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专项总结(以优质均衡绿色评价推进减负提质)

减负提质专项总结(以优质均衡绿色评价推进减负提质)(1)

核心提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被摆在首要位置,足见教育的重要性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而教学评价,不仅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也与落实立德树人、“双减”等国家战略密切相关。

“双减”不是一阵风,贵在落实落细。宝安区教育部门顺势而为,及时确立建构指向学科育人的小学“适切”教学体系、协同推进“双减”落地的主方向。

评价系统作为小学“适切”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区教科院引领和指导小学低年级开展乐趣十足的非测试性综合素养测评,同时面向高年级创新开展指向核心素养立意的学业质量监测与研究,通过诊断性、发展性、综合性评价,推进“学—教—评”一体化,成功构建小学全学段“优质、均衡、绿色”三维立体综合评价系统,切实将立德树人、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助力宝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11月4日下午以“线下 线上”方式举行的宝安区“双减赋能”小学教学评价研究专题论坛上,学校代表分享的乐学趣评做法、教研部门汇报的综合测评和教学评价研究,赢得与会专家一致赞誉,认为“宝安为全市小学推进教学评价、‘双减’赋能提供了范例。”

减负提质专项总结(以优质均衡绿色评价推进减负提质)(2)

宝安深研小学教学评价推进“双减”赋能。

A

低段乐学趣评,宝安先试先行

“游戏是手段、是形式;评价,则是目的、是目标。”基于这种认识,弘雅小学深入推动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评价形式,低年段游戏式综合评价业已坚持开展了8年。

当日论坛上,弘雅小学校长曾东槐分享了游戏式评价项目的设计路径,首先基于单元学习目标和学生能力发展目标,提炼关键词,进而关联教学实操,关注易错问题,再寻找素材,最后形成评价项目。

例如踏青游春评价项目,学校用帐篷、野餐垫等创设了露营情景,并设计印有诗句的折扇,分别代表饺子、粽子、月饼等美食的抱枕,以此考核学生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日期、习俗、诗句的掌握。更难能可贵的是,该校24个评价项目,便有21个实现学科融合。

目前,该校正设计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自动积分机、自动取币机,学生凭借“弘卡(财富值)”可兑换校园币,到校园银行进行存取,银行行长由学生竞选产生;使用校园币,可在校内心愿超市兑领益智玩具、文具等心愿商品。同时,携手翻身小学、凤岗小学,启动省级立项课题《2022版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研究。

事实上,弘雅小学只是宝安区小学创新教学评价的一个典型。目前,全区有很多小学都结合教育部规定的“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要求,期末开展游戏化、闯关式综合素养测评,并形成诸多亮点——

实践有模型,或以测评目标和内容为主体,或“学—教—评”一体化,或线下线上融合评价。

形式较灵活,将趣味性与挑战性相结合。

跨学科融合,通过多学科融合,提高测评实效。

多元主体参与,除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自我评价外,有的学校还加入学长评价。

评价结果重激励,多数学校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测评时关注学生全方位表现,继而通过等级评定或赋星兑奖等手段,激励学生自觉、阳光成长。

指向核心素养、推进五育并举,则成为宝安区小学低年段综合测评最大的亮点,共同形成小学低年段综合测评的宝安模式。

减负提质专项总结(以优质均衡绿色评价推进减负提质)(3)

教学评价实现学科融合、五育并举。

B

指向核心素养,创新质量监测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根本保障。为了推进减负增效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区教科院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育发展的指挥棒作用,同步创新开展核心素养立意下的小学高年段学业质量监测和命题研究。

在小学高年段学业质量监测和命题研究过程中,区教科院紧密结合小学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任务,创新评价内容,科学命制考题。

评价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例如英语学科引入冬奥会的热点内容,使阅读材料与教材主题、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紧密结合;重视理解与表达,促进高阶思维发展,例如科学学科利用不同项目统计表的比较,进行分析与评价方面的练习;重视知识整体建构,促进迁移与进阶,例如语文学科某道题以书法作品为题材,考查学生语言运用、审美鉴赏、文化体悟等综合素养;重视学科主题实践,强调应用与创新,例如数学学科将抗疫、锻炼等内容有机融入评价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在此基础上,区教科院积极谋划核心素养立意下的评价工作改革。下一步,该院将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统领,以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为参照;以落实学科教学主张为抓手,探索优化课堂教学模型;以监测命题为导向,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实现“学—教—评”一体化;重视学科综合实践,积极探索多元评价、发展评价、增值评价。

减负提质专项总结(以优质均衡绿色评价推进减负提质)(4)

叠衣服被纳入测评内容。

C

三维立体评价,推进双减赋能

宝安区小学全学段“优质、均衡、绿色”三维立体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目前也已经成型。

区教科院负责人介绍,宝安将设定优质、均衡、绿色三个维度,考查全区各校小学生的学业水平状况。其中,以优质、均衡指向国家课程学业质量标准要求;以绿色指向课程设计、教师发展及学业负担感受状况,以此评价全区小学阶段学校的教学质量。

全区小学阶段学校,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都将作为参评对象。坚持立德树人,树立科学质量观;强化五育融合,坚守课堂主阵地;聚焦国家课程,关注学生全发展;融入过程评价,关注教学全过程,将作为三维立体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评价原则,以此引领全区小学全面落实科学的教学质量观,推进“双减”赋能,促进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与宝安教育优质均衡内涵发展,为宝安“双区”示范和“三城”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

区域推进低年级综合测评探索;积极启动高年级学业质量监测与命题研究,同时辅以问卷等过程性评价;成功构建全学段“优质、均衡、绿色”三维立体综合评价体系……参与论坛的教育部“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专家库专家、深圳市督学工作室主持人禹明表示,宝安区教科院开展的教学评价先行探索,理念先进、路径清晰、措施得力、效果明显,不仅形成区域主导、学校主体、上下联动的可喜局面,也为全市提供了示范引领;深圳市教科院教育测评方面的专家林日福则认为,宝安开展的教学评价,成为落实减负提质的生动案例,创建的三维立体综合评价体系,在推进全育人、全素养、全过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先行示范作用。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彭欣欣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