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

之前在古城的时候,见到最多的就是打着“武大郎”招牌卖烧饼的店,也一直以为《水浒传》里头武大郎的炊饼就是咱们今天吃的烧饼,但是通过文献记载发现,武大郎卖的并不是“烧饼”。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1)

在古代很早就开始吃“饼”了,在当时各种面食都被称作饼。从制作方法上分为:烤饼、水煮饼、汽蒸饼、油炸饼、煎烙饼等等。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2)

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从西域传过来的一种饼叫“胡饼”,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面胚子上撒上芝麻,然后放在炉子里火烤,就是和咱们今天吃得“馕”差不多。据说,烤出来的胡饼又香又脆,连汉灵帝、白居易都爱吃。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3)

啥是“水煮饼”呢?就是汤饼,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饼,就是将面食做成薄片儿的形状,然后水开下锅煮熟,也就是咱们今天吃的面疙瘩、面条似的。古人在那个时候每逢节日、生日也会吃,就跟我们现在吃“长寿面”类似。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4)

还有一种叫“汽蒸饼”,就是将发酵好的面团在蒸笼里蒸熟就行,做法就跟我们现在的蒸馒头似的。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5)

早在先秦的时候就开始有蒸饼了,但那个时候用的是死面,死面蒸出来的饼那可是很咯牙的,口感肯定不好。后来,古人逐渐掌握发酵技术,才开始制作发面饼,到西汉的时候,蒸饼技术已经相当不错相当讲究了。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6)

但蒸饼传到北宋以后就改名儿了,为啥?因为蒸饼中的“蒸”字儿,和宋真宗赵桢的“桢”字儿发音相近,也就是说犯了皇帝的名讳,所以就改名“炊饼”了。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7)

因此,武大郎当时卖的“炊饼”实际上就是咱们现在吃的“馒头”,不是烧饼。所以说,现在的电视剧还是误导了很多人的,以为炊饼就是烧饼。

武大郎和烧饼的来历(一直以为武大郎卖的)(8)

再有,说古人那个时候也喜欢吃“长寿面(面条,面疙瘩)”,其实应该说是我们后人延续了古人吃长寿面的这个习惯。

我们这边管馒头叫“馍馍”,你们管它叫啥~~~。有人说广东广西喜欢把“蒸”叫“炊”,炊包子?炊馒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