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1)

从马面裙切入

讲述中国古代服饰形制与时尚美学;

从知识产权角度

探讨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

从汉服运动出发

解读中国首部汉服产业报告;

从现代工艺与时尚流行多维度

思考汉服设计;

从IP运营

挖掘国潮的有趣灵魂;

以宝藏少年们为主角

表达中国文化传播的力量;

……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兴起汉服热潮,汉服之风深刻影响着产业的潮流和趋势。如何保护原创设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促进汉服产业健康秩序的建立已成为政府、行业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2022年10月25日,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豫园将迎来“汉服创意与汉服版权”论坛。作为2022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系列活动之一,论坛邀请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从不同角度聚焦汉服的前世今生。

本次论坛正式开放现场观众的报名通道。论坛当天,将同时将在东华大学出版社的微信视频号、抖音、哔哩哔哩同步线上直播!无法到现场参与的朋友们可观看直播哟~线上线下惊喜满满,欢迎各界汉服爱好者共商盛事!

重磅嘉宾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2)

卞 向 阳

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上海时尚之都促进中心主任,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馆长。曾经先后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帕森斯设计学院高级研究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获得者。

主题演讲

中国传统服饰与当代“汉服运动”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自知、当代“汉服运动”的起源和发展、基于文化自立的“汉服”叙事。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3)

蒋 智 威

曾任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主任、东华大学出版社社长等职。30余年来,致力于服装营销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21年,创建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潜心版权推广和项目承接服务。2022年,受聘上海杉达学院,从事服装营销与时尚传播教学。

主题演讲

《中国汉服产业发展报告(2022版)》解读

《报告》的出发点;编制的理由、基础、原则、方法和结构;八个观察点。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4)

贾 玺 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服装专业委员会理事委员,全国考办艺术类专业规范和审定专家,中国国家铁路集团采购评审专家。

主题演讲

中国服饰的形制特点与时尚美学

——以马面裙为例

传统服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古人的社会物质与文化生活,反映了中华民族基于农耕生活方式下的服饰审美与结构形态。通过丰富的考古实物、图像资料,从物质生活、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角度,解读汉代、唐代、宋代、明代服饰的历史演变、文化内涵、形制特点和审美风格展开,例举骨器、绶带等工艺的形成特点和文化内涵,论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工艺和技艺特征,分析丝绸、织金、刺绣等工艺的形成和特点,探讨中国先民是如何通过服饰与天时、地理、人事之间建立对应联系的,阐述其历史意义和社会功能。同时,本讲座将重点解读马面裙的名称来源、历史发展、形制特点和结构式样,阐述璀璨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艺术高度和宝贵价值。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5)

许 春 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律师。管理学博士、法学硕士、工学学士。现任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国家知识产权培训(上海)基地主任,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资深顾问、执业律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首批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

主题演讲

传统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性、利益性、激励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容,传统文化的群体性、公共性、传承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相斥。在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下,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区分传统文化本身与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应用、区分传统文化传承与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作;对传统文化的利用应用和创新创作完全可以受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的保护,注册商标也是传统文化品牌塑造的保障。知识产权只保护现代创新创作,传统文化是现代创新创作的基础和源头,现代成果是传统文化的衍生和“水流”,只保护“水流”而不保护“源头”显然不合理,传统文化的专门法保护应予以重视。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6)

罗 竞 杰

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国百强青年设计师、东华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负责人、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副主任、东华大学江苏华艺艺术染整科创中心主任、上海时尚产业发展中心数字艺术教育联盟主任、CDPC高校数字艺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创意集成workshop主理人。

主题演讲

浅谈艺术染整工艺对汉服设计的创新力

2023/24AW中国首个艺术染整工艺流行趋势发布预览解析,从时尚流行角度分析艺术工艺的方向手法对汉服或非遗创新的多维度思考。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7)

冷 凇

哔哩哔哩党委副书记。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被用户亲切地称为“B站”。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B站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中国最优秀的专业创作者都聚集在B站创作内容,涵盖生活、游戏、时尚、知识、音乐等数千个品类和圈层,引领着流行文化和国创文化的风潮,成为中文互联网极其独特的存在。

主题演讲

宝藏少年:文化传播的生力军

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被用户亲切地称为“B站”。目前B站月活用户达2.94亿,其中78%是18-35岁的年轻人。这意味着,每两个中国年轻人就有一个是B站用户。其中有一个群体在B站穿汉服、写书法、学国学、创作国风内容,被称赞为“宝藏少年”。“宝藏少年”们借着互联网的东风齐聚B站,用各种方式演绎国风,表达他们对于古人智慧与精神的热爱。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8)

黄 慧 毅

ARTiSTOR艺述事管理合伙人。作为行业内首家同时拥有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图书馆为核心代表的四大馆IP运营机构,艺述事是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IP授权、运营及创意机构。

主题演讲

国潮新生代:文博IP解锁新玩法

国潮的兴起,不仅是民族自信的体现,同时也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观、消费观都起到了深远影响。时下的年轻人俨然是一群“文化自信的精神消费者”,也愿意为“有趣的灵魂”买单。汉服潮作为国潮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的美学复兴,在商业运营上有许许多多可以解锁的玩法。本次演讲将通过不同的案例,讲讲汉服与文化艺术IP在设计、产品联名、衍生创意等方面可以如何玩出新花样,创造消费者喜欢的“有趣灵魂”。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9)

杨 娜

博士,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理事,就职于中央媒体单位。2009年起在网络上共发布四版《汉服运动大事记》。2016年出版专著《汉服归来》;2017年起出版合著《华夏有衣》《华夏礼仪》《华夏节令》《汉服通论》,在《光明日报》等期刊发表汉服相关文章19篇。2022年获团中央和网信办颁布的“青年网络使者”称号。

主题演讲

从汉服复兴看中华传统文化现代化之路

当代传统文化复兴面临的问题不是使西方的现代化扎根于中国,而是在传统文化已经弱化的社会中找到文化基因的母本,对西方文明进行移花接木。在这过程中,汉服——借助着社交媒体、生活实践、商品交易等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从历史书中进入了人们的现代生活,经历了20年的发轫后,成为文化复兴中的先行者,获得中国主流社会的空前期待,更成为海内外华人热衷的“文化自信”载体。以汉服现象为例,分析参与者如何通过翻来覆去的穿,逐步从互联网的亚文化圈成为政府认可的社会实体组织;如何立足在文化基因的考据与市场消费的创新中,从温和的社会运动演变为一种文化时尚;如何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常交往中,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文化符号,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研究的重点。

报 名 方 式

即日起至10月23日,通过下方小程序报名参与,获取预约凭证。在现场您将与专家面对面,近距离聆听观点,免费领取《中国汉服产业发展报告(摘编版)》,还有机会获得活动主办方准备的精美大礼包一份!

活动预告文字(活动预告)(10)

(按防疫要求,参加线下活动的人员,需出示48小时内有效随申码、行程码和预约凭证)

无法来现场的朋友们,论坛将于10月25日下午13:30同步线上直播!

抖音

哔哩哔哩

微信视频号

(点击视频号按钮即可预约直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