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沙扒湾问题(月亮湾的风波有些村民)

经典电影《月亮湾的风波》是一部扎根于农村生活,富有乡土气息的纯朴农村题材电影。时代的变迁,好的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人性依然永不褪色与过时。时隔多年,再次重温老电影,依然很有味道,品味人生。

冒富大叔通过勤劳致富成为了月亮湾第一个万元户,记者来采访又登了报,一时风光无限。然而还没乐呵几天,各种烦恼接踵而来,让他笑不出来了。

深圳沙扒湾问题(月亮湾的风波有些村民)(1)

都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识。

富起来的冒富大叔家的门槛很快被踏破了,先不说来了一波又一波前来取经学习发家致富的经验,真心学习的没几个,来的人大多是心里念着歪经,借口参观学习,实则是混吃混喝的。如果招待不周,还被说成是"为富不仁”。

没几天功夫就招待了几波人了,让冒富大叔苦不堪言。刚向前来送化肥批条的村长诉苦两声,村长则是批评他:你一个万元户,还会在乎那一、二顿饭?给他带高帽子的同时还不忘提醒他,可别怠慢了前来取经学习的人,这可是我们月亮湾的光荣!

村长话音刚落,又顺手占了点便宜,在冒富大叔家的鸭场捡了一篮鸭蛋,说是招待公社李主任用的。尽管冒富大叔心里很不乐意,但还是说“捡吧、捡吧,反正鸭屁股一撅就滚出来了,用不着我费劲”。

村长前脚刚走,又来了一波前来果场取经的人,真正想学习发家致富取经的人自带干粮了,而来混吃混喝取经的人,根本不听冒富大叔讲解的种植技术,却不断的提醒他已经到饭点啦,肚子饿得呱呱叫。抹不下脸不好拒绝的冒富大叔,只能苦着脸把这些“吃富户”的取经人往家里带,尽管千般的不舍,还是杀鸡好酒好肉来招待。

影片在这个桥段中采用了鲜明对比手法,杀鸡好酒好肉来招待他们后,镜头切换到冒富大叔和儿媳妇兰花吃饭的场景。儿媳妇特意留的一块肉在他们两人之间让来让去,让人看了无比的心酸。然而现实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很多人平时对自己很抠门,把自己最珍惜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用的好东西送给别人,却落不下一句好话,有可能还遭到别人的嫌弃。

一堆蹭吃蹭喝的主儿还没走,隔壁邻居两个大妈过来串门。富有乡土气息的对白来了。

瞧你家热闹劲,真是高山打鼓,名声在外。

瞧你家整天飘肉香,馋得我来看看

一顿寒暄过后,两个人开始开口借钱:一个邻居大妈直奔主题,咱俩是老乡邻里,家里想买缝纫机,还缺点钱,你风格高,别抹了我的老脸。另一个邻居大妈则说,女儿荷花要买辆自行车,票儿搞到了,钱不凑手。

冒富大叔刚说了句,前几天好几个人来借钱了,手头紧。直接就被大妈怼:你要是哭穷,那我们一个一个还不得扎脖子饿死!别人求你都答应了,但单不借我们呢?

当荷花妈被前来送养殖资料的技术员拆穿家里明明不缺钱,还在银行存了不少钱时,却说那个技术员是缺德鬼,狗拿耗子。而不借钱给她们的冒富大叔,则成了她们眼中的"铁公鸡"。

几天后冒富大叔家自导自演遭小偷事件后,她们不明真相,以为冒富大叔家真的遭小偷不但没有同情心,反而幸灾乐祸道:这是报应,谁叫他当初不肯把钱借给我们。猪肥了要被杀,人富了要遭殃……真是活该,谁让他成为新地主。

这是什么邻里关系啊,见不得别人半点好,虽然有很大的讽刺意义,但时至今日,这种邻里关系依然存在,这种人还不少。

这部电影富有生活气息,过于真实,不落俗套,幽默讽刺恰到好处,虽然有时代的烙印,但很多的社会现象,到现在依然存在很现实,讽刺意味不减,一人成了万元户,村里村外各路人士都想要揩点油。同样的故事不同的剧本依然在重复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