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00多年前的某个中秋,或者说公元1076年中秋,我们的大词人苏轼喝酒直到天亮,并且喝得酩酊大醉。别人酒醉,要么睡觉,要么发癫,可是苏轼呢?他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不禁词兴大发,一挥而就了一篇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

在宋代词坛上,苏轼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他这首中秋词虽然是望月怀人之作,却写得格外豪放。开篇气势非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如此看来,苏轼是把青天当成了朋友,他豪放的性格和浪漫主义情怀一下子就出来了。虽然他问了青天,可是青天并没有告诉他答案。他只好像是继续发问又像是自言自语——“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多少让人有些惆怅啊!从“我欲乘风归去”到“又恐琼楼玉宇”再到“何似在人间”,一系列心理活动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波涛起伏。

这首词前面有一个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的下阕就是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月圆联想到人间离别,感念人生离合无常。子由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那时候,苏轼身在密州,已经有七年没见到身在齐州的弟弟了。七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亲人天各一方,究竟过得怎么样呢?所以“转朱阁,低绮户”之后是“照无眠”。

好就好在,苏轼是个旷达的人,因为他深深地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离别而忧伤呢?于是便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不由让人想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还有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有杜牧(一说许浑)的“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完全可以这样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所有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们表达的最美好的祝愿,她激荡着我们的心灵,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当你思念远方的亲人特别是在中秋月圆时,只要读到这一句,是不是会有热泪盈眶的感觉呢?这一句,后来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早已不局限于中秋,也早已不局限于兄弟之情,而是拿来用做各种场合的美好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么美好的祝福啊!

唐诗也好,宋词也罢,如果单从句式上去理解内容,那一定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每首诗词的背后,一定还隐藏着作者更深的意思,这首中秋词当然也不例外。词人在小序中说“兼怀子由”,已经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这不仅仅是一首思念弟弟的诗。那么,词人还要表达什么意思呢?这就要联系当时词人的处境了。公元1074年,苏轼调任密州任职,虽说他是自己要求外放,可依然处于冷遇的地位。虽然他是一个旷达的人,可也难以掩盖内心的郁愤。说到这儿,一切都明白了,这首中秋词“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套用今天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品,你细品……

苏轼这首中秋词,不但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而且还将人生的悲欢提升到哲理的高度上,契合着人生与自然相统一,历来让人推崇备至。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他编撰的中国诗话集《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真是一语中的。

这是实话,更是实情,你见过写得比苏轼更牛的中秋词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