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

亚太日报综合 徐娟娟

2018年11月26日,意大利国宝级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因癌症而去世,享年77岁。他50多年的职业生涯,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1)

出生于文学世家 文化底蕴深厚

贝托鲁奇1941年3月16日出生于意大利的帕尔马。父亲是一名诗人、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文选编者和影评人。母亲是一名文学教师。在这种成长的环境下,贝托鲁奇从15岁就开始写作,不久就获得几个很重要的文学奖项,他的首部作品就获得了维雅雷吉欧文学奖。由于父亲的关系,他曾作为副手跟随著名导演帕索里尼拍摄电影。塞吉欧·莱昂尼也曾叫贝托鲁奇为《西部往事》撰写故事,不过后来被莱昂拒绝,因为这故事对美国的观众来说太深奥了。贝托鲁奇的文学功底以及文学审美水平可见一斑。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2)

贝托鲁奇家庭合照,后排右一为少年时期的贝托鲁奇

一部悬疑作品开启电影之路

在1962年,贝托鲁奇21岁时,他执导了首部电影《死神》。这是一部谋杀悬疑的小作品,内容讲述一个妓女杀人的故事。贝托鲁奇利用倒叙法来拼合整件罪案的发生,和犯事的人。初初接触电影就使用了如此与众不同大胆的题材,他的特别已初显头角。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3)

之后的这些年,他先后执导了多部电影,其中有备受赞扬的《革命前夕》、《同流者》、《1900》、《戏梦巴黎》等,也有备受争议并将其卷入舆论中心的《巴黎最后的探戈》、还有被称为新的“东方三部曲”的《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小活佛》。

《巴黎最后的探戈》:争议不断 是荣耀 也是污点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4)

《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

1972年12月16日,由贝托鲁奇执导,马龙•白兰度 、玛丽娅•施奈德等主演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在意大利上映。影片讲述了一名刚刚丧妻的中年美国男子在巴黎找房子,在一处空房遇见了一名法国少女,二人不问来处便在房中颠鸾倒凤整整三天,后来男子对少女动了真心,反而被少女开枪打死。

由于色情内容和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影片在意大利遭到抵制。在当年举办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只放映了影片的片断。在意大利当局和教会看来,《巴黎最后的探戈》是在教唆人们伤风败俗,为通行的道德伦理观念所不容。然而影片在美国上映却引起了轰动。影片先是在林肯文化中心举行了世界性的首映式,接着又作为压轴戏拉下了第十届纽约电影节的帷幕。贝托鲁奇则在1974分别获得第46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和第31届美国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导演提名。该片男主演马龙·白兰度分别在第2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和第46届奥斯卡奖中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该片女主角玛丽娅·施奈德于1973年获得第17届意大利大卫奖大卫特别奖。

但是,在2016年,贝托鲁奇坦承《巴黎最后的探戈》中男主角对女演员的性侵片段是真实过程,这部影片也因此被称为电影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激情戏。而这,也成了他一生的污点。

《末代皇帝》:豆瓣评分9.0 ,揽获当年奥斯卡所有大奖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5)

《末代皇帝》3D修复版剧照

1987年,贝托鲁奇执导电影《末代皇帝》,他以全新的视角,用120多分钟,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那个被后人所指责的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历史狂潮将他卷来卷去,他也无能为力。同时电影也反映了中国由封建制度的社会,经革命演变至现在的过程。

电影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所有奖项,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服装设计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配乐奖、最佳音响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同时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欧洲电影奖、法国凯撒奖、意大利大卫奖等多个奖项,并且成为了第一部被美国电影协会MPAA评为PG-13级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6)

贝托鲁奇与奖杯合照,图片来自豆瓣

《末代皇帝》也创造了中国影视历史上的好几个第一:第一部在故宫取景的故事片(而非资料片),而且是完全清场移除护栏的取景;贝托鲁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讲述中国的故事;第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获得奥斯卡金奖;中国人第一次没有对电影内容做出任何限制;成为了自1949年起,第一部获得中国政府协助,和在中国制作的西片。

“被压抑的人” 用作品表现自我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7)

若你曾看过他的电影,便会发现政治与性,是构成贝托鲁奇电影的底色,他也频频以大尺度的场面挑战着社会伦理底线。在《巴黎的最后探戈》中,以极度淫荡和心理不正常的手法探讨性。他在政治上很活跃,而且是个公认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政治电影在历史上走在前列,就像1970年的电影《同流者》,在戏中他就批判法西斯思想,把国家和民族主义混为一谈,还有一些公众品味和集体回忆。而《一九零零》也有分析左派和右派之争。

但他在以这两者为主题进行创作时,总是善于运用精神分析法剖析人物的心理,描写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矛盾,并分析个体的成长轨迹及个体和社会阶级发展之间的关系。贝托鲁奇从 1969 年起就开始研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他说这是自己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关键时刻。他经常在公开场合谈起这个过程。1977 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他自称是个“被压抑的人”,“只能在工作中表达我的力量、我的性欲和侵略性。”实际上,透过政治与情色的外壳,透过那些充满着欲望与梦幻的镜像,我们会发现贝托鲁奇的电影其实是在书写人性的冷酷,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做真正的自我,我们都是被时代所束缚的人,都是“被压抑的人”。

终获终身成就奖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8)

2011年,第64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将终身成就奖颁给了贝托鲁奇。贝托鲁奇因为脊椎受伤做了一个手术,因此只能坐轮椅前来电影节领奖。当他登场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他曾入围戛纳多个奖项,也出任过戛纳评委会主席,但一直没拿到金棕榈奖。在最后的致辞中,贝托鲁奇说:“我想把这个奖献给所有在意大利勇于批判现实,用电影抗争的人们。”

用电影抗争艺术传统,抗争世俗目光,抗争无法更改的历史和命运,或许就是贝托鲁奇电影的价值所在。

外国导演评价贝托鲁奇(末代皇帝导演贝托鲁奇逝世)(9)

现实无法反抗,他就用电影来发声。而“敢于发声”这个行为本身,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来源:亚太日报综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