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

姚勉有诗:“一曲广陵散,绝世不可写”

讲的是在嵇康死后,广陵散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公元263年,嵇康被押至东市执行死刑,临死之前,嵇康弹奏了一曲广陵散。随后三千名太学生为其求情,望司马昭能网开一面,司马昭当然没答应;最后,嵇康被执行死刑,享年三十九岁,但其实当我们回顾嵇康与司马氏之间的历史,就会发现,处以死刑,也是嵇康无法避免的结果。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1)

到曹魏政权末年,朝廷中已然出现两个中心,一个是以曹氏家族为主的正统,另一个则是垂涎曹氏王朝的司马家族。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实不只是司马昭的野心,他的父亲司马懿,手握重权开始,这共知的野心,也就当局者曹氏还对司马氏的忠诚深信不疑。

公元249年,也就是正始十年,小皇帝曹芳屁股还没坐热呢,司马懿就趁其祭祀期间,起兵控制了京都洛阳,夺取政权,史称高平陵之变。自此,曹氏王朝就成为了一个幌子,实权慢慢转移到司马家族手中,司马懿死后,司马昭称王,追司马懿为晋王,离晋朝的建立,只也差一个司马炎了。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2)

司马懿夺取政权后,魏将夏侯霸投奔蜀国,姜维问他司马懿接下来的计划,也就有了下面的回答。“彼方家营立家门,未遑外事”,意思是说,这司马懿夺权成功后,打算自己取曹而代之,暂时是不会管外面的事了。篡位成了迟早的事,朝中的大臣们,朝外那些有学识的名士们,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是誓死效忠曹氏,还是识时务的效忠司马氏,因为如果不尽快做出选择,到后面就只能被逼着做选择了。

随着司马家族的权势日炽,朝中许多大臣都成为了识时务的俊杰,很多士人也学会了审时度势,大批势力归顺司马氏。

《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

这是晋书对司马懿的记载,说的是在司马懿小的时候有奇节,十分聪明又懂得谋略,博学多闻,潜心于对儒家的研究。司马懿没辜负小时候的努力,从文学掾到抚军大将军再到太尉,魏国建立后,还曾两次抵御诸葛亮的北伐,这等人才,曹操怎么会不重用?最后曹操这个心腹也是不负所托,成功的将他打下来的江山抢过来了。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3)

司马家族夺权成功后,一面大举“孝”的旗帜对抗拥护曹魏宗室“忠”,另一方面开始大肆清除不顺从自己的人,当时许多人惨死在司马氏的镇压之下,而许多文人名士最后只得归隐山林,不问世事

魏晋时期著名的的竹林七贤,便是文人中的代表,所谓七贤,大意指的是不愿意入仕为官的文人名士,可明意上说不愿意做官似乎太断章取义了点,古代文人以文为特长,也就是用来生存下去的一种工具,可这种工具根本达不到养活自己的条件,更不用说成家立业之话。在魏晋时期,文人若没做官,出身又卑微,那么多数时候是养不活自己的,所以入仕为官成为大所多数文人的夙愿

嵇康之死,嵇康为竹林七贤之首,原是曹氏王朝的贵婿,迎娶曹魏宗室的长乐亭主曹婉仙为妻。长乐亭主是沛穆王曹林的孙女,而曹林则是曹操与杜夫人的儿子,所以嵇康就成了曹操的曾孙女婿,嵇康与曹婉仙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即为嵇绍。

嵇康是坚定的支持曹魏主义者,司马昭曾三番两次想招其入仕,都被嵇康拒绝了,司马昭面子显然是挂不住,但司马昭杀嵇康,更重要的不在面子,在于嵇康的选择。

司马昭杀嵇康,嵇康名垂千史。但如果当时司马昭没有处死嵇康,那么现在司马氏集团的骂名或许也会少些,至少司马昭的美谈会多些。但是这两者太难协调,嵇康是曹操的曾孙婿,在没取长乐亭主之前,嵇康的身份地位是不高的,取了长乐亭主后,从郎中做到中散大夫,也有过一段养尊处优的日子,曹家对嵇康是知遇之恩。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4)

而嵇康来说,司马集团夺取了他岳父家族的朝廷,杀了他妻子的很多族人与曹魏拥护者,如果他还去归顺司马昭,去新朝廷当官的话,无疑是在做忘恩负义之事,是日后遗臭万年之举。在古人心中,名声是高于自己生命的东西,如果他支持新朝政,定会背上遗臭万年的骂名,何况名声并只在于自己,而关系到整个家族。对于性格刚烈的嵇康来说,要保全名声,他最多只能做到不制造麻烦,但要他忠于司马集团,是万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司马昭与嵇康之间,已然无法调节,即便三千太学士来求情,也是于事无补的。

同样是篡位,为何曹氏集团有如此多的跟随者?因为曹操的挟天子而令诸侯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朝代更替,无不是朝廷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到了东汉末年,局势动荡,群雄揭竿而起,四处逃亡的汉献帝饥寒交迫,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如果曹操不挟持天子,刘备、孙权也会这样做的。

可反观司马集团的篡位,就太令人不耻了,古人信奉正统,而当时刚建立的北魏就是正统,司马集团这种窃取的行为必然不为天下信服,以至于后来大大小小造反事件层出不穷。

到了文人阶层,在新政与旧政之间,无非是“洁”与“利”的选择,若不洁不利,就只能像陶潜那样选择“隐”,在当时,大多数文人名士选择了隐,其实也是在保全“洁”。家庭条件好点的就去林中过潇洒的生活,条件差点的就要自给自足,至少不至于饿死。文人们的选择还是与当时政治形式有关,如果国家富强,局势稳定,文人能靠“文”吃饭,入仕前途光明,又怎会有那么多整日见酒消愁的人呢。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在有选择的时候,多做一点选择要好,等到无法选择的时候,也不至于太后悔。

嵇康的故事及死因(身为曹操的曾孙婿)(5)

END.

参考文献:《晋书》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赞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