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1)

来学校时间不长,有一个感觉,学校孩子不太活跃,比较内向一些。连续三个下午的“托管精品课程超市”展示活动刷新了我的认知。

开始安排我致辞是很为难的,因为现场不仅有家长,还有学生,但大多数是孩子,面对不同听众,讲话的语气角度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吸引学生关注,我讲话加了两个问题,原来也没指望有多少学生响应,但现场学生参与很积极,两个问题本可以再引申一些效果会更好,但考虑下面的展示活动,只好简单刹住讲正题。而在课程展示环节,机构为了烘托气氛,提高学生关注度,加了学生现场参与互动环节,本来我还担心会冷场,结果却是响应热烈,参与积极性颇高。尤其是模特走步和语言模仿,不管是否有参加专业培训经历,孩子都是积极主动参与,虽然大部分效果很是一般,但这种强烈参与意识应该给与高度肯定,这也看出每个孩子内心都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孩子,我们要重新认知了。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共分五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孩子也是。每个孩子都需要自我实现,活出他想要活出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道熄灭。”日常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可能都知道,随着年龄增长,学生上课主动举手发言的越来越少。难道随着年龄增长,学生自我实现欲望降低了?或者说消失了?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一个人不管年龄多大,其潜意识里都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所以会出现主动表现变少,其根本原因正如苏氏所说,缺少机会,兴趣逐渐淡化。

新课程方案提出学生要:乐学善学,勤于思考,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具有学会学习的能力。乐于提问,敢于质疑,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些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转变思想,从过去重点关注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给学生创造更多“学”的机会,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正所谓只有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一样,我们只有给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机会,学生才会变得乐学善学。

孩子的成长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每个孩子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