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选品的技巧及思路(跨境电商知识点系列)


选品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刚刚入行的创业者或者新的品牌进驻amazon@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品问题。首先要确定自己有没有货源,没有货源可以大海淘一些产品,再看产品适不适合站点。例如很多传统工厂想转型,虽然有产品货源优势,但未必现有产品就适合所选站点,也应通过选品的方法一步步去尝试新的市场,然后再根据市场的反馈,市场的接受度,销量等因素,决定是否继续卖现有上架的产品,或者依据收集回来的数据对现有产品进行调整。

总的来说:从三个方面来选取产品。第一,产品特性(产品供应)。第二,市场特性(市场需求),第三,利润空间。

(一)产品属性

产品的属性尤为重要,大类上分为标准化产品与非标准化产品。非标准化产品指的是衣服,水果等,属性具有不确定性的产品。当我们在选取产品的时候,就要考虑以下几个角度,从这些角度出发去思考产品适不适合进入该站点进行售卖。我们那么多角度去分析产品,目的是为了让产品能赚取的利润达到最大值。

那么,以下几个角度就是选品的出发点:

1.1产品的大小尺寸。产品的大小尺寸影响物流的费用,越大越重,物流费用就会越高昂,成本也就随之增加,利润就会减少。选取小而精的产品。

1.2产品是否是易碎品。比如折了,碎了等等问题,这些会产生差评和退货的问题,进而影响产品的销量下滑和流量流失问题。

1.3产品是否具有季节性特征?季节性的问题会涉及到库存是否积压,资金能否正常周转的问题。

1.4产品从哪里进货?刚开始做需要买多少货?产品的质量如何保证?

1.5产品是否适应消费市场的消费习惯。比如外国人就不用筷子,反而喜欢勺子、叉子。又比如热水壶,外国人喝冷水,不喝热水的。

1.6产品趋势。最后就要查看产品的关键词热度、销量趋势、各个站点的销售排行榜以及同类产品竞争者的多少都要考虑到。

1.7产品推广。当店铺做大,产品做强后,销量得不到提升,反而下降后,我们该怎么办?投放广告?做站外引流?

(二)市场特性

古往今来,市场的一端是生产者,另一端就是消费者,仅从产品生产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是不充分的,当我们选取产品的时候,也要注意市场需求的容量,消费者习惯,同类产品的竞争者等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选品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2.1产品的市场类型。判断市场中产品是否是快销品,重复性消费高的产品?

2.2选取平台上高销量的产品或者同类产品的互补品或者替代品,如何查看amazon@的产品销量?简单方法,Review的大概3到5倍是销量,这只是大致判断,具体方法,可以去相关amazon@销量查询的网站查看。

2.3观察产品的受众情况,判断选取的产品是否是大众产品,接受度、辨识度高的产品,还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小众产品,要给自己的产品一个明确的定位,选取受众目标群体。在amazon@平台上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

2.4注意平台中的大部分产品的售价区间,消费能力也是选品时需要考虑的重点方面,心理价位的估计要符合市场消费群体的收入状况。举个简单的例子,北美洲站点和东南亚站点的消费群体差距比较大。

2.5当确定一款产品时,要经过消费者的考验,要注意消费者的问题和评论,积极改善产品的特性,以适应当地消费习惯。不同的区域消费习惯也会不同,这是关乎销量是否增长的一个重点问题,及时的优化产品和listing(产品详情介绍)

(三)利润空间

给大家提供简单的计算方法,以用来支持后期运营、广告投入以及品牌推广的费用。

3.1具体方法

确认所选产品有合理利润且经过市场验证,设置合理的销售价格区间。

合理的利润空间可以给后面运营、广告等留出资金支持,对于大多数产品而言,产品的利润在30%-70%之间

着重要考虑产品的采购成本,如果有厂家支持的优势能做到利润50%以上,如果是中间商,最好不要超过50%,否则价格虚高,销量提不起来。后期如果库存造成积压,也很不好处理。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开具有品牌标识的产品,第一,容易产生侵权,第二平台打击假货。

3.2测算方法

下面是我自己的成本核算表头,里面“其他运营费用”暂时不算,上架后当计算实际净利润时再加进去,这里包括很多不确定的支出,比如退货费用,长期仓储费等


跨境电商选品的技巧及思路(跨境电商知识点系列)(1)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点赞,转发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