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颜色的不锈钢餐具有害吗(别以为天然最健康)

有颜色的不锈钢餐具有害吗(别以为天然最健康)(1)

用有花色的竹筷吃饭,有比用塑胶筷健康吗?(图/翻摄自pixabay

文/谢玠扬

天然健康有机风正盛行!不只是食物,连餐具都开始刮天然风喔。原木餐具听起来不错吧?不用担心塑胶材料的塑化剂释出致癌,也不用担心金属制品释放出金属离子造成老人痴呆(虽然这件事未必是真的).....是不是很完美呢?

看过我的专栏的朋友一定知道,谢博士下一句一定是:「世界上当然没有那么美好的事。」

最近看到网友提出问题:「为了环保,我都会自备环保筷,而且都只买木质的食器!不过前阵子看到讨论说因为木制餐具容易坏掉,厂商为了耐用都会添加很多化学药剂与重金属,请问这是真的吗?那常用会中毒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到底「木制食器」有哪些种类?

木制食器安全吗?重点是它「穿什么衣服」

木头、竹子这种材质,拿来当餐具,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怕水」。

因为木头本身很容易吸水,而水份正是造成细菌孳生、木头腐烂的主要因素。所以如果是标榜「100%原木,无人工涂层」的裸木餐具,请特别小心处理:使用完马上清洗,不要长时间泡水,一定要等干燥后再收纳。如果发现有变色、变味、磨损、裂开的状况,就立刻换掉吧:长菌的木制餐具,立即性的危害,绝对不会比塑胶制品低!所以,「完全没穿衣服」的裸木餐具,并不是个好选择。

有颜色的不锈钢餐具有害吗(别以为天然最健康)(2)

筷子上的色漆遇热、清洗剥落,跟食物一起吃下肚。(图/翻摄自pixabay)

再来,如果是上了五颜六色、彩色缤纷的木制餐具呢?上了漆,当然是不怕水了,不用担心变色变味裂开......但是,这些彩色的涂层,一但剥落吃进肚子,可不是好玩的。彩色涂料为了调色、显色、稳定,通常含有重金属及有机溶剂,这些绝对都是有致癌性的。一旦餐具上的彩色涂料剥落,或是遇热、遇酸溶解,跟食物一起吃进肚子里,就大大不妙了!简单说,穿着彩色外衣的木制餐具,可能比塑胶还毒!

最后,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看得到木头原色,但摸起来平滑,好像有上一层涂料。这就是所谓「有涂上生漆」的木制餐具,通常是木材直接制作成餐具后,直接在外面涂上一层生漆。涂上生漆就像是给餐具上了一层保护膜,能够让餐具「防水」,反而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性,并且让食器变得更耐用。

「谢博士,生漆也是漆啊!吃下肚子应该也是很可怕吧?」

别紧张,生漆其实是萃取自漆树的天然树脂。生漆的主要成分是漆酚,直接接触,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发痒,但涂在器物表面放置干燥后,就变得无毒了。如果生漆没有另外添加其他物质,一般来说,都符合食药署规范,是可以安心使用的。去日式餐厅用餐,看到华丽高雅的「漆器」,就是用生漆反覆涂布、加工制作的。

所以,木制餐具,不穿衣服不好,穿太花俏也不好,简单朴素的穿上「生漆」,才是最安全的。

有颜色的不锈钢餐具有害吗(别以为天然最健康)(3)

尽量挑选不彩绘、不雕刻,造型简朴的木筷。(图/翻摄自pixabay)

如何挑选木制餐具?

在挑选木制餐具时,尽量选择原色(生漆、不上色、不彩绘)、造型简单(无花纹),因为没有凹凸不平的表面就不容易藏污纳垢;如果有外包装,也建议注意是否有表示「通过食品器具容器包装卫生标准」相关规范。

即使是挑选了最天然、最安全的餐具材质,良好的使用习惯,仍然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家用木制餐具因为常常洗涤,如果干燥、收纳不确实,的确容易长菌发霉,要特别注意;此外,餐具在反覆使用、搓洗之下,容易在表面产生细小纹路,也容易造成细菌孳生和脏污残留,我的建议是3个月到6个月就要定期更换。如果餐具出现刮痕、变形的情况,建议立即更换,避免细菌在不平滑的表面上滋生。

听起来或许比一般的习惯要来的麻烦,不过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如果要使用木制餐具,还是在挑选上多费些心思并且定期更换餐具吧!

作者简介

博士谢玠扬,台大化工博士,在30岁那年创办医美保养品牌Neogence霓净思。近年来成功打入东南亚及欧美数十国市场,努力为台湾品牌走上国际。

原文刊载于商业周刊网站专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