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人泪下的影评(影评天注定他们)

更多欢乐,尽在麦格时光(marking-u)

----------------

催人泪下的影评(影评天注定他们)(1)

贾樟柯从来都是一位有野心的导演,这话一点都不假。

    

陈丹青说“中国有千千万万个小武,从来没人表达过他们,但贾樟柯这家伙一把就抓住他了” 。

《天注定》中的这四个故事分别取材于胡文海、周克华、邓玉娇三起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以及富士康跳楼事件。而由这四段故事拍成的这部电影,绝对不是新闻的大合集,更不会像看新闻联播一样索然无味,甚至我担心,除了贾樟柯愿意拍之外,就没导演愿意拍了。

    

《天注定》的叙事结构类似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的四段故事,地点分别在山西、重庆、湖北、广东,人物故事看似分散实又相连。“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场景(贫富极端差距,极度贫穷);第二个故事是他们的生活(夫妻、兄弟、家庭),剩九根烟都要分三份;第三个故事细讲尊严;第四个故事是无处不在的隐性暴力,之前是杀人,这是自我毁灭”。(贾樟柯语)整部影片用昆汀式暴力色彩包裹,仿佛暴力是四段故事的主题,贾樟柯说“要减少暴力,就要从面对暴力开始”。所以《天注定》的主题和贾科长一如既往的主题一样,通过边缘化人物抓拍历史真实,反应中国走向现代化必须直面的痛苦的过程。

    

大海(姜武饰)是乌金山的村民,一开始影片演到他在风雪中骑着摩托车,间接就揭示生存困境,风雪使我们感到寒冷,加重了画面中压抑的情感。接下来大海的概况一帧一帧展现在我们面前:光棍、糖尿病患者、霸道的地痞、仇视官商勾结、没文化。在和村民在董事长的时候,因为大海为大家“讨公道”而被打成重伤,住院时胜利集团侮辱性的用金钱“抚慰”大海,出院后大海的“姐姐”无意言语伤害到大海的自尊,回村后全体村民用“高尔夫”的绰号嘲笑他被打事件,他的抗争在那些麻木的村民看来却更像是无稽的笑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村长与煤老板的勾当,然而,他最初的反抗换来的却是恶势力的毒打与村民的嘲笑。大海尊严尽失。

《巴黎圣母院》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绝望,海绵已经吸够了水,即使大海从它上面流过,也不能再给它增添一滴水了。大海绝望的海绵已经被水胀满,于是在晋剧《林冲夜奔》之后,“林大海”终被逼上梁山;在《铡美案》之后,暴力发生了。拿起枪,大海就像是一个抗争者,用暴力去惩戒所有人都视而不见的“布老虎”。

我们同时也能看到贾樟柯的惯用手法:小视点切入大主题。村庄路口的毛泽东像,手朝前方,“指引我们向前进!”然后农用车开过,车厢中的村民护着圣母玛利亚画像,两位“偶像”相遇了。后面剧情中还提到拜鬼神,佛像,修女,道出了当代信仰的尴尬处境。片中拿枪的大海看到赶马人在抽打马,这次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一枪解决掉了赶马人,骂了一句“贱货”然后离开。大海杀掉赶马人,显然是已经对自己“马”的身份的认同,自己属于“被人抽打的一类人”。没有被赶马人抽打的马儿,也自由了。片中的众多隐喻耐人寻味。

    

王宝强饰演的三儿是一个杀人抢劫犯,在暴力情节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三儿剩九根烟都要分三份的两个哥哥,展现出他们狭隘的小农心理和虚假的亲情。大年三十晚上,村民之间因为伤害到自尊而大打出手,村里每个人都表面风光而内心却痛苦的生活着,内心矛盾总会一触即发。村民打架的过程想搞懂可真难,两个人的口角矛盾,一大帮人的狂欢,最后受伤的却是不明真相的围观者。群体中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他们身不由己,他们残暴而狂热,他们的行为近乎癫狂,他们的举止表现是那么的怪异,他们是古斯塔夫·勒庞笔下的乌合之众,而这却正是一些农村的现状。

    

影片没有具体交代王宝强处于何种原因走上杀人的道路,但我们都明白,因为贫富差距与尊严缺失,长江对面的华灯璀璨和长江这边的贫穷落后形成鲜明对比,大年夜对岸火树银花,王宝强的孩子羡慕驻足,王宝强用真枪给儿子放炮,与长江另一头的烟花相比,声音暂时超越,但短暂且缺乏美感。

    

从枪和犯罪中实现自我的人,心理是极其扭曲的,这个纯属个人价值观的问题。王宝强甚至在枪杀三个抢劫小伙子回家后,“烧香”给他们,王宝强说“你们要怪就怪老天爷,有啥子想不通就去问他。”或许这就是天注定吧。 底层小人物如何摆脱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的困境?天晓得吧!

    

赵涛饰演的是张嘉译的小三,张嘉译走后,她回到桑拿店做前台,被张嘉译的老婆打了一顿,同事冷眼相看,她反倒从蛇女那里得到安慰。赵涛是小三,但她不是按摩女,她的生活也是有底线的,来桑拿店消费的土豪越过了这条线,他以为有钱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用一叠钞票反复抽赵涛的脸,不堪屈辱的赵涛掏出了匕首,在那一刻,她的心或许是坦然的,她做了自己有勇气做的事,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贾科长在纽约谈起《天注定》时说过这么一段话: 暴力都和尊严有关,发生瞬间都是尊严被剥夺,而尊严被瞬间剥夺正是赵涛和前面故事里的姜武使用暴力的导火索。

    

最后一个故事中的打工仔小辉是城市化过程中被挤压在底层的真实故事,我曾在富士康做过一天志愿者,多多少少了解他们的现状。很多人都说东莞小哥业余演出不够到位,但我觉得那是本色出演,他代表着一个群体:第二代农民工。

    

他们或是小学初中毕业,或是中高职技校毕业,职业上,成为理发店员工、保安、餐厅服务员、富士康这类工厂员工,也有个别在灰色与黑色地带工作,他们的交际圈也是同龄老乡为主。片中小辉最开始的工作就在流水线上,后来去了夜总会,遇到了老乡,夜总会的小姐。

他们染发,烫发,他们努力构建一个自己心目中理解的城市人形象,然后试图模仿之,在相似的群体中形成一种风潮。他们有一些代名词:非主流、洗剪吹、杀马特,比如小辉的发型,比如他那个黄毛老乡,比如玩GPS功能手机以及ipad。

    

他们不仅不被尊重和重视,甚至可能面临被调侃、被消费的命运。比如女孩在东莞当小姐,为“精英阶层”提供一条龙服务,比如小辉被老板要求赔偿误工费。

  

他们对物质文化和情感的是无奈和绝望的,由于有限的教育背景、微薄的经济收入、残酷的生存环境以及逼仄的发展未来,他们或没有能力或没有意识在文化方面很好的提升自我,这是个人以及群体本城市化和现代化不完整的结果。比如小辉只会在网上谩骂社会的不公,只会回复TMD,表达自身对社会的愤愤不平。

  

而真正让非主流或者洗剪吹这些带有歧视侮辱色彩的词语走红的并非农民工群体,而是文化知识精英,他们只是借用或恶意使用这套语言与形象,制造自己的狂欢,彻底低贬杀马特这一群体,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此群体的歧视与隔离。

  

这是精英阶层和劳苦大众的冲突。

  

他们心存善良,渴望过上好日子。比如女孩子在休息日,穿了白裙子,提了一袋金鱼到河边放生,说是为了来生能超脱,这是他们朴素的信仰。《泰囧》中的王宝强不正也说明这些。

  

小辉说我喜欢你,女孩羞怯的低下头,躲过的吻,说我有一个女儿,我要养活她。看着心爱的女人被物质丰盛的老男人所占有任意凌辱,小辉不堪忍受,换工作到一个富士康式的工厂,家人需要他养活,仇家的追寻,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时,小辉最终因为无法承受这一切压力最后跳楼自杀。小辉自杀的情节铺垫方面看似略显不足,我们甚至感到惋惜同情,但“当一个人、一个群体无法知晓另外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处境和感受时,同情甚至都是浅薄的。”

  

你说这些人是侠客,是杀人犯,是自杀的弱者。

他们,只是走投无路的你我。

  

你说围观者麻木,贪婪,嘲讽。

他们,只是作为帮凶的你我。

  

你,可知罪……

文/一抹微蓝

----------------

麦格时光(marking-u)有态度、爱吐槽、懂幽默、无节操的屌丝自媒体~每天为您定制化推荐:言辞犀利的真相解读,人糙嘴黑的良心影评,内涵风趣的爆笑段子,活色生香的深夜福利~

麦格时光已入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网易云阅读、鲜果多家权威媒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