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每周有免费试用

在我的印象中,智能家居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回到家中,明亮的灯光下,凉风习习,空调早已开始工作;电视节目已经准备好,是我正想看的《好声音》;咖啡也已经冲泡好了,温度刚刚好。

这就是我现在能够实现得智能家居的场景,其实很简单就可以实现,但是感觉上少了些什么?对了,我们的这些操控是否真正实现了,我们回家是否能真正享受到这些,我们还必须有一双能帮我们实时查看的眼睛。

而这一双眼睛会有很多的选择,我们现在就对其中一枚名声在外的大眼睛进行次体验!

优点

1、性价比较高。

2、比较简单、好用。

3、家用监控功能实现较好,基本的功能实现比较可以。

4、双向通话功能。

5、在无内存卡也能实现监控这点还是不错的。

6、可以实现云存储

7、既支持交流电源,也支持移动电源。缺点

1、100万像素、720P这个是要不得的,也是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的;

2、包装上,由于包装不是十分硬朗,容易造成产品损伤,这个就没有必要了吧;

3、USB充电孔位置设计的问题,插拔不方便,有点别扭;

4、希望下一代产品加入云台设计。

5、长时间使用发热较高,这点要建议改进。小蚁智能摄像机开箱

虽然包装有所变形,但是我们还是能看到小蚁还是继承了小米简洁的包装设计,正面仅有一个LOGO。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

背部采用小蚁经典包装,简洁明了。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3)

1配件

配件非常简单,包括主摄像头、充电器、充电线缆、说明书,每一个配件的设计都凸显出小米的简洁风格,不拖沓。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4)

2主摄像头

黑色的大眼睛,镜头采用玻璃材质,机身采用了塑料材质,黑白的经典搭配,同时大眼睛小蚁能够提供720P高清、111°广角、F2.0光圈的录制。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5)

摄像头的正下方有一枚LED灯,为小蚁工作情况指示灯,我们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关闭。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6)

在小蚁的侧面集成了一个麦克风和一个USB充电插孔,小蚁既能通过交流电源供电也可以使用移动电源进行供电,保证了小蚁良好的移动性能。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7)

小蚁摄像头采用的是可拆卸的设计,可以轻轻的按住摄像头的卡扣,就能将大眼睛取下来了。

只是暂时还没有理解这种设计的初衷在哪?是否可以将摄像头用3M的强力贴将他固定在墙上,这样好像也挺棒,只是走线是个问题。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8)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9)

在小蚁的侧面还有一个SD卡插槽,其实小蚁在没有SD卡的情况也能进行监控,也可以实现本地录制,同时也可以使用小米路由器上的硬盘空间进行录制,实现方法多种多样。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0)

小蚁底部采用的是可以吸附底座,可以有效抓牢大多数桌面台面,不会跑动。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1)

小蚁采用的是可折叠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况,对小蚁进行各个角度的调整,调整角度将近180度,配合111度的广角,基本上能够保证到很好的可视面。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2)

小缺点

充电口的位置设计问题,由于充电口在摄像头的底部,并且小蚁有倾斜角度的问题,导致了USB充电线缆插入有一点点小麻烦,虽然旋转摄像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我想这个还是可以在新一代产品设计上考虑到这个问题。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3)

小蚁智能摄像机体验

小蚁智能摄像机可以通过小蚁摄像机APP以及小米智能家庭APP来实现摄像机功能,这里我主要体验小蚁智能摄像机APP,并就小米智能家庭上的功能区别进行体验。

打开APP后,我们会看到小蚁的主要功能定位,孩子陪护、老人关怀、宠物监控、家庭防盗等四大主要功能。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4)

和小米生态链上的其它产品一样,小蚁摄像机需要登录小米账号才能正常使用,按照操作指引,我们就可以连接上APP,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如果有更新,小蚁会提醒你升级使用新版本。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5)

其实小蚁摄像机APP在使用和操作上是十分简单也是通俗易懂的,上手十分容易,在主界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几个部分。

最上面一排是设置按钮,提醒按钮以及添加设备按钮,正中间则是摄像头监控画面,在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时间。

往下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其实可以监控到多组画面,也可以看到各组摄像机的状态。

在中间靠右可以看到一个购物车图标,则是跳转到小蚁商城。

设置界面

功能

1、名称设置:我们可以对摄像机的名字进行个性化设置;

2、隐私设置:我们可以选择开启或关闭摄像机,也可以开启或关闭指示灯,可以开启报警功能,并设置区间段;

3、摄像机固件版本: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是否升级到最新版本固件;

4、图像旋转:可以在摄像头翻转的情况下对画面进行调整;

5、开启移动监测:这个功能主要关注的两个方面,一是在家里无人开启摄像头报警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监测可以了解家中情况,在监测到移动物体后,可以通过报警,提醒用户查看录像;第二开启了移动监测的情况下,可以有效节约硬盘空间,在无物体移动的情况下,可以停止录制。

6、存储卡状态:可以实时查看存储卡状态以及空间。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6)

在使用小蚁的监控中,由于家中的光线一直偏暗,所有反馈的小蚁状况可能和他人有所区别。

不过在使用的三个场景中可以看出,小蚁在光线较为充足的情况下,基本能够查看屋内的情况,房门打开一条小缝也能清楚地分辨出来。

中间照片为弱灯光情况下的画面,在光线调整为弱光后,小蚁会自动适应当下环境,个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能够很清晰的看到空调指示灯的状态,只是在监测实时画面的时候,感觉小蚁在弱光转换的时候,反应速度还是有点慢的。

最下方照片为极弱光线情况下的视频画面,除了窗外有光线的地方,家中的情况基本模糊一片,不过小蚁还有另外一款夜视款,估计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很好解决问题,只是苦了我这款普通版的小蚁。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7)

在实际的使用中,我开启了移动监测功能,不过在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小蚁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消息推送。

我只能在主监控画面的提醒按钮下看到有三个移动监测,在监测报警中,第一个是摄像头顶端的吊灯被风吹动后,小蚁进行了报警提醒,后两个画面则是人物移动。

个人感觉小蚁的移动监测功能还是很敏感的,能够达到外出监控的目的。

在点击主界面上的监控画面后,我们进入到了监控视频中,在这个界面中,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查看小蚁眼睛里的所有画面,借助于手机陀螺仪我们可以通过左右摆动手机来查看。

也可以通过手指滑动画面来查看,最后我们也可以通过全屏画面来查看。

在监控画面中,我们可以查看画面上传速率,同时也可以通过双指进行缩放查看,我们最多可以对画面进行4倍放大。

在操作监控画面时,我们也可以对画面质量进行设置,可以设置成标清模式、高清模式以及自动模式。

在画面下面,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时间轴,在插入了SD卡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回放,查看存储卡内的视频。

在小蚁摄像头的操作按钮中,依次为本地录像文件夹、保存录像、实时对讲、静音、截图。这里我主要使用了下对讲按钮。

对讲功能

在使用对讲功能的时候,个人感觉有点像微信的感觉,在移动端,我们必须按对讲按钮声音才会传送到小蚁摄像机上,而小蚁摄像机上的声音我们可以实现实时监听。

在移动端点击对讲发送语音后,小蚁摄像机会直接收到语音。在使用过程中,个人感觉小蚁回放的语音质量和音量是不错的,完全可以实现双向对讲功能。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8)

在使用小蚁摄像机APP的过程中,个人的感觉是这是一个好用的APP,没有门槛,上手很容易。配合APP就可以将小蚁的功能全部实现较为完善。这也是小米生态链上产品的一大特征,简单、易用。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19)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0)

总结

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智能设备的出现,一款能够对智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反馈的摄像机显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一双大眼睛,帮助在外的我们了解家中的情况,及时作出必要的反应。

小蚁的初代产品已经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些功能了,但是对于一群苛刻的人来说,这些永远是不够的,这可能是小蚁的一种策略,先用概念来抢占市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待到配件价格降低、稳定后,再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抢占更多的用户。

总之,在使用小蚁智能摄像机的过程中,感觉是良好的,也是初为满意的,希望下一代产品能满足我们的更多期待。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1)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2)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3)

智能ai秒识别摄像头(试用报告智能家居里的大眼睛)(2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