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

#河北#

我们大都关注秦汉时期中原帝王及汉家将驱逐匈奴的丰功伟绩,忽视匈奴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关联。河北北部的山戎文化圈,影响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

上古炎黄时期古战场在黄河以北,族群分为南蛮、西狄、东夷、北戎,狄是强劲有力的麋鹿,戎是犬马。春秋到战国时期,狄在陕西甘肃一带,戎有7种,这里只说河北北部的代戎和山戎。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3)

代戎西狄的一支白狄族人,在部落争战中败北流落到张家口蔚县的游牧部落,商汤时期,他们在蔚县代王城立都称代国,后来被赵国所灭。说来是小舅子把姐夫杀了并吞并了姐夫的国家,这是个很有名的典故。代王城作为国都及后来的郡府,时间长达2100多年。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4)

商周时期的代国,代国是游牧部落古书称代戎。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5)

山戎是生活在北京北部、河北张家口和承德、秦皇岛、唐山及内蒙赤峰,以及辽宁西辽河流域的盆地丘陵间,即阿尔泰语系的东胡。赤峰及西辽河流域是红山文化的核心区域,山戎部落将红山文化与中原仰韶文化相互融合,丰富了考古学内容。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6)

记载周文王家室的《逸周书》提到过山戎,《晋书》记载慕容廆时:"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有熊氏,是黄帝部落,昌黎棘城是今辽宁义县,古称“颛顼之墟”,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7)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8)

商朝有方国,方国是指夏商时期的诸侯部落和藩属国,孤竹、无终、令支、屠何古山戎四国,也就是说,山戎四国是商朝的藩属国。周武王灭了商纣王朝,将姬姓同族兄弟分封到燕山脚下,即后来的战国七雄之一,燕国。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9)

燕国时常受到山戎四国的侵扰,国力上不去,被称为“弱燕”。善于骑射的山戎国,与孤竹国与令支国结盟,攻打燕国,公元前664年,燕国求助齐国,齐桓公:“北伐山戎,灭令支,斩孤竹而南归”。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0)

当时的戎狄代国远在太行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飞狐口,逃过一劫。随着历史进程,代国占据不小地盘,张家口怀安和北京延庆,都出土过代国文物,是山戎文化的一部分,当时归类为汉代古墓。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1)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2)

代国国都蔚县代王城附近的代戎王室贵族墓,有封土堆63座,出土过汉代陶器、玉器、五铢钱等器物,是研究代戎历史演进的重要史料,日本人盗掘的怀安北沙城汉朝古墓,都是代戎文化的一部分。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3)

1985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延庆军都山的东周时期文化遗存进行考古调查,在玉皇庙和葫芦沟等地进行了科学发掘,出土文物多达6万余件,因所出文物与其它文化不同,命名为玉皇庙文化,因为是族群墓,有商、周、燕、汉等年代,建立了山戎文化陈列馆。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4)

玉皇庙文化是东周时期分布于河北北部山区一带的考古文化遗存,北京考古人员认为,墓群有畜牧和狩猎的游牧民族墓葬特征,墓群族属应为文献中所见的代戎。代国是率先弃周称王的诸侯国之一。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5)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6)

早期的山戎民族墓葬物品,保持着独特的游牧民族风格,他们逐水草而居而狩,将经历过的见过的事物反映到制作品中,多以蛇、蛙、鸟、马、虎、狼、鹿等动物作为其创作题材,而以圆、方、长条为其装饰内容的主要造型。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7)

匈奴人的石人像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8)

燕刀币

山戎人认为蛇很神秘故畏惧蛇,文化品有关蛇纹饰的物件很多,将蛇的形象地做成牌饰,或装饰在经常使用的兵器上。还有蛙,山戎人认为蛙有极强的生育能力,能在水里游也能在陆地上跳哒,不像蛇那样恐惧,故成为山戎人的崇拜物。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19)

山戎人崇拜物很多,有独特的手崇拜,与中原的火云纹不一样,有专家说:手的图案,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山戎的图腾,与黄河的老虎、长江的凤鸟、法国的洞窟岩画神牛、尼罗河的金字塔一样,同样是闪耀着人类智慧与光芒的不朽之作。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0)

大家都知道,盗墓是门野学问,有说,三个秀才顶不上一个盗墓贼。早在1929年,张家口怀安洋河岸边的谎粮堆,被水冲毁,露出一个铜盆、铜坛,有人认为是北魏铜器,也有人认为是辽金时代的陵墓殉葬品。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1)

1941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对该墓掠夺性的挖掘考证后,人们才知道,这是汉代古墓群,当时没有代戎文化一说,把出土的文物,当成汉代古物件。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2)

日本人在盗掘中,出土了大批的珍贵代戎文物。其中有青铜凤龟脚博山香炉、环耳铜鼎,兽环铜钫、鸟嘴锥斗,甑釜、青铜篦等,以及琉璃制品,陶器残片和绳纹玉瓦等。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3)

日本东亚考古协会将所谓的考古,出了一本《万安北沙城》书,经中国专家分析认为日本人盗走的古文物,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汉墓埋葬品,第二类为古城聚落址灰陶系遗物,第三类为同时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红陶系遗物及其石器。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4)

据网上,2012年3月河北承德滦平县举办“神秘的山戎——中国山戎文化研讨会”。承德地区的山戎墓遍及承德北部地区,滦平山戎墓群已发掘的山戎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众多。

战国草原文化(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山戎文化)(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