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1998年,正值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录片《刘少奇》摄制组要到俄罗斯采集素材,王光美一直记挂着一件事,她托工作人员带上500美元和一封书信,交给远在莫斯科的一位叫阿廖沙的中年男子。

当时除了少数几个人以外,没有人知道这位阿廖沙的真实身份。

几年后,阿廖沙准备回到中国的时候,才真相大白,原来他是刘少奇的长孙,中文名字叫刘维宁。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1)

刘维宁

阿廖沙回来了

其实在王光美以个人名义请刘维宁回家看看的同时,我国外交部门也广泛发出邀请函,邀请与刘少奇生前有关联的外国友人参加纪念活动,刘维宁也收到了邀请函,不过他的心情却很复杂,又高兴又忐忑。

原来刘维宁常年在俄罗斯航天部门工作,军衔是中校,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他没有向俄罗斯政府说明自己的特殊身份,如果此时坦白,可能会遭到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严格调查。

他考虑再三,不想为人生留下遗憾,最终鼓起勇气承认自己是刘少奇的孙子。

俄罗斯政府也很吃惊,想不到从前苏联时期就在航天部门工作的“阿廖沙”,竟然还有这种不为人知的秘密,随即对他展开调查,查来查去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行为,况且中俄关系正在升温,没必要把事情做得太绝。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2)

刘维宁一家

调查结束后,俄罗斯政府准许他离境,只可惜刘少奇纪念活动已经结束,刘维宁多年的心愿还是没能实现,他非常气愤,下定决心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俄罗斯政府规定,科研部门的高级人才,必须在离职三年后进行“脱密”,才能离开俄罗斯前往其他国家,刘维宁为了能够早日回国,抛下了经营多年的事业,在世纪之交申请提前退休。

2003年,在多方交涉后,刘维宁终于拿到了护照和签证,乘坐飞机到达北京国际机场,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他饶有兴趣地在各地游览,到湖南宁乡扫墓祭祖,还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3)

刘维宁

2006年,刘维宁获得了在华永久居留权,把一家老小都接到中国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人生总是一喜一悲,这年10月,一直把自己当作亲生孙子的王光美与世长辞,在这个世界上刘维宁的亲人又少了一个。

根据与俄罗斯方面达成的协议,刘维宁不再从事航天相关的工作,他定居在温暖的广东,自主创业,开办了一家外贸公司。

经过多年熏陶,除了混血的面孔外,其他方面刘维宁已经成为地道的中国人,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他爱吃面条也爱吃辣椒,保持着中国人的习惯。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4)

王光美

刘维宁曾经说过:“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中国。”

因此他的外贸业务主要也是面向俄罗斯,他还发起成立了俄罗斯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经常组织两国企业和民间团体的访问洽谈,将更多的俄罗斯企业家介绍到中国,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来。

在他的办公桌上,一直摆放着中俄两国的国旗,这是他致力于中俄友好的真实写照。

而在身后的墙上,挂着刘少奇同志老照片,那是他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根本。

2015年,他出现在九三阅兵的观礼台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随后参加刘少奇同志诞辰117周年纪念活动,参观了刘少奇故居、何宝珍故居和安源工人运动纪念馆等,寻根之旅圆满结束。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5)

刘维宁参加活动

父辈的旗帜

刘少奇为什么会有个外国孙子?这就要说到刘维宁的父亲刘允斌了。

刘允斌是刘少奇与第一位夫人何宝珍的长子,何宝珍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因领导学生运动被开除,随后在组织的安排下,进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担任教员。

1923年,何宝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刘少奇来到安源,领导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就是在这段时间,两人产生了情愫,结成革命伴侣,于次年生下了刘允斌。

但是天伦之乐还没有享受多久,刘少奇和何宝珍就双双南下广州,接受新的工作任务,没有办法照顾幼小的孩子,只好把刘允斌送回老家养育。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6)

刘维宁一家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1938年,14岁的刘允斌在地方组织的安排下,抵达延安,见到了几乎没有什么印象的父亲刘少奇,这时他才知道,母亲何宝珍早在几年前就被国民党宪兵逮捕,英勇就义了。

陕北的条件很艰苦,为了烈士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长大后好参加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央决定派他们到苏联留学,刘允斌和妹妹刘爱琴也在其中。

刘允斌被寄养在莫斯科的一所国际儿童院,在苏联政府的安排下完成了小学和中学的学业。

毕业时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满怀报国心的他听说了原子弹的巨大威力,毫不犹豫地报考了莫斯科大学,主攻放射化学专业,希望以后能为祖国做贡献。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7)

刘允斌

在大学期间,刘允斌认识了一位叫玛拉的俄罗斯姑娘,两人互相欣赏,很快就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但刘允斌还要考虑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是否能接受一个外国的儿媳妇,于是打算带着玛拉到中国去见见父亲。

1950年,新中国已经诞生,而刘少奇也早就和王光美重组家庭,刘允斌和玛拉回到北京探亲,受到刘少奇和王光美的热情迎接,为他们办了一桌家宴。

刘少奇望着久别重逢的儿子,希望他能早日学成归国,参加建设,这正说到了刘允斌的心坎上。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玛拉能否适应在中国生活,俗话说怕啥来啥,玛拉的态度最终造成了遗憾。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8)

刘允斌等人

玛拉是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不要说生活习惯不同,就是连最基本的中国话都不会说,无法正常交流,只是当时还在热恋,还没来得及考虑这个问题。

于是两人很快又回到了苏联。

1952年,刘允斌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和玛拉正式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生下一个女儿叫索尼娅,一个儿子叫阿廖沙。

刘允斌事业有成,进入莫斯科化学研究所工作,在家里对索尼娅百依百顺,家务活全部包揽,真是羡煞旁人,这时,刘少奇寄来了一封信,要他以国家为重,快些回来。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9)

刘少奇与刘允斌等人

刘允斌肯定是要舍小家为大家的,但他尊重妻子的意见,就问玛拉愿不愿意到中国一起生活,玛拉委婉地摇摇头,没办法,他只好一个人回到中国,参与到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中。

当然在工作之余,也去苏联探望过几次,争取玛拉回心转意。

不过分居两地,感情慢慢就淡了,玛拉最后选择离婚,刘少奇接受现实,心里却惦记着孙子和孙女。

1960年到苏联访问期间,还特意去见了两个孩子,五岁的阿廖沙记得很清楚,一位慈祥的爷爷对他又亲又抱,还带来了小礼物,这是他唯一一次见到祖父的音容笑貌。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10)

刘少奇与阿廖沙等人

漫漫回国路

刘少奇1960年访苏,是为了挽救中苏关系做最后一次努力,但形势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中苏关系全面破裂,一家人也断了联系,玛拉为了保护孩子们,让他们随自己的姓氏,对他们的真实身份守口如瓶。

阿廖沙在母亲的悉心培养下,学习非常优秀,考上了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进入军事航天部门成为现役军官。

因为是在敏感部门工作,玛拉一再嘱咐他小心谨慎,不能透露父亲和祖父的任何身份信息。

而玛拉自己一直牵挂着刘允斌,希望着中苏关系能够缓和,那样还有再见面的一天,可是希望终归变成失望。

六十年代末,她在新闻报纸上看到了刘少奇刘允斌双双离世的噩耗,强忍着泪水,也没有告诉阿廖沙半个字。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11)

刘维宁

时过境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刘少奇和家属们得到平反,作为刘少奇长女的刘爱琴恢复工作,也肩负起使一家人团圆的重任。

1987年,刘爱琴通过各种关系,联系上了阿廖沙一家,只是当时中苏尚未实现关系正常化。

直到1992年,刘爱琴才到了莫斯科,见到了玛拉和她的两个孩子,这时阿廖沙才彻底弄清了自己的身世,以及父亲和祖父早已去世的事实。

由于阿廖沙是现役军人,又在机密部门工作,根本无法离境,于是在刘爱琴的劝说下,玛拉先到中国参观,重点是看一看刘允斌的墓,当她看到日思夜想的人只剩下一座孤零零的墓碑,百感交集。

而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变化,也非常赞成让阿廖沙叶落归根。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12)

刘维宁

当然这事急不得,因为当时苏联已经解体,中俄关系尚不明朗,不宜公开阿廖沙的身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阿廖沙本人来说,正处在事业上升期,母亲玛拉年纪大了,也不可能把她一个人留在俄罗斯。

1998年,中俄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两国关系日益密切,几年后就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恰逢刘少奇诞辰100周年,借着这次文化活动,王光美正式以家长的身份邀请阿廖沙回国,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2003年刚开春,一位中年男子来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签证处,在接受签证官询问时,他清晰而坚定的答道:“我叫刘维宁,我的父亲叫刘允斌,我的祖父叫刘少奇。”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 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13)

刘维宁等人

签证官的级别当然接触不到这个层次的信息,他大吃一惊,连忙向上级和国内部门汇报。

经过核实,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签证官怀着崇敬的心情,在刘维宁的签证上签字盖章,欢迎他回到中国。

如今刘维宁已经67岁,但他仍未退休,仍在为中俄共同进步做着努力。


参考资料

央视网.《刘少奇俄籍长孙阿廖沙的传奇寻根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