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山之战的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24)

第一题

崤山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两座山峰,相距三十余里。

高中课本贾谊《过秦论》有一句:“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其中“崤”字的读音有yáo和xiáo两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读作yáo,而在2010年高中语文中则改成了xiáo。

高三语文课本有选自《左传》的《秦晋殽之战》,这里标注的读音是yáo。在课文内容中出现了“殽有二陵焉”。这里实际指的就是崤山。古文中字的读音和写法与我们现在的有所不同,遇到了就和孩子多说一点。汉语是发展变化的。

这个字在对应的《上下五千年》024中标示的是yáo,但是现在字典中只有xiáo的音了。建议还是让孩子读xiáo的音。崤函通道是秦走出关中,称霸中原的必经之路。这也是影响秦晋两国关系的关键,利益至上。先秦时经常出现在古文里,但秦后记录较少,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不再有秦晋大战的场面了。崤山也就很少出现在古文里了。

第二题

这个题目的答案是B。可以用排除法。首先秦国向西发展,成为了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国,并没有因为崤山大战而失去与大国争雄的机会。晋襄公的父亲晋文公才是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恒公(公子小白)-宋襄公-晋文公(公子重耳)-秦穆公-楚庄王。

第三题

晋襄公是晋文公的儿子。

孩子们最喜欢理唐朝和清朝的皇帝,能够很顺利地串下来,但春秋时期还是差一些。

第四题

怀赢是秦穆公的女儿,请晋襄公放了秦军统帅,这三个秦军统帅分别是西乞术、白乙丙、孟明视。抓住他们的晋军统帅是狐射姑,让晋襄公去追人的是先轸,追人的是阳处父,在河边接应秦军统帅的人是公孙枝。

历史上的人物特别多,孩子在刚开始时会因为事件和人物太多而不喜欢读,一旦钻进去了,就会不由自主地聊起历史,并尽其所能演绎。

第五题

秦穆公值得后人尊敬的地方要从本节的历史故事里找思路。两次被晋军打败,又能重整军马再来,这种品质不屈不挠来形容更合适。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春秋时期各国的实力差距逐渐拉大,但是还没有一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出现了很多“剧情反转”的情况,如秦晋之间、晋楚之间、吴越之间都是互有胜负、只要一方养精蓄锐就有机会打败对方。

崤山之战的故事(中华历史两千问24)(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