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2)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为什么想到这句话?

从每日优鲜濒临倒闭之后,当我又看到美特斯邦威被曝出大量欠薪欠款,关闭3000家门店的时候,我脑海里不自觉想到了这句话。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3)

每一次起风,创业者判断对了趋势,说不定可以创造一个举国皆知的品牌。

但风向变了,创业者没能及时转向,等回过神来,一切都物是人非。

改革开放40多年,无数品牌“宴宾客、起高楼、楼塌了”,这样的轮回似乎就轮到成立27年,中国早期的服装知名品牌美特斯邦威了。

从市值近千亿的“国民品牌”,到如今三年亏损21亿,员工工资都发不出,美特斯邦威真的就这样没落了吗?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4)

作为我们在研究中仔细分析过的一个服装品牌,美特斯邦威和它的创始人周成建,在上市前后,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上市之前,周成建是属于能提前看到时代趋势的企业家,而且很实干。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5)

这是美特斯邦威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90年代前后,改革开放取得了一定成效,老百姓被压抑了多年的服饰需求逐渐释放了出来。

大家从“穿暖”变为了追求“时尚”,虽然不像今天“国潮”这么有代表性,但大家对于服装的理解已经从“生怕和别人不一样”,变为了“生怕和别人一样”。

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尤为强烈。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6)

初中毕业就当裁缝学徒的周成建,在意识到这点后,迅速成立了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专门做年轻人的休闲服饰,踩上了第一波造富风口,完成了原始积累。

周成建在当时走了两步非常大胆的棋。

第一步,不走寻常路的“明星营销”。

2001年,美特斯邦威签约了以“唱、跳、rap”出名的香港天王郭富城,两年后,又砸下1000万,签下了事业处于上升期的周杰伦。

这两次签约非常大胆,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两位巨星,都不太受家长们的喜欢,

但年轻人谁不喜欢带点叛逆感的东西呢?

第二步棋,就是用了一个现在看起来很常见,但在当时绝对属于创新的“虚拟经营”模式。

自己把控研发和品牌,把生产全部外包给工厂,扩张全靠加盟。

这种创新改变了当时服装品牌“一条龙”经营的重资产模式,让美特斯邦威迅速在全国铺开了店面。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7)

代言人精准契合自身“不走寻常路”的营销定位,商业模式辅助企业快速扩张,美特斯邦威成为了当时不折不扣的“时髦货”,和周杰伦一起,在后续十年里事业节节高攀。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8)

2008年,美特斯邦威在中小板上市,两年后市值近乎千亿,这是属于周成建和美特斯邦威的巅峰时刻。

接下来,便是盛极而衰了。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9)

如果要说美特斯邦威走下坡路有什么原因,我想比较合适的一句话就是“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时代让第一代草根企业家靠着拼劲和直觉走上了风口浪尖。

但是,很少有人能在风口浪尖上保持绝对的清醒。

周老板也不例外,他犯了无数草根老板们都容易犯的错误,当然,我们说得好听点,就是想追求“更大的事业”。

2008年上市的时候,周成建送给深交所一台镶金的缝纫机,表示自己想做“全世界的裁缝”。

但是在2010年后,周老板在资本市场上的种种举措都有点感觉他的心思并不在做裁缝上了,而是想去资本市场里翻江倒海。

2014年,他和去年才放出来的徐翔玩起了市值管理和幕后交易,结果2015年徐翔案发,周成建不得不提前退休避嫌。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0)

把注意力重心游离在主业之外,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他接着犯了第二个错误:

误判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8年企业刚上市的时候,正是电子商务冉冉上升的阶段。

周成建并不是没看到,只是他跟别人想得不太一样。

我干嘛要积极拥抱淘宝,去马云那开个店?我难道自己不能做个平台吗?我刚刚上市,有的是钱。

美特斯邦威选择自建电商平台“邦购网”。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1)

本来服装产业的竞争就非常激烈,又恰逢当时国外的快时尚品牌H&M、ZARA、优衣库大举进入中国,给国内年轻人的时尚观带来了全新冲击。

美特斯邦威的第二增长曲线还没出现,在电商平台和淘宝的第二战线倒是先开辟出来了,腹背受敌的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2)

其实,服装行业有先天的顽疾。

三谷宏治在《商业模式全史》中认为,服装行业比汽车行业和PC行业更具风险,原因在于速度不对称。

也就是说,在服装行业内,内部价值链的变化,始终赶不上外部流行趋势的变化。

小批量的需求和大批量的供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

时尚千变万化,大批量的供应却难以调头,库存是每个服装企业难以解决的噩梦。

ZARA们就是带着“数据驱动生产”的思路,把中国服装品牌打的一度找不到北。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3)

过去的服装行业,从设计到门店上架,整个流程周期一般是6个月,在这种模式下,谁的渠道能力强,谁就厉害。

但ZARA们以数据驱动生产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把竞争的纬度拉到了供应链上。

服装品牌的挑战就变成了怎么样快速地捕捉到变化的市场需求,让供应链高速响应,即时满足用户。

当然,话说回来,ZARA们自己的好日子也没过多久。

最近,GAP大规模关店,更早之前,Forever21这些欧美快时尚品牌相继离开中国市场。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4)

究其原因,有两点:

第一,靠快起家,却被徒弟超越。

论响应速度,中国服装供应链已经实现了集群效应,从接单到出货可以控制在5天内,像在海外大火的希音公司,就是背靠广州服装基地,每天上新上千个SKU。

还有淘宝、拼多多、抖音上的服饰卖家,从短上衣到克莱因蓝,再到棋盘格,论追求潮流,他们才是真正的快时尚。

第二,消费者的需求开始从“时尚”转变为“品质”。

质量差,一直是ZARA这些快时尚品牌难以洗去的烙印。

虽然他们也一直想要通过开发副品牌走高端路线,但是,“快时尚”的基因根深蒂固,高端的奢侈品服装又看中血统和历史沉淀。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5)

即便是作为延伸的轻奢品类,快时尚品牌一时很难获得身份和文化认同的品牌溢价。

所以,ZARA们靠快起家,却又输在了只有“快”,没有“质”,今天又“不够快”上。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6)

美特斯邦威的大起大落其实颇有点像“时代的眼泪”,它有三点值得我们惊醒。

第一点,定位要准。

美邦一开始是做年轻人的生意,从口号“不走寻常路”的定位到选择周杰伦做代言人,都始终坚定的准确贯彻了这个定位。

但没赶上电商的风口也是因为定位模糊,邦购网和后来的“有范”,都不是在做网站,而是跨越战线做平台的打法。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7)

第二点,步子要稳。

坐江山比打江山更难,很多企业家在成功之后往往就会“飘”,华尔街那一套对他们有无穷的吸引力,但也埋葬了无数优秀的企业家。

稳健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种能力,有时候,你不折腾就赢了很多人的瞎折腾。

第三点,姿态要低。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判断趋势很重要,但没有某个企业的时代,只有时代的企业,不要把时代的红利错当个人的能力。

虚心和好学,依然是这个时代企业家的法宝。

纵观服装行业过去几十年的起起落落,时代在变,用户的需求在变,营销传播的方式也在变,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笑到最后,但唯有一点可以肯定:

王权没有永恒,适者方能生存。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美特斯邦威破产了没有(关店3000员工欠薪亏损过亿)(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