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患者小雅今年29岁,结婚4年,有两个孩子,前不久她挂了我科门诊,我像以往一样询问她的病情。

小雅难以启齿地说道:“我最近这一个月,下身总是感觉瘙痒,有时候奇痒无比,甚至想用手抓挠,白带也不正常,比以往的白带量多,有时候还像豆腐渣一样。”

我接着询问:“是否有烧灼感?”小雅连忙点头,“确实有,感觉优势感觉下身肿胀并伴随有烧灼感。”

根据小雅的描述,我已经有了初步判断,“基本上可以确认是阴道炎,但是阴道炎分为多种,具体哪一种,我们还要进一步化验来判断。”接着我为小雅进行检查,并取了白带样本送去化验,请小雅第二天来查看结果。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

化验结果出来后,果然和我的判断一样,小雅患上了阴道炎,具体是霉菌性阴道炎。小雅很是焦虑,通过和小雅的交流我得知,小雅因为“不好意思”、“害羞”等想法,耽误了看病,并且小雅还觉得可能“忍一忍”病就好了。

我说:“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有病就要积极治疗,并不多所有的病都像感冒发烧一样可以忍一忍就过去的,下面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把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好,否则耽误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健康了。”

小雅也表态一定会积极配合治疗,但还是感到疑惑,自己怎么就患上了霉菌性阴道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相信大家也有同样的疑惑,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2)

一、你了解霉菌性阴道炎吗?

阴道炎的种类有很多,霉菌性阴道炎是最为常见的阴道炎之一。不少人认为霉菌性阴道炎就一定是霉菌感染引起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由念珠菌,假丝酵母菌引起的阴道炎,其中以白色念珠菌感染最为多见。研究表明,很多女性的身体内部都存在念珠菌,但是由于数量较少,掀不起大风浪,所以也就没有形成霉菌性阴道炎。但是如果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导致念珠菌在体内不断繁殖和生长,就会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3)

通俗来说,白色念珠菌就是女性阴道内的潜伏者,一旦内部的防守薄弱了(阴道内环境改变了),白色念珠菌就会立即“反攻”,霉菌性阴道炎则会“占领高地”。而且,霉菌性阴道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属于妇科疾病中发病率以及复发几率都较高的常见疾病。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一旦耽误的病情,很可能造成病情反复,难以根治。

在了解了霉菌性阴道炎的发病机制后,大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是什么引起了霉菌性阴道炎呢?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4)

首先是内源性传染。前文介绍到,霉菌性阴道炎症的出现与假丝酵母菌有关,而假丝酵母菌不仅会寄生在女性阴道上,还会寄生在我们的口腔、肠道中。虽然寄生在人体中的不同位置,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在一定的适宜条件下就会互相传染,进而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由于霉菌性阴道炎属于妇科疾病,所以很多人单纯认为这仅仅是女性朋友的问题。事实上霉菌性阴道炎和男性也有一定关系,如果男方不注意个人卫生,同房时就会将病原菌带入阴道,破坏阴道的微环境。所以,不当的性交也是感染的一个原因。

而且当男方携带假丝酵母菌或者没有做包皮环切,那么该男性的配偶患上霉菌性阴道炎的概率将会大大增高。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夫妻双方应共同注意。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5)

最后是间接传染。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贴身衣物都具有传染性,如果不小心接触到,也会增加接触者的患病概率。所以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十分重要,即使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也要不能内衣互穿。

了解了霉菌性阴道炎的诱发原因后,就要留意身体上的一些改变,一些症状或许就是在提醒你“小心霉菌性阴道炎”。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6)

二、几点症状提醒你,小心霉菌性阴道炎

白带异常是霉菌性阴道炎最典型的症状。白带异常时白带会增多,且性状改变,通常情況下白带会从白色、淡黄色发展成为白色粘稠,类似于凝乳状或者豆腐渣样。很多时候,豆腐渣样白带不会流出来,一般残留在阴道中。

一般情况下,豆腐渣样白带的女性朋友会伴有外阴瘙痒、烧灼样疼痛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和孕妇尤其要注意,因为糖尿病病人以及孕妇的体质差,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引起潜伏在体内的霉菌致病。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7)

除了白带异常,霉菌性阴道炎还会伴有外阴瘙痒的现象,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坐立不安,且在夜间加重。大多数女性的外阴瘙痒发生在阴蒂、阴唇以及肛门周围也会出现瘙痒。所以,出现瘙痒症状,要警惕霉菌性阴道炎。

外阴红肿也是较为常见的霉菌性阴道炎症状。而且是肉眼可见的红肿,通常情况下呈现地图样的红斑,如果病情严重,还会出现表皮脱落、較裂等现象,有时候还会使阴道黏膜处出现高度的红肿。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8)

一些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总想着忍一忍就能“自愈”,但研究表明,霉菌性阴道炎是不会自愈的,拖延治疗只会导致病情加重。想要消除霉菌性阴道炎,一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规范治疗才能够把这种病治好。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就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三、霉菌性阴道炎易反复?医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做到这4点1、避免久坐

很多女性朋友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走动的时间仅仅就是上个卫生间、去个茶水间等,每天的运动量可能就只是上下班的一段路程。

女性在坐着的时候,私密处是不透气的,加之白带等阴道分泌物排出,会导致私密处变得十分潮湿。在这种环境下,私密处的温度也并不低,就为细菌、病毒滋生提供了条件,进而诱发霉菌性阴道炎。

所以要想预防霉菌性阴道炎传染,就要避免久坐,要在久坐后起身走一走,大概每隔 1-2 个小时就要走一走,这样不但能够起到预防霉菌性阴道炎传染的目的,同时也能够缓解周身疲劳。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9)

2、提升自身免疫力

女性相对于男性,无论是在抵抗力、免疫力上都有一定的弱势,当身体受到细菌、病毒入侵时,感染的纪律较高,很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

所以,提高免疫力很重要。首先要注意日常饮食,要尽可能以清淡为主,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尽可能不抽烟少喝酒。另外海鲜类、动物内脏类食物也要少吃,如果已经有轻微的霉菌性阴道炎症状,食用这些“发物”会加重病情。同时要多补充维生素,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含量的食物,比如新鲜的果蔬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0)

其次要有一个良好、规律的作息规律,还应该加强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比如,坚持十一点前睡觉,每天睡足八小时,闲暇之余可以进行慢跑、瑜伽,促进身体新陈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

需要特别注意,无论是饮食还是运动都要坚持下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很多事情只有坚持下去,才能看到坚持的意义,不长久的坚持不仅耽误了时间,反而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1)

3、夫妻双方定期检查

白色念珠菌在男女之间是会通过性生活互相传染的,而且两者都可能是病菌的携带者。所以女性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时候也需要让男性做一下相关检查,看有没有病菌。如果男女双方都携带有病菌,却只检查女性不检查男性,那么即使是女性治疗好之后,也会重新感染上。这样反而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因此,要避免不洁性生活,可以采用安全套,有效防止病原体传播,在治疗期间要避免同房。另外,如果双方有足癣,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内裤一定要单独清洗。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2)

4、坚持用药

霉菌性阴道炎除了要预防之外,也离不开治疗。由于霉菌性阴道炎是很容易反复,而药物治疗作为治疗的常用方法,在治疗的时候要坚持足疗程治疗。有的时候用上一疗程的药就能够把霉菌性阴道炎彻底治好,有的时候则需要用上两疗程的药。

总之要根据医生建议,按照疗程用完药之后要定期复查,看到底有没有把霉菌性阴道炎治好。如果检查结果都达标了,才能停止用药,不然没过多久疾病就会卷土重来。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3)

通常情况下,霉菌性阴道炎用药两三天之后症状就会明显减轻。看到病情有所好转,有些患者就会停止用药,但若用药剂量不足、时间过短,霉菌不易被杀灭,且易产生耐药性,从而造成复发。尤其是对初次患病者,彻底治疗非常重要。

因此,要谨记病情好转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一定要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尽快停药。

总结

霉菌性阴道炎是困扰众多女性的一种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其典型症状有白带异常,尤其是豆腐渣状白带,外阴瘙痒,外阴红肿等,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其实,霉菌性阴道炎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女性朋友要避免久坐,避免长时间的私处潮湿,适当让其“呼吸”。同时,也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多做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另外,预防霉菌性阴道炎要男女双方共同努力,保持好个人卫生,定期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发生霉菌性阴道炎)(14)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霉菌性阴道炎无法自愈,只有通过科学治疗才能被治愈。在这里还想告诉广大女性朋友,阴道炎并不是难以启齿的疾病,而且每一个女性都很可能患上的常见疾病,所以如果真的患上,不必觉得不好意思,尽快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坚持用药,早日恢复。

参考资料:

[1]刘菲.臭氧机消毒剂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2).

[2]苏英.念珠菌阴道炎的防治[J].山东医药,2000,40(16):58.

[3]闫丽.霉菌性阴道炎的药物治疗[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6):89.

我是妇产科医生李红雨,您的健康我来守护!从业30多年,一直以钻研疑难杂症,提升医术为准则,大家有相关妇产科疾病的困扰,也可以和我沟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