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在家猝死怎么认定工伤(员工上班晕倒后死亡不认定工伤)

员工上班晕倒后死亡竟不被认定为工伤,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员工在家猝死怎么认定工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员工在家猝死怎么认定工伤(员工上班晕倒后死亡不认定工伤)

员工在家猝死怎么认定工伤

员工上班晕倒后死亡

竟不被认定为工伤

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被法院判决撤销

广西南宁某公司员工上班时晕倒,送医院抢救11小时,家属办理出院后半小时该员工死亡。申请工伤时,没有被认定。为此,逝者家属将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南宁市人社局”)、南宁市人民政府起诉到法院。近日,南宁铁路运输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撤销南宁市人社局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员工上班晕倒后死亡

卢女士是南宁某公司包装车间的工人。2018年3月14日,她到公司上班,当天19时10分左右,被同事发现晕倒在车间的卫生间里,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两个多小时后,她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次日2时48分,卢女士心脏出现室颤,医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措施使之恢复自主心跳,但仍无自主呼吸。4时16分,卢女士又被医院下达《病危通知书》。医院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表示抢救生存率低。家属表示理解,经家属集体商议后,要求终止治疗并出院。

2018年3月15日6时左右,家属为卢女士办理了出院手续。据称,出院半小时后,卢女士就在回家的路上死亡。当天,卢女士的遗体被火化。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为此,卢女士所在的公司为她提出了工伤认定申请。

但是南宁市人社局认为,卢女士的情况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情形,于是做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逝者家属不服,向南宁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南宁市人民政府维持人社局做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于是,逝者家属向南宁铁路运输法院提起诉讼。

人社局称不予认定工伤

卢女士家属表示,卢女士在医院期间病情危重被下达《病危通知书》,家属仍然要求继续抢救治疗。之后,医生再次下达《病危通知书》,告知继续抢救生存概率低。他们是在“回天无力,极其无奈”的情况下,申请办理出院手续的。卢女士在最后一次抢救后,已经实际处于“脑死亡”状态,继续治疗已是无用之举。这些情况,符合“经抢救无效48小时内死亡”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南宁市人社局则认为,《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中的“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要求必须是一直处于抢救状态。家属在给卢女士办出院手续时,医生医嘱是“建议继续住院治疗”。在此情况下,家属仍要求终止治疗并出院,使卢女士脱离抢救状态。

其次,“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是指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出现了心脏停止跳动、自主呼吸消失、血压为零的死亡情形。卢女士出院时,并没有达到这一条件所述状态。医院的材料中也没有“脑死亡”的相关诊断。

此外,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卢女士这种情况应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记录和死亡证明。这表明在工伤认定行政领域,死亡时间的认定应当以医疗机构出具的死亡诊断证明为准。卢女士的工伤申请,未能提交充分有效证据。

基于以上几点,南宁市人社局认为,他们做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适用法规正确。

法院判撤销人社局决定

南宁铁路运输法院认为,卢女士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突发疾病后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医生多次查房、抢救以及出入院记录及疾病证明,都显示卢女士在院抢救期间无自主呼吸,依靠呼吸机辅助呼吸,且瞳孔已散大固定,病情危重,抢救生存概率低。经多次抢救,卢女士并没有转危为安的迹象,病情持续恶化。家属考虑到本地风俗,结合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分析解释,决定放弃治疗。

南宁市人社局主张卢女士是家属未遵照医嘱放弃抢救后死亡,不构成工伤的观点,缺乏事实和法律根据。南宁市政府收到原告的行政复议申请后,维持了南宁市人社局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属于认定事实错误。为此,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撤销南宁市人社局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撤销南宁市人民政府的《行政复议决定书》;限令南宁市人社局对卢女士的死亡是否为工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来源:南方早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