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深夜备课软文(恙话闲篇六)

//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3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明天是教师节,恰与中秋节“喜相逢”,祝老师们节日快乐!非常高兴的是今年这个教师节沾上了中秋节的光,这一天可以不上课,据说这样的双节同一天在这个世纪只有三次。

近日,媒体报道有关庆祝教师节的消息又是铺天盖地了,千篇一律地庆祝大会,表彰先进,先进代表发言,最后都是重要领导发表重要讲话,讲话的内容基本上是先总结过去的一年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的形势一片大好,全体老师们要树立良好的师德、保持奉献的精神、争取更好的成绩之类。

老师深夜备课软文(恙话闲篇六)(1)

有一部电影叫做《隐入尘烟》正在热映,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可以让这样一部反映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拿到通行证。影片以现代社会底层为背景讲叙两个小人物的悲凉命运,寓意深远。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它的真实镜头下记录着仿佛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一样,特别是像我这样驻过村的人来说,感同身受。我在想,繁华、发达的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对小人物的关注。那么,1800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天都有同样的故事在上演,也理应受到同样的关注。

教师的地位,从古到今都被抬举得很高,但现实里却一直在靠后的角落里。远古时候就开始用“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着,现实的行业里却排行老九;今天,年年的呼声都是教师的待遇要高过公务员,现实却只见教师不断地往公务员行业里挤,反之鲜有。每每教师节到来,都有老师戏称应该取消这个只有弱势群体才配有的节日。

1985年,中国建立教师节。那时,读小学的我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印象中老师们也没有谁在过这样一个节日,因为没有假期,没有庆祝,只有校园宣传黑板上用美术字写下的五个大字——“教师节快乐”。90年代初,中师毕业的我接过老师的教鞭,走上了神圣的讲台。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基本上没有多少教师节的记忆。在努力回忆中,脑海里模糊地飘浮出宣传标语、集体聚餐一类的东西。有比较深刻记忆的是每年教师节时,大多数老师都在上课,校长带领几位优秀教师代表去区里或者县里开庆祝会。回校后校长铁青着脸给老师们学习师风整顿的文件,反反复复。

老师深夜备课软文(恙话闲篇六)(2)

本世纪以来,国家层面逐步在动真格大幅度提升教师待遇,保证教师工资、向偏远和农村地区倾斜、改革教师招聘和职称评审。近年来,还特别注重对教师形象的重塑,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给予教师惩罚权、包括庆祝教师节在内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媒体也不再是一味地报道教育的反面……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变化。

坚守中,看到了大海星辰,点点微光。

差不多每年都会看一遍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教师节不是“优秀教师”节,也不是“教育教师”节》,他写到:

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按时领到自己的一份工资

希望每一个教师都有属于自己的完整的假日

希望每一位教师不再在升学率的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

希望每一位教师每天都能保证睡眠时间并有一个甜美的梦境

希望每一位教师每年的九月十日不再被“教育”甚至被“教训”

希望每一位教师走在大街上都能扬眉吐气真正为自己职业而由衷自豪并由此而使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教师节……

与每一个教师节里“给教师们的一封信”比起来,我更喜欢李老师这样的实践教育家,因为他们眼里有真实的人民教师,有最现实的关切!现如今,我已经是一名基础教育的研究者和指导者。每当走进课堂听课时,我必怀着崇敬之情正襟危坐,洗耳恭听,以表达内心最朴素的敬意。因为我知道,离开了他们,中国最广泛最基层也最艰难的基础教育就得坍塌,中国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绝无辉煌可言!

老师,您辛苦了!

提灯引路,筑梦成光。明天,天下都将会为您亮起那盏灯!

2022.9.9 角儿头

来源∣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