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

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1)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诠释(7)】

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派用语。指个人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常在无意识状态下使用。

自我防御机制有以下特征:

1、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固然,我们时常会做一些意识的努力,但真正的防御机制是无意识进行的。

2、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及防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从它的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两种。

3、防御机制似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以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对我们可能引起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自我防御机制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防御自我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

4、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正常防御功能作用改变的结果可引起心理病理状态。

5、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例如,某工人在车间受到组长批评,于是说:“我才不在乎呢!”随后在工作中有意无意地摔摔打打,制造废品以消心中之愤,就是合理化与迁怒的双重作用。

一、内化

内化是指将客体表象的特质转化为自体内部特质的过程,并形成与客体表象相对应的自体表象。内化过程可能表现为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或者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与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产生结合,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并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具有持久性的态度体系。内化的直接结果是丰富了自体表象的内容。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的客体元素塑造到自我与他人的一致性形象(即自体表象)中去的过程。

内化范畴包括吸纳、内射、认同过程,依次逐渐复杂与成熟。吸纳(摄入)指的是心理上的吞噬,内射则可能指将客体整合到内心形成稳定的客体表象的过程,认同指从先前内射的客体意象中,将有价值的东西归属于自体表象,不同于吸纳(吞噬),在认同阶段,自体表象与客体表象是完整的,并且相互对照。

从自体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咨询师的功能是作为自体客体的替代品,作为无数“极微小内化”过程的结果,来访者通过采纳治疗师形象中缓解焦虑、容忍延迟和其他的现实方面,因而使咨询成为了可能。

事实上内化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对其核心机制进行解释的基础。通过内化,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治疗联盟被建立起来,并使治疗产生了最终的疗效。不过请注意,内化不同于内射,它不是与形成客体意象有关的概念,而是与形成和丰富自体(自我意象)有关。就治疗过程而言,除了咨询师的解释性角色之外,在“认同”的前提下,将“咨询师”这个新的客体表象转化为自体或自我人格的一部分,是分析性治疗的重要过程。

人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不断地与客观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体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在头脑中以观念的方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  

人的认知结构是一个能动的系统,它是发展变化的,有着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它可以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接纳新事物、解决新问题、适应新环境。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任何外部(刺激)影响都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机能而被接受到主体认知结构中来的。同化是指主体认知结构对外部刺激进行过滤或改变而把它接纳到认知结构中来,而认知结构在同化外部刺激的过程中,自身结构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即顺应。同化和顺应实质上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外化

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中,外化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外化中个体将其内部特征“投射”到外部世界特别是其他人那里。例如,一个过于好争论的人会认为别人也是好争论的,而他自己却是无可指责的。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面对美食的诱惑时,会大声地说不可以吃的,要等爸爸妈妈吃了才可以吃。有位年轻的妈妈曾经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家的宝贝女儿有一次吃午饭的时候,妈妈点了一个厚多士,里面有女儿最爱吃的两个冰激凌球,女儿看见服务员端来了厚多士之后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声说想吃。妈妈马上给女儿定了一个规则,只有等爸爸妈妈都吃完饭之后才能吃冰激凌,于是她只能乖乖的坐回到了位置上。看着那诱人的食物,她一会儿把盘子拉近自己一些,一会儿又推开,同时看看爸爸妈妈的表情。几次反反复复之后,她终于忍不住了,对妈妈说:“妈妈,这个是冰激凌。是吗?” 并且用手指指着冰激凌球。反复几次之后,终于一次“不小心”造成了她的手指触碰到了冰激凌球,而且沾上了一些冰激凌,她不知所措地看着爸妈,发现他们没注意就立刻将手指塞入口中。而且大声说:“冰激凌要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饭才能吃,我现在不吃,我只是闻闻。”于是又将头凑了上去,看着她的鼻子越来越靠近冰激凌,妈妈差点笑出声来,反复几次之后,终于又一次“意外”使她的鼻子碰到了冰激凌。她马上坐好,重复着“只能闻闻,不可以吃的。”在妈妈仔细地观察了这一过程之后,女儿也得到了她期望已久的冰激凌。

像其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样,外化是一种对抗焦虑的保护措施,因此也是正常、健康运作的心智化的一部分。当我们有焦虑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妨可以有意识的试试外化这个方法,给自己释放一些焦虑的感觉。不过,如果过分外化就会导致神经症的发展。所以还是需要合理对待。

外化这个概念和投射的防御机制相类似,但它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外化是一种个人体会到他一生中所采用的重大决策都来自外部作用的感觉,个人不再为自己担负任何责任,因为“它”或“它们”引起了这个人的行动。这种人似乎会说:“你怎么能让我负责呢?你怎么能把失败归罪于我?”或者说:“这正是外部情况迫使我干出这种事情来的,为什么我要感到耻辱呢?”。有些人似乎不能接受批评,如果他们考试不好,那是因为他们疲劳的缘故,是因为书本使他们产生误解,是因为老师讲课不清楚,或者是因为考卷里都是些“玩弄花招的怪题”。如果他们失业了,那是因为他们遭到歧视,是因为有人同他们过不去。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切事情的原因均来自于“外部”,而不在他们自身,这种人就被称为外化的个体。

把自己的体验,变成别人的体验。自己针对自己的攻击和内疚,投射到治疗师身上——“你一定会认为我是一个糟糕的人”。而实际上他这个人,以及他做的事情,并没有他所说的那样严重。这样的人,在某些时候,他们做了自己超我不允许的事情之后,有可能会把这种指责投射给外界。然后认为社会或者是他人对自己有攻击,作为反击,他们开始报复社会和他人。

三、内射

内射的防御机制,说的是将一个外部客体转化为一个稳定的内部客体表象的过程。婴儿会幻想将他们对外在客体的知觉与经验纳入自己体内,这种纳入最早从乳房开始,开始于婴儿的第一次吃奶,他会希望妈妈的乳房和自己的身体合而为一。起初,婴儿会内射好的客体,将其纳入内心以作为对抗分离焦虑的资源。然后渐渐地,婴儿有时也会内射不好的客体,并以分裂的方式控制他们。

内射是指以不加批判地吸收与自身不协调的客体的方式、不加批判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标准的倾向。内射导致当事人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而不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毫无选择性地、广泛地吸收外界的事物,使其成为自己人格一部分的心理防御机制。当人失去他所喜爱的人时,常会模仿已失去人的言行,以慰藉内心因丧失爱而产生的痛苦。

内射作用是一种与外射作用相反的心理防御机制。它是将外界的因素吸收到自己的心里,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人们的思维、情感、行为,通常都是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在早期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婴幼儿最容易吸收、学习、模仿别人——尤其是自己父母的言行和思维,从而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如,孩子在家里乱涂乱画,被妈妈说这是不应该的,影响了家里的美观,他就不敢画了。假如此事重复了几次,妈妈的批评也就渐渐内射到孩子的头脑里,以后即使妈妈不在,他自己在脑子里也能进行判断,这是不应该做的事,于是就停止不做了。换句话说,妈妈的道德、价值观念已被孩子内射到他的性格中去了。

内射这种将外部客体转化为自己经验的心理过程,是对外部客体的表象化。个体利用它来吸收周围世界的各种图像、感觉、欲望、观念和情绪态度。在孩童时候,个体从父母双亲那里接受一些是非观念,他往往毫不怀疑地相信父母的宗教信仰是唯一正确的宗教。长大以后他会以自己上司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以他爱慕的朋友的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或者以他活动的团体里的意见形成自己的偏见。但当事人通常并不能意识到这个同化的过程。

每个人在一生之中不断地收集周围人们的许多观念、欲望及观点,以构建自体的内涵和人格特质,自体的发展得益或受损于这个过程。如果环境尚佳,其结果会很好;但若环境有缺陷,个体的人格也会反映出那些不健全的环境特征。

四、移情与反移情

移情这一现象是弗洛伊德在临床治疗中特别关注的一个环节。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宣称,如果治疗过程中没有移情的发生,那就不算是精神分析的治疗。

移情与反移情,作为精神动力学的核心概念,其实也广泛地发生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只是它们通常仅在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治疗中,被辨析和作为治疗的工具。

所谓的移情,移的是早年人际关系(尤其是和重要他人之间,如父母)中带有强烈情绪体验的互动模式。情绪体验越强烈,应对方式越偏离应有的轨道,越远离关系的“正常”状态,则越容易给当事人带来困扰。

如,一个女孩子,刚出生就被送到了外婆家抚养,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就像“邮包”一样,在不同的养育者之间转来转去。在她幼稚的心灵里,她无法理解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她所体验到的,就是当她想要靠近、依恋他人的时候,总是又被转手“抛弃”。所以,在她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刻骨铭心的信念:没有谁会一直爱我,当我靠近谁,谁就会抛弃我。

等她长大,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遇到了心仪的男子,可是等她开始和男子走近去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被抛弃的恐惧就占据了她的身心,这种恐惧是如此地强烈,阻碍着姑娘靠近小伙儿,并最终以逃离的方式,回避终究会被抛弃的痛苦。

所谓的反移情,是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移情,这种反应包括情感体验,以及相伴随的理解及应对方式。反移情除了受移情者的影响以外,也受到咨询师自身的移情范式的影响。

仍然沿用上面那个例子。这个女孩子的男友,每当他想要靠近这个姑娘的时候,例如拉拉她的手、亲吻她一下,她就变得很冷淡,并立即条件反射地将其推得很远。这个女孩子将他推开,不是不爱他,而是恐惧走得太近会被抛弃。但是对于这个男孩子来说,他无法更深地了解她内在的心理动力(可能她自己都意识不到,而是成了潜意识影响下的自动反应),而只能体验到冷漠和拒绝。如果这个男孩子本身就不够自信,在数次被姑娘拒绝以后,也选择了逃离,那么,他们就共同完成了这个女孩子内心早已编好的剧本:在亲密关系里,我终将被抛弃。

换一种情况,如果这个男孩子很爱这个女孩子,并且他本人开朗、阳光,他能够共情性地和这个女孩子建立链接,不管她做什么,都能够始终如一地“在那儿”,慢慢地,也许可以修正这个女孩子内心的“生命脚本”,让它朝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

爱是无辜的,不管是移情还是反移情,都不能加以指责,但是不能不顾及相应的责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五、阻抗

阻抗说的是来访者拥有的对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力量,即阻碍来访者的自由联想、妨碍来访者试图回忆和达到对顿悟的理解领会、针对来访者的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所有这些力量都可以称之为阻抗。

弗洛伊德在1912年就宣称,阻抗伴随着治疗的每一步。治疗中的每一个联想、每一个行为必须考虑到阻抗,它代表了力争痊愈与反对力量之间的妥协。

根据阻抗的来源可归纳为自我阻抗、本我阻抗和超我阻抗。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压抑性阻抗,是指自我防御产生的阻抗;

2、移情性阻抗;

3、从症状中获益;

4、强迫性重复和力比多的固着;

5、潜意识的内疚和惩罚的需要而产生的阻抗。

阻抗的临床表现:

1、沉默

这是最明显、最常见的阻抗。这往往意味着来访者有意或无意地不愿向咨询师交流他的思想和情感。在这两种情况下,咨询师的任务是分析沉默的原因。有时尽管沉默,来访者的姿势、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可以不经意的透露出他沉默的动机。

2、不愿谈

来访者不是完全沉默,但是知道自己不愿谈,或者他没什么可谈。

3、表现阻抗的情感

在与来访者进行言语的交流时,缺乏情感的表现。表现为乏味、平淡、单调等。

4、肢体语言

僵化、坚硬、保持不变的姿势、过度的活动和姿势与语言内容之间相互矛盾、回避与咨询师眼神的接触等。

5、谈话固着于某一时段

来访者始终如一地,没有变化地谈论过去,丝毫不提及现在,或者相反,不停的谈论现在,不涉猎过去,坚持谈论某个特定时间段的事情。

6、琐事或治疗以外的事件

较长的时段内谈论肤浅的、不重要的、相对无意义的事件,来回避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7、话题的回避

来访者毫无节制的大谈特谈,却小心翼翼地成功避开某些方面的事。如,来访者可以叙述性生活,但不愿简单、直接地提及身体的某个或某些部位。

8、刻板

每次治疗都以一种刻板的方式开始。如,每次治疗的开始都要报告症状或抱怨,或谈论前一天的事。

9、语言的回避

使用陈词滥调、技术词汇或枯燥的语言。

10、迟到、错过治疗时间、忘记付费

11、没有梦或许多梦

梦是通向来访者无意识、被压抑的和本能生活的重要方法。忘记梦表明来访者拼命挣扎着不向咨询师袒露他的无意识,特别是他的本能生活。整个治疗时段充斥着许多梦是另外一种阻抗,表明来访者的无意识的愿望在咨询师面前继续他的睡眠。

12、感到厌烦

来访者的厌烦表明他在回避认识他本能的愿望和幻想。

13、见诸行动

是分析过程中经常出现且比较重要的事情。见诸行动是以行动的重复代替语言、记忆和情感。

14、治疗中频繁出现愉快的表现

愉快的治疗时段的频繁出现,过度的乐观和长时间的兴高采烈表明来访者避开了某些东西,通常是其反面的东西或者是某种形式的抑郁。

15、没有改变

有时咨询师与来访者工作明显富有成效,然而来访者的症状或行为就是没有明显的改变。

16、无声的阻抗

指那些难以控制的微妙的阻抗,当咨询师远离分析现场考虑来访者时,才能觉察到。

17、移情性阻抗

包括寻找移情满足、防御性移情反应、移情反应见诸行动。

丁俊贵

2022年9月24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