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教你看油温(还在为看菜谱时不懂油温而烦恼吗)

大厨教你看油温(还在为看菜谱时不懂油温而烦恼吗)(1)

一、油温的识别

油温,是指食油下锅后加热达到的温度。用油传热在川菜烹调中运用得最广泛,用油的温度一般在60~220C之间,大致分为旺油(高温)、热油(中温)、温油(低温)。

1、旺油锅 :七至八成

油温在170~ 220C之间,油面平静,冒青烟,搅动时有炸响声。

适宜于火爆杂拌、干烧岩鲤、凤尾、腰花等炝爆、重油炸、炒的菜肴,有脆皮、凝结原料表层、不易碎烂等作用。

2、热油锅 : 五至六成

油温在110~ 170C之间,四周有少量青烟向锅中间翻动。油面泡沫消失。搅动时有微响声。

适用于干煸牛肉丝、软炸虾糕、小煎鸡等炸、炒、煎、干煸的菜肴,有酥皮增香,不易碎烂的作用。

3、温油锅 : 三至四成

油温在60~110C之间,油面微动,有泡沫,无青烟,无响声

适宜于熘鸡丝、鸡火白菜、三鲜鸡糕等熘、滑和浸炸的菜肴,有保鲜嫩,除水分等作用

二、油温的掌握

油温的掌握,是一项比较 复杂的技术,一般只能凭实践经验来鉴别。例如许多烹调师习惯用温油锅下料,油温始终保持二成热以上、五成热以下,因为二成热以下的油温,会使原料上的糊浆脱落,成菜变老,失去码芡时挂糊上浆的意义;而超过五成的油温,则会使原料粘结成块,使原料表面发硬变老。因而除了正确识别油温以外,在具体烹制菜肴时,还要结合火力大小、原料质地、投料多少,以及菜肴对烹制技法与用油量的要求等来灵活掌握适当的油温。

(1)根据火力大小掌握油温原料旺火下锅时油温应低一些,因为旺火可使油温迅速升高,容易造成原料粘结散不开、外焦内不熟的现象。原料中火下锅时油温应高一些,因为用中火加热,油温上升较慢,原料下锅后油温下降会造成脱糊、脱浆现象。如果火力太旺,油温上升太快,应即将锅端离火口或部分离火,或者不离火冲人凉油降温即可。

(2)根据投料多少掌握油温投料多的, 原料上锅时,原料下锅时油温应高-些。因原料多,下锅后油温必然迅速下降,回升慢,故应油温高些下料。投料少的,原料下锅时油温应低一些。因为原料少,油温降低的幅度小,回升又快,所以应在油温较低时下锅。此外,油温还要根据原料的老嫩和形状大小,适当把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