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得化脓性中耳炎(头痛系列六)

当当当,当当当…… ……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两个黑影倒映在急诊诊室的玻璃上。

患者:“大夫,大夫,哎呦,疼死我了,快帮我看看吧,哎呦… …”

一激灵,电脑前的我被这敲门声,从电脑里给硬生生拽了出来。

王大夫:“请进” 边整理坐姿,边开口说。

刷的一声,门被突然打开,一个双手抱右半侧头部的小伙子漂移般的来到我面前,家属紧跟其后。

患者:大夫,您快给我看看,我半边头痛、耳朵疼,这是怎么回事啊?

为什么会得化脓性中耳炎(头痛系列六)(1)

经过我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清楚患者小董1周前游泳呛水后出现右耳闷胀疼痛,无耳鸣、听力下降及耳流脓,自觉畏寒发热,最高38.5℃,自行口服消炎药后症状略有缓解。2天前突然出现高热,高达39.8℃,右耳疼痛加剧,伴波动性耳鸣、听力下降,无耳流脓,伴右侧面部疼痛,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及面部疼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董遇到的情况,相信生活中也有不少人遇到过相同的情况。那么小董身上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杜杜今天让我们的王永乐大夫给大家讲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也许有人说,不是讲头痛吗?中耳炎和头痛有什么关系呢?之所以在这里和大家讲讲,是因为,急诊有些患者来就诊时,主诉就是半边头痛,经过我们的问诊、检查,最后确诊是耳朵原因引起的。

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好发于儿童,冬春季多见,为致病菌进入中耳所引起。而致病菌进入中耳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咽鼓管途径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所引起。

(2) 急性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可通过咽鼓管途径并发此病。

(3)不恰当的捏鼻鼓气或擤鼻涕,游泳或跳水,不恰当的咽鼓管吹张或鼻腔治疗,细菌循咽鼓管侵入中耳。

(4)婴幼儿咽鼓管管腔短、内径宽、鼓室口位置低,眼部细菌或分泌物易经此途径侵入鼓室。

2、外耳道鼓膜途径

鼓膜穿刺、鼓室置管、鼓膜外伤,致病菌由外耳道直接进入中耳。

3、血行感染,极为少见。

当细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耳后,疾病便开始了。感染初期,中耳黏膜充血水肿,咽鼓管咽口肿胀闭塞,鼓室内氧气吸收变为负压,接下来,细胞渗出到鼓室内,逐渐变为脓性,鼓室内压力随积脓增多而增大,鼓膜受压导致血供障碍,鼓膜局限性膨出,最终导致局部坏死溃疡,鼓膜穿孔,导致耳流脓。这便是中耳炎的发病机制。与之相对应的,中耳炎所引起的症状有以下几点:

1、耳痛:多数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为搏动性跳痛或刺痛,有时会向头部或牙齿放射,而鼓膜穿孔后耳痛却突然减轻。疼痛可经三叉神经放射至同侧面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

2、听力减退及耳鸣:初期会有明显耳闷不适、耳鸣和听力减退。鼓膜穿孔脓排出后,耳聋反而减轻。

3、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开始为脓血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驶入减退等。鼓膜穿孔后,体温很快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明显减轻。

治疗

首先,对于化脓性炎症,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是必须的。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当耳朵流脓后,我们还用用棉签取出一些耳朵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目的是好知道你对什么药物会更敏感,根据结果选用抗菌素。鼓膜穿孔前可用酚甘油滴耳,以消炎止痛。对于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患者,可及时行鼓膜穿刺术,帮助通畅引流。鼓膜穿孔后,医生会在专业的器械下吸净脓液,再予以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

关于如何清洗耳朵和滴药,您可以打开这篇连接,杜杜会告诉您的。给耳朵滴药你会吗?

当然啦,杜杜并不建议您因为看了科普就自行治疗,而是建议您当出现相同症状时,能够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这种事情,我们还是交给专业的医生就好了,科普只是帮助大家对某一种疾病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预防疾病以及患病后应该注意些什么。

要知道疾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这里和大家只是总结了急性中耳炎的一般规律,门诊每个人的临床表现都各有不同,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总之一句话,身体有不舒服,记得找大夫就对了!

那么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何能预防呢?

  1. 对于急、慢性中耳炎及时治疗,防止出现并发症是最为主要的。
  2. 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便在外面采耳,也不要自己随意掏耳就可以了。
  3. 洗澡或游泳时耳内如果进水,容易滋生细菌,您可以将进水耳朵朝向地面,跳两下让水自行流出,也可以用棉签轻轻蘸出,但是切记不要过深,以免损伤鼓膜。
  4. 有过中耳炎的患者,感冒时容易引起复发,所以平时注意身体锻炼,预防感冒也是很有必要的。
  5. 捏鼻子方法要正确,不能用力擤鼻和鼻腔冲洗方法要正确。(鼻腔冲洗的方法学习一下吧清洗鼻腔可以预防感冒?)
  6. 6.正确的擤鼻方法是,一侧一侧擤鼻,不要同时。

7.出现耳部不适时及时来医院找我们就好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