经济发展,那么汉武大帝就会成为真正的完美皇帝了。

但是,汉武帝在晚年依然穷兵黩武,“巫蛊之祸”让汉朝又是元气大伤,最后,汉武帝下了“罪己诏”,算是做了反思和纠偏。

如果这种反思和纠偏再早上20年,汉朝的脚上真的会安上风火轮,一日千里。

第二,意识导向的问题。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6)

古代常说起一句话“士农工商”,这是职业排序。

士,不用多说了,这就是“士大夫”阶层,引申为所有当官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古人“三更灯五更鸡”地苦读?不就是为了混入仕途,混个一官半职,封妻荫子吗?

那时候,家里出个当官的那是最大的荣耀,可以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农,古代人认为农业是万业之本,农民好好种地,才能避免全国饿肚子。

工,排在第三位,这就是当时手工业者的地位,我们现在提倡“匠人精神”,那时也很注重,但重要性放在农民之后。

商,排在末位。

在很多古人看来,这就是不好好干活的一群人做的事情(这就像四十年前,很多人看不起个体户一样)。在当时人看来,农民可以多,但商人太多以后,国家的“根本”可能就没有了。

”士农工商“的提法,从周朝就开始了,几乎贯穿了整个古代王朝。

在那种意识导向下,注定了“商业文明”不容易快速发展。

第三,商人的财富保存不易。

古代当好一个商人,真的很难。

有钱了,不敢太过炫耀。

炫耀了,一是会成为一些官府人员的掠夺目标,二是会成为“为非作歹”之人的目标。但是,有钱了,不享受,人家挣钱还有什么意义?

现代社会,商人地位已经非常高了,但在过去,商人地位不高,而且面临很大的风险,那些巨富如明朝沈万三、清朝胡雪岩等等,下场都不太好。

商人地位不高,商人财富保存不易,导致了商业文明向前发展非常不容易。

但凡,重视商业的年代,势必,人民非常富裕,比如汉初,比如北宋等。

但长期“重农抑商”的操作,终究让商业文明在中国古代很难得到大发展。

古代最落后的朝代(都说古代很落后)(7)

关于卓氏家族的千人企业,在后面发展如何,再也没有看见,想必,西汉初期不错,但是中后期就不好说了。

即算如此,卓氏的千人企业,还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时代熠熠生辉,影响了几代人,让人们看见了商业文明带来的巨大曙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