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临死倒气是什么意思(人故亡的不同说法)

作者:刘梦钊 刘焕新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杂志网络版 | 乐亭故乡人网站

人临死倒气是什么意思(人故亡的不同说法)(1)

生与死是相对的,几千年来,活着的人对死去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产生了很多不同的说法。

死这个词,从广义上讲可以涵盖各种类型的人,从狭义上讲泛指黎庶。

皇帝死了,其专属名词是晏驾,驾崩;而诸侯王或诸侯死了,叫薨。还有一个与死有关的词“殒”,其解是:死亡,殒身,殒命,丧命,但是用殒的是高官或名气高的人,而不是普通百姓,如三国时诸葛亮去世时,被写成“殒大星”,当代一些科学家去世时,被写成,巨星陨落,可见,殒字不是滥用的。

在专属名词中,考和妣是最常用的,父亲死了称考,母亲死了称妣,所以自古以来有“如丧考妣”之说。对于黎庶而言人死了,其口头用语是:死了,走了,没了,而书面用语是:亡,故、殁、去世、辞世、谢世、作古等。另外在当今书面用语中逝世一词则属于高官和名流了。另外,还有一些书面用语,也专指死去的人,比如:张三,生于某某年,卒于某某年;又如,李四,终年某某岁,有临终遗嘱,可见卒和终亦是死的代词。

和尚和尼姑死后的专属名词是,圆寂、涅槃、坐化。涅槃一词是梵语,坐化一词,可能与和尚坐着死去有关。道士和道姑死后的专属名词是,羽化和升天。

对国家和人民而死的人,被称为殉国,殉职,牺牲。我们的解放军战士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名词,叫光荣了。

战死的说法,命丧黄泉,命染黄沙,丧和染成了死的代词。

过去对处死的说法是,断头、砍头、毙命,还有一种通俗的说法叫掉脑袋,或脖齐。

对于一些作恶多端的坏人的死也有多种说法,吃卫生丸咧,吃黑枣咧、挨崩咧、吃枪子咧、变枪粪咧。

对一些被害,或事故性死亡的称谓是,遇难,罹难。

自杀死亡的说法,含蓄的说,寻短见了,走拙道咧,想不开了;直接的说法是,上吊了,跳井了,喝农药了……等。

幼儿死亡的说法是,扔去咧,没成人。

青壮年死去的说法是,夭折,撒手人寰,不要家——走咧。

还有一些对死者不尊敬的词语。把人死了,说成,呜呼了、完蛋了、见阎王,阎王爷哪报到去了,听蝈蝈叫唤去了,听蝲蝲蛄叫唤去了,抻腿瞪眼了,咽气咧,没气咧,气出外头咧,和阎王爷打交道去咧,被老爷子叫去咧,被老娘子叫去咧,让小鬼抓走咧,顺着烟囱走咧。据说北京人对死者不敬的说法叫“跟屁朝凉了。”

乐亭人有一个最佳说法,叫上大救阵咧。

还有一些是属于借用语,人死了在花圈上写上,驾鹤西游,按照佛教的说法,人死了,驾着鹤去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在借用语中,某些共产党的伟人,把个人的死说成去见马克思,所以有一些共产党员沿用这个说法。可见人们对于死的说法在创新在发展。

最后加一句与题无关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刘梦钊,中学退休教师;刘焕新,乡镇退休干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