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

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1)

电影与音乐的合作,这几年可以说有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除了传统的电影主题曲、片尾曲和插曲外,这几年为了配合片方的宣传需要,很多预算充足、对音乐又极其重视的电影剧组,还会提前公布电影宣传曲或推广曲,以音乐的方式来为电影上映预热。

这当然很好。

但在这种合作模式下,也难免不会有商业的元素侵入,电影把音乐当成了海报,音乐把电影当成了平台。彼此互惠、共创未来,但在艺术层面真正的跨界、融合,甚至是产生火花方面,则就有点勉强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毛不易为《无问西东》所写的定制特别宣传曲《无问》,是一个特例,这个特例,也让他成为电影宣传曲领域的“异类”。

毛不易的这首《无问》,的确是为电影《无问西东》而写,这没有错。但他的独特,还在于创作的角度。

一般来讲,作为电影歌曲的作者,难免会站在供应商的角度,为电影进行深度的量身定造。而定造的属性,则难免会在音乐调性上偏技术。

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2)

而毛不易的这首《无问》,确实是在观看电影粗剪之后,以观后感的方式,进行的一次完全自我的创作。因此,在这首《无问》里,有的是电影《无问西东》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细节,更有毛不易本人“一生太短,一瞬好长”的诗意感悟。

这样的画面,让你想到了什么?于我,则是想到了昨日的少年,于台灯的光亮下,认真写下的一篇篇书籍读后感、电影观后感。那笔尖在纸面唰唰唰的摩擦声,也代表了一种对文字、对创作的虔诚。

而虔诚,对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讲,即对艺术的赤诚和敬畏之心,有了这样有心的创作,《无问》就自然有了属性它的独特。

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3)

也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无问》这首歌曲,是以电影《无问西东》的内容作为创作的切入点,但因为毛不易由心出发的创作,也让他首次为一部电影进行全新的原创,同样留在了属于他自己的创作纬度。

词,一直是毛不易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环节,尤其是以《消愁》为代表,“一杯敬故乡、一杯敬远方”的洒脱从容,真是这个时代已经很少有的诗仙式诗意。

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4)

《无问》同样足够诗意。用慌张来形容候鸟,画面动感又有灵性。而“岁月无声、流向迟暮”及“一生太短、一瞬好长”的意境,则在一种古典的优雅文字中,传递出了东方特有的时空哲学。也让《无问》这首短歌,变得意味深长。

其实毛不易的旋律能力,同样也不俗。《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感觉自己是巨星》和《消愁》这些歌曲,之所以能够流传开来,当然和朗朗上口的曲调有关。

而这次创作的这首《无问》,由于电影对毛不易本人的触动,也有了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不仅旋律上更厚重,毛不易在演唱上,也同步了这样的厚重,这也让他的声音,竟然有姜育恒这样的歌手,才有的磁性力量。

旋律与音色沉了下去,毛不易旋律和演绎的细节,却愈显丰富细腻,那种温暖又充满力量的歌声,恰恰是对电影《无问西东》的最好解读。一部电影在还没有上映前,能够遇到一个音乐人的倾心,并因为倾心写下最优美动听的宣传音符,对于彼此,都是一种缘份。

毛不易催泪演绎(电影宣传曲竟然是观后感)(5)

虽然文字优雅、旋律暖心,但《无问》并不是一首即食型歌曲,更不是完成电影宣传任务之后,就无悬念悄悄离开的作品。事实上,毛不易的创作,还为电影延伸了“只问深情、不问西东”的主题。这才是电影与音乐的双生、双赢。

因为毛不易的这首《无问》,因为他用情书般的语调,为电影创作了一首感性绵长的观后感宣传曲,自然而然让人对情书对象的电影本尊,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一部能够打动新生代人文民谣唱作人代表毛不易的电影,一部由李芳芳导演,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主演的电影,一部将在2018年1月12日全国公映的电影,《无问西东》又会有怎样的惊喜?

你看了,就懂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