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1)

阅读提示:此文本的编辑,侧重于为识字教学提供言简意赅,通俗易读,有利于高效完成识字教学目标的信息资料。绝非为了展现写人状物之优美,表情达意之深奥。仅仅是给目标所识汉字提供些许赖以存活的土壤。即使有些个汉字仅仅是勉强存活其中,只要不妨碍孩子对这些个汉字的探究学习就行。文本中的人也好,事也好,皆为生活中的常人常事。虽也有好坏卑劣之分,而我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的重点却不在这人事的褒贬颂扬上,而重点在乎那几个目标识字的认知效果上。只要文本有利于识字与生活的交互体验,达成在生活中识字,抑或在识字中生活的教学效果,就算是实现了此文本的预期设计目标。只要文本所呈现的全部信息,有助于孩子真真切切地识字,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我想,孩子在扎扎实实地认好常用的那些个汉字的基础上,再去寻求对所有记载凡人琐事,表现生活,拥有鲜明主题之文章的学习探究,而后应用于自身生活,也是符合人们通常的逻辑认知顺序的。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2)

孩子咳嗽,当寻医问诊

口部:

一、目标识字。

咳 嗽 喷 嚏 哆 嗦 噤 叩 喉 噎 嗝 呕 哮 喘(14字)

二、歌诀。

珍爱生命:

咳嗽喷嚏哆嗦寒噤叩医诊,

白喉噎嗝呕血哮喘咨病因。

横批,珍爱生命

三、注释:

咳 :

读音,ké

1、叹词,表示伤感、后悔或惋惜。如,咳!当时不是没想到吗。又如,咳!谁能料到结果是这样呢。

2、呼吸道受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反射作用,将吸入的气急切地呼出,声带振动发音。如,咳嗽、咳喘。

读音,hai

1、叹息。如,干吗咳声叹气?

2、提醒,招呼。如,咳,快过来!

3、泛指笑貌。见"咳咳"。

4、通"孩",小儿。

5、通"阂",阻隔。

6、伤感、后悔或惋惜 。如,咳,我怎么把这件事忘了!

读音,gāi

1、奇异,非常。

嗽:

读音,sòu

1、咳嗽。如,干嗽、干嗽了一阵子。

2、同“漱口”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3)

一个喷嚏,有点吓人

喷:

读音,pēn

1、散着射出。如,喷出、喷涌、喷发、喷饭(形容极其可笑)、喷薄(形容气势壮

盛,激荡喷涌而出,如“一轮红日喷喷而出”)、喷洒、喷泉、喷壶、井喷、喷漆、喷嚏。

读音,pèn

组词:喷香,喷码。

嚏 :

见“喷嚏”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4)

哆嗦,因为太冷?

哆:

读音,duō

1、发抖、颤动。如,大娘被一个不讲理的小青年气得直哆嗦。

2、形容敲击声。如,张姑娘含着笑,皱着眉,把两只小脚儿点的脚踏儿哆哆的乱响。――《儿女英雄传》

3、战栗。如,哆哆喋喋。(喋喋,说话没完没了)

4、哆嗦。如,冷得打哆嗦。

5、音乐中唱名的第一个音。

嗦:

读音,suo

1、发抖,战栗。如,哆嗦、打哆嗦、哆哩哆嗦。

2、音乐中唱名的第五个音。

噤:

读音,jìn

1、指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如,噤战、寒噤。

2、闭口不说话。如,噤口、噤声、噤若寒蝉(像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3.、关闭,封闭。如,有噤门而莫启。——潘岳《西征赋》

4、吃光喝完。如,你过来,这酒我吃不了,咱两个噤了这素子酒吧。——《金瓶梅》

5、住口,不许再说下去。如,噤声不语。

叩:

读音,kòu

1、本义,击,敲打。如,叩石垦壤。——《列子·汤问》;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众者叩舟。——《淮南子·说林》;以杖叩狼。——马中锡《中山狼传》;娘以指叩门扉。——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叩胫(以杖棍击胫骨。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叩门扉(敲打门扉);叩心(捶胸。表示悔恨交加的样子);叩门(敲门)

2、叩头、拜。如,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史记·滑稽列传》;叩恳(叩头请求);叩奠(叩拜祭奠);叩赏(磕头谢赏);叩请(恭敬而诚恳地请求)。

3、举发,询问。如,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明·魏禧《大铁椎传》;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又如,叩咨、叩问、叩询。

4、攻打。如,引兵叩城。——唐·韩愈《刘公墓志铭》

5、通“扣”,拉住。如,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史记·伯夷列传》;叩马(拉住马缰绳,不使前进)。

6、诚恳。如,叩诚(诚恳);叩请(诚恳地请求);叩叩(诚恳)。

7、叩拜。如,叩头下拜。

8、攻打关门。如,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贾谊《过秦论》。

9、指足球、冰球等运动中攻打球门。

10、叩打,多用于比喻。如,她的诉说叩击着我的心弦。

11、以磕头之礼拜见。如,将来贱眷到京,少不得要到尊府,定叫小犬叩见。——《红楼梦》

12、凿石挖土。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13、跪下磕头。如,三跪九叩首。

14、打听,询问(含尊敬意)。叫叩问。

15、拜谢。泛指表示深切的谢意。如,登门叩谢。

16、叩击〖身体的一部分〗使发出音响、振动或感觉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叫叩诊。

喉:

读音,hóu

喉,又称喉头。位于气管顶端,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杓状软骨、会厌软骨组成的室状器官。声带处于喉室的中央。喉室内软骨之间由肌肉前后纵横地连结着。肌肉的放松或收缩可以控制声带的松紧,也可以控制声门的开合。

1、属于中医“暴瘖”、“声音嘶哑”等病证范畴。各种年龄和性别均可发病。是寒凉刺激、烟酒过度等因素致发的喉粘膜炎症。叫喉炎。

2、发自迷走神经干的胸段,但立即返致颈部,是喉肌的主要运动神经。叫喉返神经。

3、咽和喉,并称咽喉。

4、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称咽喉要地。

5、生理上指喉咙。包括咽、食管上部、喉及气管的通向胃和肺的通道,颈的前方上部紧接面颊的部分。

6、发音时喉部过于紧张发出的声音。叫喉音。

噎:

读音,yē

1、食物塞住了嗓子。如,因噎废食、噎着了。

2、因为迎风而呼吸因难。这风真噎人。

3、说话顶撞人,使人无话可答。他说话能把人噎死。

4、哭泣的样子或哭泣的声音。叫抽噎。

5、吃什么东西卡在喉咙里了。叫噎住。如,小明吃鱼时,被鱼骨头噎住了。

6、民间传说的时间之神。……叫蚩尤的恶神来到人间,蛊惑苗民作乱,祸乱人间。黄帝为了使善良的百姓不受伤害,便和蚩尤展开了一场规模巨大、历时长久的战斗。在神仙九天玄女的帮助下,黄帝战胜了蚩尤。颛顼接受了蚩尤变乱的教训,觉的神和人不分出界限,可以相互往来,弊多利少,于是命重、黎两人把天地间的通路隔断,叫人上不了天,叫神也不能再随便下地了。 重和黎遵命行事,一个把天托起来,尽力往上推;一个把地按住,努力朝下压。这样一来,本来相隔还不是特别远的天地,从此就相隔遥远了。天地分开之后,颛顼就命令天神重专门管理天,而命令天神黎专门管理地。黎后来有一个儿子叫做噎,他协助父亲管理日月星辰的运行顺序,以免错乱。后来,噎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神话中的时间之神。

嗝 :

读音,gé

1、本义,禽鸟鸣声。如,嗝,雉鸣也。——《玉篇》又如,嗝报(鸡鸣报晓)。

2、胃里的气体从嘴里出来而发出的声音,或横膈膜拘挛,声门突然关闭而发出的声音。嗝儿、打嗝儿。

相关词语:噎嗝、饱嗝、饱嗝儿、打饱嗝儿、打干嗝、嗝吱、嗝顿、嗝嗝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5)

呕吐了,要看医生

呕:

读音,ǒu

1、指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是“干呕”。

2、 吐。如,呕吐、呕血、呕心沥血。

3、 通“讴”。歌颂,唱歌。 如,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汉书·朱买臣传》。又如, 呕吟、呕唱。

4、形容管弦乐曲、婴儿说话、摇橹、鸟鸣等声音。 如,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5、读音,òu ,同“怄”。生闷气。 谁知此时他二人,一个是动了真气,一个是有心呕他,因此魏翩仞拦阻不住。——《官场现形记》第十回

6、读音,xū 和悦的样子。 如,贤人君子,亦圣王之所以易海内也,是以呕喻受之,开宽裕之路,以延天下之英俊也。——《汉书·王褒传》

7、抚育。如,玄黄剖判,上下相呕。——扬雄《据秦美新》

有关偏旁部首的顺口溜(部首识字歌诀口部14字)(6)

哮喘,好难受的,去看医生吧。

哮:

读音,xiào

1、本义:野兽的吼声。如,虎声谓之哮唬。——《通俗文》。又如,哮阚之兽。——曹植《七启》。注:“虎怒也。”又如:哮吼(野兽吼叫);咆哮(吼叫);哮唬(虎啸声);哮阚(猛兽咆哮。多用以比喻震怒)

2、 吼叫。如,咆哮。

3、急促喘气的声音。哮喘。

4、 呼喊。如,哮,呼也。——《集韵》。 又如,哮吼(泛指大声喊叫;又指声威震慑);哮啕(嚎啕。大声哭叫);哮悍(形容勇猛强悍)。

5、病症名。如,哮吼。

6、 猪的惊叫声 。如,哮,豕惊声也。——《说文》

7、某些器物发出的声响。亦叫哮吼。

8、形容声音高亢悠长。叫哮哓。

喘:

读音,chuǎn

1、本义,张大嘴巴呼气与吸气。

2、急促地呼吸。如,喘气、喘息、喘咳、苟延残喘、心跳气喘、累得直喘、喘喝(中气不顺,口鼻有声的样子)、喘乏(气喘困乏)。

3、轻声说话。如,礼义以为文,伦类以为理,喘而言。——《荀子·臣道》

四、文本浅析:

文本以对联的形式列举了生活中的8中常见疾病,并提醒人们务必寻医问诊。按照对联平仄相对,词性相对,上下联字数相等的要求,基本符合。此对联仅适于贴在医院的适当处所。应用此文本教学时,更可以例举一些简洁通俗,符合严格要求的对联(特别是典范的名联、趣联)供孩子研习体会之。以致使孩子稍稍感悟些许对联的书写格式及韵味,激发撰写对联的点滴兴趣。

五、对联大意;

如果出现咳嗽打喷嚏哆嗦打寒噤等症状时,就一定要寻求医生诊断病情,

倘使患了白喉噎嗝呕血哮喘等病症,就一定要向医生问清楚发病的原因。

横批,珍爱生命(好好地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