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杀妻原因揭秘(与孙子齐名的吴起究竟是何样的人)

吴起,战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著有《吴子兵法》,与孙子并称“孙吴”。吴起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不可谓不高,人们对其也是推崇备至,但就他的个人操守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瑕疵,比如杀妻求将,比如母丧不归。那么,吴起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让我们穿过历史的隧道来寻找一下答案吧。

母丧不归,弃儒学兵

吴起,战国初期出生在卫国一个“家累万金”的富有家庭。据说他为了在仕途上有发展求得一官半职,而到处奔走寻找门路,也花了不少冤枉钱,甚至弄得倾家荡产。为此,吴起遭到乡人们的讥笑和诽谤。因为气不过,吴起愤而怒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吴起离开卫国,逃到了鲁国,并拜孔子弟子曾参的儿子曾申为师。他没日没夜地刻苦学习,很快就小有名气。齐国大夫田居认定他日后会有大作为,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有一天,老师曾申好奇地问他:“你在此也有五、六年了,为什么一次也没有回家看望你的母亲呢?”吴起叹息道:“我曾给母亲发誓,不求得功名,绝不回家!现在我还一事无成,有何脸面回家呢?”

吴起杀妻原因揭秘(与孙子齐名的吴起究竟是何样的人)(1)

几天之后,吴起接到了母亲去世的书信。他捧着书信仰头冲着天空大哭了三声后,又继续回去念书。曾申看到后忍不住大骂:“你母丧而不归,我一辈子倡导孝道,怎竟收了你这样不孝的学生。” 说完就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并吩咐其他学生都不许跟他来往。

吴起被曾申开除之后,索性弃儒学兵,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研究兵法。

侍奉鲁公,杀妻求将

花费三年时间刻苦学习,很快吴起的兵法就小有成就,并得到鲁国相国公仪休的赏识。公仪休把他推荐给鲁国国君鲁穆公,可鲁穆公有所顾虑并不信任吴起。

吴起杀妻原因揭秘(与孙子齐名的吴起究竟是何样的人)(2)

恰好齐国派遣军队攻打鲁国,鲁国军队被打的无力招架,节节败退。吴起请求担任大将率军出征。此时有大臣提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且还是齐国大夫的女儿,把鲁国的军队交给吴起不放心。吴起为了表明心志,回家把卧病在床的妻子杀死,这样才取得了鲁穆公的信任。鲁穆公终于任命吴起为大将,吴起也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很快就率领军队成功击退了齐军。

战场上的胜利并没有给吴起带来荣耀,反而面对朝堂上大臣们的非议,认为吴起母丧不归、杀妻求将,是个残忍薄行之人,不能重用。吴起听说之后,害怕被降罪,就赶紧逃离了鲁国。

投效魏国,大战河西

吴起离开鲁国之后,听说魏国国君魏文侯贤德,就投奔到魏国。魏文侯问大臣李克的意见,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但是要说到用兵,就是司马穰苴也赶不上他。” 于是魏文侯就启用吴起为将,去攻打秦国。

在魏国当上将军之后,吴起为了赢得军心,和士兵们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和士兵们同铺,行军也不单独骑马或者乘车而是步行,还和士兵们一起捆绑粮草分担士兵们的辛劳。有人身上长了疮,他就用嘴巴给他吸脓。所有的士兵都被吴起感动,死心塌地为他卖命。

公元前409年至前408年,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吴起率兵攻打秦国,先后夺取了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县东南)、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洛阴(今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郃阳(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等地,长驱直入至郑(今陕西省华县)。而秦国只能退守至洛水,沿河修建防御工事,并筑重泉城(今陕西蒲城县东南)加以防守。魏国占有全部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西河郡。经由翟璜推荐,魏文侯任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

改革兵制,创建武卒

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向孔子的弟子、当时居于西河的子夏学习儒家思想,并改革魏国兵制,创立武卒制。

吴起采取兵农分离的政策,将魏国沿用的动员兵制改革为募兵制。以细化后的专业士兵作为魏国军队的基础逐渐替代了战时的临时动员兵。武卒制的核心内容就是精兵战略,以真正意义上的精锐士兵来代替原来的雇佣兵及动员兵。

魏武卒的成员全部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合格的标准是:身穿全副甲胄,携带戈、剑、弩、欠和三日口粮,南拂晓到中午,必须行军百里。

不仅如此,还以士兵在考核中的表现,将之编入各种不同作用的战术分队,例如将“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编为一队)”,“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等。这样编队,有利于根据战术需要部署部队。

在各队编组上,他也主张量材使用,按士卒具体情况分配战斗任务,例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等。同时还吸取了管仲组军的精神,注意“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使同乡邻居之人编在同一队、伍之中,以利于互相帮助和互相担保。

作为专业士兵,凡入选的士卒,享受特殊待遇,不但免去全家赋税,而且还另行分配土地房屋,甚至出色者立刻就能被提拔为中下级军官。

魏武卒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第一支具有职业化和专业性质的部队”。

阴晋之战,以少胜多

吴起杀妻原因揭秘(与孙子齐名的吴起究竟是何样的人)(3)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见河西难下,下令举全国之力调集超过50万秦军,大举进攻秦国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邑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

面对这次秦军大规模进攻,吴起请魏武侯派五万魏武卒,由自己亲自率领反击秦军。魏武侯不仅同意还加派战车五百乘、骑兵三千人。

在秦军发动大举进攻前夕,吴起获得情报判断出秦军虽然声势浩大,但表象下军力却十分虚弱,于是决心率军一战击溃秦军。作战前一日,吴起鼓舞三军:”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翌日,秦魏两军于阴晋大战,魏军人虽少却全是装备精良的魏武卒,秦国兵虽多则多是简单武装的秦国农民。在这场战争中,秦军面对强大的魏军无力抵抗,被魏武卒反复冲杀多次击穿军阵。最终五十万秦军大败而逃,魏取得以少胜多的辉煌战绩。

战后魏国不但保卫河西之地,同时也因此引发“诸侯卑秦”,使秦国上下深以为耻。五年后,秦国发动兵变废秦出子迎立秦灵公太子嬴师隰为秦君,即秦献公。秦国由此展开对魏国的一系列抗击战争,直至秦献公二十三年(公元前362年)秦军方才夺回少梁城。

与人争相,离魏投楚

吴起担任河西郡太守之后,还一直谋求国相之位。魏武侯在位时,魏国设置国相职务,以田文出任该职。

吴起对此很不高兴,便对田文说:“请允许我与您论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乐于效命,敌国不敢图谋,您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治理百官,亲附万民,充实府库,您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扼守西河而秦军不敢向东进犯,韩国、赵国宾服顺从,您比我吴起如何?”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比三项,您都出于我之下,而地位却加于我之上,这是何故?”田文说:“君主年少,国人疑虑,大臣未亲附,百姓不信任,当此之时,将政事交给您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沉默很久,说:“交给您。”田文说:“这便是我地位居于您之上的原因。”吴起这才自知不如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座继任国相之职。公叔座对吴起非常畏忌,担心吴起和他抢夺国相之位,于是便想除掉吴起。

公叔座有个门客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座问:”如何下手?”仆人说:“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魏武侯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爵一级的小国,而且和强大的秦国接壤,臣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魏武侯必然要问:‘那怎么办呢?’你就乘机向魏武侯说:‘君侯可以把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愿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愿意留在魏国就必然辞谢。以此就可以试探他的想法。’然后你再亲自把吴起邀请到你的府上,让公主故意发怒而轻谩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遭到轻贱,就会辞而不受。”

于是公叔座依计行事,吴起果然看见公主轻谩公叔座就辞谢魏武侯嫁女的要求。魏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只好离开魏国而到楚国。

变法强楚,成绩斐然

公元前387年,吴起受到魏武侯的猜疑,离开魏国向南投奔楚国的楚悼王。

楚悼王任命吴起为宛城守(治所在今河南南阳),负责防御韩、魏两国。一年后,悼王升授吴起为令尹。吴起担任令尹后在楚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具体措施有:制定出明确的赏罚章程;把多余的和挂名的官员全部裁掉;大臣家的子弟不能仗着父兄的势力当官吃俸禄;功臣五代以后的子孙不能靠着祖宗的功劳来继承爵位;不到五代的功臣子孙必须按照等次减少俸禄,出了五代之后将自食其力,不再享受国家的供养。

经过变法后的楚国国力大增,向南攻打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今湖南和广西)一带,同时还巩固了对陈、蔡故地的统治。

公元前381年,楚国出兵援助遭魏国攻击的赵国,与魏军大战于州西(今河南武陟西南)。楚军穿越梁门(位于大梁西北的关塞),驻军林中(位于梁门以北),饮马于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与首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的联系。赵国则借助楚国的攻势,火攻棘蒲(今河北魏县南),攻克黄城(今山东冠县),楚、赵两国大败魏军。此后诸侯都畏惧楚国的强大,这是吴起在楚变法后所取得的大胜利。

惨遭杀害,后人追封

吴起杀妻原因揭秘(与孙子齐名的吴起究竟是何样的人)(4)

尽管吴起坚持变法,取得了成效,但由于他进行的种种措施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因此遭到旧贵族势力的反对,史称“贵人皆甚苦之”,甚至连改变“两版垣”的简陋建筑方法也“见恶”。吴起招致了旧贵族的怨恨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公元前381年,就在楚军于前线接连获胜之际,楚悼王去世。吴起前往治丧处,被心怀不满的楚国旧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大叫着说:“我让你们看看我是如何用兵的。”他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马上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旧贵族们纷纷举弓射杀吴起,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楚肃王命令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吕氏春秋》认为:“吴起之智可谓捷矣。”而吴起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吴起虽死,但是仍为后世尊崇。公元760年,唐肃宗追封姜尚为武成王,以历代良将“坐侍”于武成王庙,吴起便是其中之一。及至宋代,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仍以古代的七十二位名将从祀武成王庙,其中包括吴起。同时,吴起还被追封爵位为广宗伯。在宋明时期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广名将传》等兵书,亦将吴起列于其中。

最后的结语

公叔座的门客为他出谋划策时,则评价吴起为人“刚劲自喜“。所谓刚劲自喜,用现代人稻盛和夫的评价标准就是自我燃烧,卷起漩涡的人。想要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必须持有明确的目标,主动在工作中卷起漩涡。而吴起,在鲁则存鲁,在魏则霸魏,在楚则强楚,他就是这样一个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在魏国,吴起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镇守西河,使秦兵不敢向东侵犯,韩国、赵国依附听命;政治上,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

在楚国,吴起严明法纪号令,裁减闲官,废除王族中远亲疏戚,用来安抚征战之士,大力增强军备,外交上破除合纵连横游说。于是,楚国向南平定百越,向北抵挡住韩、魏、赵三国的扩张,向西征讨秦国,富国强兵,诸侯皆患楚之强。

然而在个人操守上,吴起几乎全是负面评价。早年间,因为母丧不归、杀妻求将让吴起在鲁国无法立足。投奔魏国之初,魏文侯问起吴起这个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吴起带兵,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甘苦,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更可为兵吸脓。

杀妻求将与为兵吸脓,看似是两个相反的例子。但都可以看到,吴起是一个严格“结果导向”的人。为了自己的核心目标,其他一切都可以悍然不顾。

也许,曹操对他的评价比较中肯——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

就像曾经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起床,每晚都要喝大约一升的白兰地,而且有过吸食鸦片的记录的人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

就像是一直保持素食的习惯,不贪财、不好色、不吸烟,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从未做过违法勾当的人是阿道夫·希特勒。

谁没有一些旧恨心魔,仔细想一想,也许这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