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

今天说一味神奇的中药,夏枯草

夏枯草的名字来源,《本草便读》记载:“此草冬至后生叶,至春而花,一到夏至即枯,故名。”

夏枯草,在凉茶里极为常见,而经过巧妙配伍,不仅可以稳定血压,还有缓解失眠调理肝火旺盛等多重功效。

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1)

首先,它可以应对肝火上炎这个事儿

肝火上炎,就是肝火抑制不住地往上窜啊,人会暴怒、急躁、双耳暴聋或者暴鸣,头胀头痛、眼睛发红,头痛欲裂。这时候,用夏枯草可以把肝火降下来。

其次,它可以管肝阳上亢这个事儿

肝阳上亢的人,可能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激动、脉弦。这类人往往有腰膝酸软下盘不稳的问题。肝火上炎的人,就不一样。它的火象更明显一些,而且没有肝肾阴虚的问题。肝阳上亢导致的眩晕,可以用夏枯草。

夏枯草能让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的人,尽快安静下来。用现代药理学的视角看,它就是可以帮助这些人降血压。血压下来了,人就舒服了。

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2)

那么,我们现在的人,怎么用夏枯草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个小方子,治疗肝火旺、肝阳上亢所致高血压,特别有名。《中华本草》将其收录在册。这就是夏枯草、决明子、菊花、双钩藤(后下)、怀牛膝。水煎服。

夏枯草辛可上行,走肝经疏散郁结之气,寒可清热,走胆经除上炎之郁火;

决明子苦寒清泄,入肝经,既能清泻肝火,又兼能平抑肝阳,治内热伤津之肠燥便秘、高血压属肝阳上亢及高血脂兼便秘者;

菊花性寒,入肝经,可以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来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钩藤又叫大钩丁、双钩藤。性味甘,凉。入肝、心经。功能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

此方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所致的头痛眩晕有很好疗效。

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3)

治疗失眠,非常“有名”的,半夏与夏枯草的配伍

半夏在夏至采摘,也就是夏天的一半之时,故名半夏;

夏枯草在夏至后枯萎,故名夏枯草。

半夏、夏枯草,药名中均有一“夏”字,所不同在于,一是“夏至而生”,合金火之味,一是“夏至而枯”,退木火之气;

半夏、夏枯草伍用,出自《冷庐医话·不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二药伍用,苦辛并用,寒温互济,阴阳相交,安志助眠。用于高血压、眩晕、失眠等。

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4)

一个案例:

患者患失眠5年,吃了养心安神和镇静安神的中药都没有效果,实在不行就只能服用安眠药缓解压力。

就诊时精神萎靡,难入眠,心烦易怒,易惊多梦,舌质红,脉细数,当属郁火内扰、阳不交阴之证。

按药方吃了5剂后,患者夜间睡眠开始大有改善,后续又吃了10剂余症相继消失。

夏枯草汤做法(一个妙方半夏枯草汤)(5)

方解:

从病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这内扰的郁火肝胆相火有关,郁火日久煎熬津液成结,而肝胆疏泄不利常致气津输布不畅,再加上郁火内熬,可使痰生,夏枯草清肝胆郁火,半夏化痰转津液,二者将病因和病理产物同时除去。

小小的两味药就能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全在于辨证准确、用药精妙。

我们常说某味药可治某个病,但其实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好了,关于夏枯草,我就说这么多吧。

我是中医人卢鹏飞,请关注我,和高血压、冠心病、失眠、头晕等说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