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

李大宝说教育:传递教育资讯,讲解教育新变化!(原创,欢迎转载分享)

在学历越发贬值的今天,本科生沦为了“遍地都是”的存在,硕士研究生也受到高考毕业生的“极力追捧”,导致这些年考研的竞争压力和难度骤增。

面对如此现状,很多人已经产生预知:未来硕士也会越来越不值钱,只能更上一层楼追求考博。

考研VS考博,这二者有哪些区别?

先说硕士研究生考试,参加完教育部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就是初试之后,筛选符合院校的要求的考生进入复试,然后对这部分考生再次进行挑选,确定入学名单。

考研的门槛比较低,对于报名参加考试的考生身份并没有多么严格的要求,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专科生)都可以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甚至是在职社会工作人员也可以参加。


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1)

然而,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则大大不同,无论是从考试时间和考查形式哪个角度来说都没有绝对的统一,因为考博是由院校自行组织的考试。

  • 一种是按照传统的考试形式,以硕士研究生的身份报名参加考试,需要通过初试和复试双重考验,最终依照考生两次考试的总成绩进行顺位录取。

  • 另一种是“申请审核”,在考博之前增加了审核这一步骤,院校的专家组会综合考察考生的个人背景、科研成果、研究计划等多方面因素,通过申请审核之后方可参加考试。


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2)

“考研”和“考博”哪个胜算更大?过来人直言:从这4点见分晓

关于考验和考博二者哪个难度大、胜算大的问题,有相关经验的同学直言,主要从4方面就可以见分晓。

①首先从上岸难度来看

近些年的考研上岸人数大概占报名人数的30%左右,而博士考试的报录比要高一些,若是报考985、211名校以及热门专业的话,竞争程度和上岸概率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单看数据对比的话,考博比考研更容易些。

但实际上,这组数据对比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毕竟考研人数比考博人数要多得多、门槛也要低得多。


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3)

②其次从考试内容来看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察的都是一些书面基本知识,即使是进面需要自我发挥的部分也不是很大,只要前期做好基础准备就有机会。

而考博的难度就不可一概而论了,一般题目不多只是几道论述题,但这里考察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了,而是在此基础上具备深刻的思考能力和个人观点,从多维度考察学生的能力是否过关。

就这一点而言,考研有规律可循,考博的难度更高。


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4)

③第三点则是很重要的导师问题

考研,是等你成功上岸之后再找导师,共同学习并商讨未来的学习研究方向;

而考博则是要先确定好导师再进行考试,在交流过后让老师对你有一定的了解和认可,继而才能提交审核并参加考试。

寻找博导的方向,可以是身边同学朋友认识的老师,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平台自行得到的联系方式,如果能有硕导的推荐那就更好了,会大大增加上岸的可能性。

从这一点来看,考研的胜算更大一些,毕竟不用受到找导师的困扰。

④最后再说说发表文章的这一点

很多人经常听说,考博士要看考生在读研期间是否发表过文章,这一点可能会“打击”不少硕士研究生的考博信心。但对于考研人来说,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其实,在读研期间发表文章也不是考博的一项必须要素,还是要看院校和导师的个人要求,目标院校越优秀要求自然越高。

但如果下定决定考博,在硕士期间发布一些核心期刊还是至关重要的,更容易赢得老师的青睐,增加上岸可能性。


考博与考研哪个容易(考研和考博)(5)

有考研和考博经验的“过来人”直言,在如今形势下考研上岸竞争愈发激烈,不过对大部分考生而言的难度并不大;相反,考博的通过率虽然较为理想,但整体的难度比较大,给考生带来的挑战不下。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