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六全天候歼击机(艾克歼六歼六)

序言

长篇原创军事小说《歼六,歼六》全景展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空军飞行部队的战斗和训练生活,是一部和平时期军人的青春励志小说。该作品题材新颖别致,角度独特,寓意深刻,笔调轻松诙谐,是近年来少有的反映空军部队生活的长篇作品。

作者薛爱科,退休前在空军工作了几十年,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其文学创作的主旨,其“空军三部曲”目前已经完成了两部。

这部小说围绕中国一款传奇般的飞机,讲述的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的传奇般故事。歼六型飞机,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卫护祖国人民头顶上那片蓝天的一代功勋战机。

文中主人翁贺十一、沈嘉伟、郑雅洁、许丽娅等等一帮的“发小儿”在那年那月义无反顾地加入人民空军行列。其生命中最美好一段时光中的理想与现实,成长与烦恼、生存与死亡、浪漫与忧伤,竟与神秘而威风八面的歼六武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本文节选于薛爱科的长篇小说《歼六歼六》。

《飞行训练》

歼六全天候歼击机(艾克歼六歼六)(1)

刘静茹笑道:“我看你的情绪还不错,没有什么想不通吗?”

贺十一直直胸脯:“想通了!航炮走火,出了严重事故,受处分是应该的。”

“想通了就好!航炮走火事故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任何偶然性中都有必然性,你学过哲学,这个道理应该懂得。”刘静茹耐心地说道,“你是老兵了,业务技术也掌握的比较熟练了,这个时候最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也是最容易麻痹松懈的时候,当你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出问题是必然的,只是什么时候出,出什么问题是偶然的。人不怕犯错误,谁也免不了犯错误,怕就怕不能正确地认识错误。有的人总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很行,犯点小错误不算什么;有的人犯了错误就一蹶不振,怨天忧人,诅咒老天不公,不从自身找原因。”

指导员贺贵才和他谈话时也谈到了骄傲自满与松懈麻痹的关系,刘静茹上升到哲理层面的开导使贺十一茅塞顿开。

“你喝呀,冷了就不好喝了!”见他愣愣地听着,刘静茹催促道。她没再接着说,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

贺十一一口气把杯里的牛奶都喝下肚,用手抹了一下嘴边的奶沫,说道:“刘老师,我懂了!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回去后我再好好学学主席的《七届二中全会讲话》。”

刘静茹笑了:“你能想到主席的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这说明你是认真读过这篇文章的。响鼓不用重锤,你不嫌我说的话多余就行!”

“怎么会呢?你这都是为我好!”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刘老师,是不是禇团长让您找我的?”

“你这么想也行。”她笑了笑。

“团长现在怎么样了?”

“一点小感冒,现在好了,出院了。”

“我是说团长提升的事?”他声音小了。

“呵呵!你个小兵哪儿来的小道消息?他跟你一样,团里出了事故,现在最主要的是反省自己的工作,重新振作起来,做好工作。”

“你是我们团长的指导员。”他打起哈哈。

“你小贺喝了一点儿纯牛奶嘴巴就会说了。”

“贵人相助!”从生产队出来,贺十一如是想。

回到二中队,何生良小声对贺十一说道:“那个刘老师真的是禇团长的夫人?”

“我不跟你说过吗,唬你是食堂后面的?”

“你才是食堂后面的!哎,团长夫人找你干什么?”

“上课!”

“上课,上什么课?”

“什么课都上,老师找我除了上课还能干什么?”

“找你上课,她为什么不找我上课呢?”

“为什么?”贺十一不想告诉他刘静茹跟自己的谈话内容,话题一转,“你小子怎么知道团长夫人找我,你不好好值班,跟踪我?当心再犯‘除大害’的错误!”

“猴年马月的事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应该说哪瓶不酸提哪瓶!你还没回答我呢,是不是跟踪我了?”

“怎么会呢?刚才你走的时候,我从值班室窗户看见你往生产队方向走了,而且……而且你身上还有一股生产队的味道。”

贺十一盯着他的鼻子:“生产队的味道?你鼻子这会儿不过敏了?”

159团跨昼夜训练结束后,又开始了航空火箭弹打地靶科目训练。航空火箭弹是在挂载副油箱或炸弹的挂架上挂载火箭弹发射巢,一个发射巢内可装填8枚57毫米航空火箭弹,主要用于打击敌方大型轰炸机和对地面目标进行面打击,加装的导弹挂架不挂载导弹时也可以挂火箭弹发射巢,一架歼六飞机一次出动最多可携带32枚火箭弹。

浦城机场的地面靶场在距离跑道不远处的河滩地上,在机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飞机打地靶的壮观场面,无论是航炮打靶还是火箭弹打靶都能吸引机场上的人驻足观看。

相比较而言,火箭弹打靶更能够吸引人。航炮打靶只是看见炮口处一阵闪光,接着听到“咚咚咚”的炮声。火箭弹打靶是看见机翼两侧冒出一团火,拖着令人恐怖火焰的集束火箭弹狠狠砸向目标,然后是一阵密集的爆响,场面十分震撼。 

每逢这时,军械分队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忙得满头大汗的贺十一根本无暇观看天上的飞机。往火箭发射巢中装填火箭弹时要求格外小心,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车武植从弹药箱中取出火箭弹递给他,他小心翼翼地往发射巢中装填,然后接上导线,起飞前,再摘除火箭弹上的保险。

飞机着陆后他必须第一个靠近飞机,仔细查验每个发射巢中是否留有未发射出去的火箭弹,如果有的话,先插上保险,撤除导线,卸下弹药后再检查未发射出去的原因。之后,机组其他人员方可接近飞机。

此时,机务二中队的12架歼六全部做了改装,在机翼内侧加装了2个导弹挂架,用来挂载2枚霹雳2号空空导弹。空空导弹发射原理和维护知识贺十一他们在教导队时已经学过,新的导弹维护使用条例也人手一册,师直属导弹分队对机务的军械人员专门进行了实际操作和故障排除的培训。武器装备的更新使贺十一更有了兴头,心里面暗暗庆幸自己选对了专业。他找向玉川要来所有关于导弹方面的书籍,从原理、构造、材料、性能、导引方式等进行了仔细研究。

“霹雳”2号空空导弹采用红外方式制导,最大射程为7公里。歼六飞机没有装备雷达,空中搜索目标主要靠飞行员目视,飞行员在空中一般都能在10公里远时发现目标,这时只要操纵飞机,用瞄准具的瞄准光环套住目标,追近到一定距离时,导弹的引导头接收到目标发动机喷出的红外能量超过一定限值后,飞行员耳机里就能够听见导弹发出的“哇哇……”的提醒信号,这是导弹在告知飞行员已截获了目标,如果此时其他条件也具备了,飞行员即可按下发射按钮,导弹就会轻快地跃下飞机,自动点火,然后活蹦乱跳地直飞向目标,主动凑上去与目标的尾部亲吻并与之共同化为灰烬。

这是空空导弹典型的定轴瞄准、定轴发射。霹雳2号导弹在当时属于比较先进的战术导弹,也是为歼六飞机专门订制的一种导弹。但是这种导引方式必须要求载机以尾后追踪的方式瞄准敌机,敌机如果做大过载机动就不易瞄准了,如果敌机冲着太阳方向飞行再做机动,发射出的导弹还可能直接打向太阳。尽管有些不足,但毕竟是先进的制导武器,使歼六武器的战斗力得到倍增。

火箭弹打靶训练科目结束后,159团进入挂载模拟导弹适应性飞行的训练。

这种导弹长度将近3米,75公斤重,挂载时需要三人合力完成,两人一边一个抬着,中间一人将其固定在导弹发射架上。模拟弹主要用于平时训练,与实弹大小重量相同,只是不装炸药。适应性训练要求飞行员在空中做各种高难度动作,一方面适应挂载导弹后的飞机性能,一方面检验导弹武器加装效果。

这天,几个起落下来,在停机坪上,车武植和何生良协助贺十一把两枚模拟导弹挂上了13号飞机,然后几个人上了牵引车,顾兵在座舱里控制飞机,直奔起飞线,准备再次出动。坐在牵引车上看着挂载导弹的飞机,比以往机翼下经常是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要威武得多了。

曹元华拎着飞行头盔走过来,习惯性地摸了一把下巴,指着模拟导弹对贺十一说道:“妈的,两枚假弹,吓唬人的玩艺儿!什么时候打实弹,老子申请第一个打!”

贺十一说道:“真打起来仗来,你别光想着用炮,不知道还有导弹这玩艺儿就行了?”他这么说是有依据的,确有加装空空导弹的歼六部队个别飞行员在空战训练时,习惯性用航炮攻击,忘记了飞机上还挂有导弹这回事。

“那是老家雀儿容易犯的毛病,我是中生代,接受新生事物快,真打起来,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老子要不都给它用上,就不是曹元华了!”他现在已经是副大队长了,要不是傲气十足,早就是大队长了。

他跨进座舱,噼里叭拉地打开各种开关,顾兵前后看看,没有人,帮助他起动飞机。贺十一习惯性站在机头前左侧等着飞机起飞,油门越加越大,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他隐约听到了一些杂音,又不敢确定,他伸长耳朵听着。顾兵拉上了座舱盖,从飞机上下来,搬开工作梯,准备给曹元华做手势,示意可以起飞了。

贺十一一把拉住他,在他耳边大声说道:“发动机声音有些不对!”

顾兵不相信:“开玩笑也不看地方,没什么不对呀?”

“我敢开这个玩笑吗?”他确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连忙向座舱里的曹元华打手势,示意他停车。

曹元华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收回油门,关闭了发动机,打开座舱盖。

顾兵重新放回工作梯,上了飞机,贺十一在下面冲曹元华叫道:“发动机声音不对!”

座舱里的曹元华在耳机里听到塔台禇团长的询问声,他连忙报告说发动机声音不对。

顾兵很快打开机身两侧的发动机舱盖,仔细检查了一下,用长螺丝刀一头放在发动机身上,耳朵靠近螺丝刀的另一头,听着还在猛烈转动的声音,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冲着在机身下的贺十一说道:“没发现什么问题,发动机一切正常啊?”

歼六全天候歼击机(艾克歼六歼六)(2)

作者军装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