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燕青拳(莒南燕青门许洪文授燕青拳莒南道口传人多)

莒南县道口镇周围许多村庄,练习燕青拳的众多,主要是许洪文先生传下来的。许洪文是燕青拳大师王彦豋的嫡传弟子。王彦登是沂南县人,师承沧州郭金镛,精燕青拳。孙运昌说:“王世同的儿子叫王加余。王彦登过去练武用的弓箭,就收藏在王加余的家中。”

许洪文先生,道口镇砖疃村人,终生未娶。精通伤科医术,接骨拿环,炮制膏药。1969年,因突发盲肠炎而去世,享年69岁。其发病之时,还正在为弟子许清合指导练功。

现在,治愈盲肠炎非常简单,动个手术便好。而那时正值文革期间,群众贫穷落后,普遍人们的思想意识又跟不上,对于开腔做手术,很多人认为会破坏人的元气,有病不去大医院,一味地抗下去,抗着抗着就会使病情恶化。

道口镇燕青拳名师许清合,是许洪文先生的爱徒。许清合1953年生,9岁时,便去道口向北有三里路远的砖疃,拜许洪文先生为师,学习燕青拳。同时,他的亲叔兄弟,10岁的许清田,和他一块儿去学拳。

在临沂市范围内,就该门谱系,师祖王彦登是第一代。

许洪文、王世同、王世凯、王京贤等,是第二代。

燕青拳名师许清田是第三代传人。文革开始至1969年,国家不重视武术,许洪文先生去世的第二年即1970年,国家开始提倡。这时的县体委主任是赵维新。县体委选拔选手,准备参加1971年全省的武术比赛,许清田和李佃引被选中。省比赛中,许清田表现突出,回来后,于1972年被临沂工农兵学校聘请为武术教练。他培养的学生众多,其弟子孙胜军在全国武术比赛中,曾获单项冠军。在1982年的功夫电影《少林寺》中,孙胜军扮演过十三棍僧,展示了他的矫健武功。还有许清田早期教的大弟子刘进海,出类拔萃,深得师傅许清田的喜爱。刘进海,1960年阴历2月生,自幼拜许清田为师,学习燕青拳。他聪明伶俐,练功刻苦,寒暑不辍,坚持不懈,习武八年。多次跟着师傅许清田,参加武术表演。但见他抖擞精神,几步登上表演场,出拳投足,劲力十足,动作舒展大方,非常受观众欢迎,为燕青门争了光。对于传承中华武术,刘进海无比重视,他的儿子刘永达刚懂事时,他就教儿子基本功。

齐鲁燕青拳(莒南燕青门许洪文授燕青拳莒南道口传人多)(1)

1970年县里选拔参赛选手时,许清合未参加。1972年他参加了选拔,被县里选中,参加临沂地区的武术比赛。同去的,有孙家中、孙家全等。当时,全临沂地区是13个县,莒南代表队获团体第三名。因成绩优异,他们都拿到了拳师证。自此,凡是县里有重大武术活动,许清合都积极参加。如“八·一”建军节,县里组织慰问团,到板泉部队进行武术表演,因许清合武功出众,掌声不断。

齐鲁燕青拳(莒南燕青门许洪文授燕青拳莒南道口传人多)(2)

第四代传人孙运昌,1956年阴历12月生,是许清合老师早期教的大弟子。1970年,孙运昌拜许清合为师,学习燕青拳,刻苦练功,善于钻研,深得真传。在第四代传人中,孙运昌是大师兄。

1983年,孙运昌在县汽车四队工作时,县里举办武术比赛,他报名参加了。他上身穿得是背心,来到场上,一开始作动作,两个膀子上的肌肉块凸起,新任体委主任刘建增称赞不已。这次比赛,他获得一等奖。

2000年,孙运昌在新疆和田市举办武术培训班,半年时间,对50多名学生进行了培训。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学生近百名。优秀学生有曹汉军、王洪宝、高朋宝、孙运军、纽厚勇、纽厚猛等十几名。

第五代传人,刘永达是佼佼者。其在读大学期间,于2017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那天,参加莒南县首届武林大会,获冠军。

刘永达六岁那年,在许清田先生和父亲刘进海的引领下,正式开始练功,走上了习武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成才。2011年,刘永达被选入威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武术队,师从魏晓燕。在山东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中获季军(男子C组棍术第三名,男子C组一类拳第五名)。

齐鲁燕青拳(莒南燕青门许洪文授燕青拳莒南道口传人多)(3)

2015年,刘永达考上了山东体育大学武术学院,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几年来,从理论到实践,经过科学系统地学习深造,使武功大进,思路开阔,成为山东体育大学2019届武术学院学士,国家二级武术套路运动员。因此,大学刚毕业,便被武术大县郯城县体委聘为武术教练。

现在,道口燕青门有近30个武术套路。

单练拳术套路,有96势燕青架(1983年在武林杂志上有过介绍)、燕青拳一路、燕青拳二路、八进拳、心意六合拳、三十二手、七星螳螂拳、八势站功。

单练器械套路,有燕青刀、九龙刀、行者棍、四门枪、三节棍、舞花九节鞭、护手双钩、拐子、流星锤、春秋大刀、天罡剑、绳镖、武当剑、打狗棍、自选棍、自选枪、自选剑。

对练器械套路,有单刀破花枪、单刀拐子破花枪、三节棍破花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