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高品质课堂(湘大学子打造三个课堂)

打造特色高品质课堂(湘大学子打造三个课堂)(1)

岳阳晚报全媒体讯(通讯员 蒋海文 谢周任 胡月)“忧乐精神”有着怎样的精神内核和时代意蕴?新时代如何创新忧乐精神的传播形式,使其焕发新的时代光彩?7月11日至20日,湘潭大学研究生“忧乐精神”暑期社会调研团前往忧乐精神发源地——岳阳,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通过打造三个课堂:移动课堂、群众课堂、忧乐讲堂,多形式、多维度、多样态传播“忧乐精神”。

打造特色高品质课堂(湘大学子打造三个课堂)(2)

打造特色高品质课堂(湘大学子打造三个课堂)(3)

调研期间,调研团重点打造了 “三个课堂”:以发放调研问卷、访谈群众的形式打造“群众课堂”;通过参观学习古迹、拜访忧乐精神研究会打造“移动课堂”;走进社区,宣传原创绘本、宣讲忧乐精神创办“忧乐讲堂”。调研团俯身群众课堂,普及忧乐精神。深入巴陵广场、汴河街、岳阳楼景区,对当地居民及游客进行细致的访谈调研,共获得数百份覆盖各行各业的访谈文本。同时,面向全省的党政机关,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公务员忧乐精神的现状、问题及践行路径。打造移动课堂,探寻忧乐精神的前世今生。调研团深入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参与收集、查阅珍贵史料,挖掘忧乐精神产生的历史语境、文化场域以及当代启示、时代意蕴,撰写了两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从中汲取磅礴的思想力量。团队成员还将创作宣传忧乐精神的原创绘本,用绘本的形式更好地宣传忧乐精神。打造忧乐讲堂,传递忧乐精神的磅礴力量。调研团携手岳阳市忧乐精神研究会共同打造“忧乐讲堂”,以宣讲、互动等形式传播忧乐精神,擦亮忧乐精神品牌,进一步提升党政干部的忧乐意识、忧乐精神与责任担当。

打造特色高品质课堂(湘大学子打造三个课堂)(4)

调研团聚焦新时代忧乐精神的内涵与启示,挖掘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创新性地提出了新时代弘扬、传播、践行忧乐精神的具体路径,为新时代践行忧乐精神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