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南都市报讯 全媒体记者段萍摄影报道:景还是那个景,树还是那棵树,入画之后,赋予了年代感,就仿佛走进了历史。9月29日上午,“心仪个山——林峰八大山人纪念馆写生作品捐赠展”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开幕,从小生活在青云谱的江西著名画家林峰,通过实地写生,绘画出一批古韵质感的八大山人纪念馆风景作品。他用纸笔将馆内的一草一木浓缩于画卷之中,构图自然、物象精美、气韵灵动,画出了八大山人的青云谱,也画出了画家心中的青云谱。43件写生作品,仿佛让观者置身于几百年前一代宗师的生活场景,如梦如幻,更具有史料价值。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1)

林峰

师从著名书画家陶博吾、张中原先生的画家林峰,从小生活在八大山人纪念馆附近,小时候经常走路去那里看画,“我从小就画画,八大山人的画我也是从小就喜欢,但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理解。开始是觉得好玩,觉得画得有味道。后来随着年龄和自己画画时间的增长,对八大山人的画理解越来越深刻,才明白他不愧是一代宗师,是大家最仰慕的画家。”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2)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3)

林峰说,他小时候看到的八大山人纪念馆还是一座道观,那时他不仅喜欢八大山人的画,对道观的风景也特别迷恋,后来又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工作过数年,这样的缘分让他一直有着想画一套八大山人纪念馆风景的愿望。于是,冒着炎热,顶着寒冷,林峰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实地写生数月。这批作品在八大山人纪念馆展出,写生画作与黑白照片同框对比,景是相同的景,但古青色的画作似乎更穿透了历史,把人带入久远的年代。林峰说,写生作品中有一幅画的是唐代的桂花树,照片里面的桂花树则是后来补种的。“有一次江西发大水,那棵唐朝的桂花树被淹死了,但我小时候见过,所以在实地写生的时候,我有把原来的记忆融进去,把历史留住。因为这棵唐桂很有名,周恩来总理和江西的几位老领导曾经一起在唐桂前拍过照,是有历史意义的。”就这样,在很多的老景中,林峰都融入了曾经的记忆,他说非常庆幸能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举办此次画展,“在这里办画展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美术馆,是我对大师的朝拜,也是在我艺术道路上留下的一个重要痕迹。”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4)

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5)

开幕式

“心仪个山——八大山人纪念馆写生作品捐赠展”共展出林峰120余件作品,43件写生作品结合其他的 80 余件作品进行了认真梳理与策划,分为“景•境”、“仰•思”两部分展出。其中43件实景写生的作品无偿捐献给八大山人纪念馆收藏。展出时间从2021年9月29日至2021年10月29日。八大山人纪念馆馆长周晓健表示,八大山人是艺术史上里程碑和坐标式的人物,八大山人纪念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今后将紧紧围绕八大山人及其周边学术性展览为基础,同时对江西近现代著名画家的艺术传承进行挖掘。“这次举办林峰画展,也是我们对现当代画家艺术挖掘的新尝试,我觉得有非常好的意义。今后我们会更开拓思路,把八大山纪念馆建设成美术界的高地。”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6)

八大山人纪念馆导览图(读图实地写生与记忆融合)(7)

值班编辑:范俊杰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朱晓晖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