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基本动作有哪些(详解京剧的手眼身法步)

京剧基本动作有哪些(详解京剧的手眼身法步)(1)

(一) 手旦角的手为兰花式,手的基本动作:划掌、摊掌、端掌、分掌、扬掌、穿掌、掏手、翻腕、晃手、颤手、云手等。手的运用要点,主要是弧形运动,刚柔适度、节奏分明。(二)眼旦角的眼睛特别重要,是面部扮演的重要部位,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1、眼神运用要点:(1) 眼睛要睁开不能虚眼成一条缝(2) 眼睛平视不要看地下或翻白眼,不要走神看观众或想别的事情(3) 眼神的夸张表演:惊讶——双眼瞪圆;思考——眼珠动(快慢左右)(4) 眼中要有物(舞台上虽没有实物)如赶鸡、做针线《拾玉镯》(5) 要与同台演员眼神交流(演唱和念白时)2、练眼神的方法(1) 对着镜子练(2) 对着实物练如看飞鸟、晃动的东西、云彩等(3) 作小品练习

(三)步步法包括站的步法和走的步法站法:旦角的基本站法:前脚呈八字步,后脚与前脚交叉脚尖点地。走发:旦角的基本走发:圆场步、云步、碎步、跪步、搓步、踏步等1、圆场步:上身放松保持平稳,下身收腹夹臀。行走时小腿用力脚跟脚掌先后交替着地。圆场功好的演员走起来身轻如燕,轻快自如像一阵风。圆场功差的上身摇晃,头上下颤动,关键是小腿无力上身松弛或紧张。2、云步:不见行迹的横移步。行走时全脚掌着地,脚跟与脚掌交替磨动向左或右横移。分“八”字云步(脚跟对脚跟,脚尖对脚尖)和“一”字云步(脚尖或脚跟分别同时向一个方向移动)。云步多用于行船时的慢移或茫然状态的行走。3、碎步:两脚并拢踮立,脚尖赶脚尖小而快的行走步法。分前碎步、后碎步、左碎步、右碎步四种。主要用于急行表现进退迂回的某种情绪。特点是步子特小,速度特快移动范围有限,适宜表现人物情绪激动而移动有限的场面。4、跪步:双膝跪地运用膝盖横移动的步法。多用于表达人物处境危急情绪激动的场面。跪步时:上身直立不撅臀弓腰。5、搓步:后脚赶前脚向前搓动的步法,重点是身体中心放在后脚,用于人物急转身前的起势动作。6、垫步:一脚原地踏上一步,另一脚同时向前抬起脚尖点地。搓步和垫步都是过程动作不是主干动作用来铺垫主干动作。

(四)身法:即身段表演的基本方法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的看到演员表达的情节,演员应充分的运用身体动作作为媒体,一般采取夸张的方法,动作弧度要大,但又要美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舞台上有“四欲法则”。1、“四欲法则”即“欲进先退”、 “欲左先右” 、“欲上先下”、 “欲放先收”。(1)欲进先退、欲进退先进。梁祝久别重逢——欲进先退;唱关键词时——先慢退然后快步向前亮相;表演犹豫不决时——先上前一步然后马上急速后退。(2)欲左先右、欲右先左。念“官人你顺着我的手看哪”双手从左向右划圆弧一指。(3)欲上先下、欲下先上。与上例同。(4)欲放先收、欲擒先纵。念“天哪!”双手收至胸前然后身体前倾扬手;“哎呀!”双手张开然后抓向腹部表示受伤难受动作。2、注意造型美舞台表演讲究以演员的形体动作为媒体给观众美的享受,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要好看,动作过程要美,亮相停顿的瞬间要有雕塑的造型美。(1)动作过程连贯。圆滑停顿的雕塑造型要均衡稳定,身体左右前后均等平衡,姿势稳定优美。(2)演员的腰部、颈部不能僵硬。有些演员做的动作看上去似乎都是规范的,但就是不好看,原因就是颈部太硬,有的则是手臂关节太硬。(3)身体动作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指演员在动作时身体各关节在旋转过程中看外形很柔美,实际在亮相时各部分关节是紧绷的和很有力的。3、注意节奏美演员在舞台上的动作节奏变化应注意:(1)要随剧情的节奏而变化,该快则快,该慢则慢。(2)要随音乐的节奏变化而变化,演员的动作不能游离于音乐之外(3)要随道白的情绪和快慢而变化。激昂时动作弧度大而有力,委婉时动作柔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