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

民国初年,

书坛就有“南沈北于”之称。

他和于右任,分别代表

帖学和碑学的两座高峰。

晚年致力书法教育,

被后人尊称为现代帖学的

启蒙者、开派人物。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

沈尹默

1883-1971

原名君默,字秋明,号君墨,浙江吴兴人,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师法“二王”、米芾等帖学大师,掺以北碑、墓志,用笔清健秀润。

沈尹默早年游学日本,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等。沈尹默既做校长,又当老师,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教育成果显著。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

沈尹默《行书鲁迅诗联句》

纸本行书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藏

解放后,沈尹默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入到书法艺术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培养了大批书法人才。上海书坛,至今仍活跃着许多沈先生的学生。其得意门生有谢稚柳、胡问遂、翁闿运等,皆为有影响的书法家。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

沈尹默的书法,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笔笔有来历,交代的很清楚。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近视高达2000度,晚年几乎接近盲人。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5)

写字时,他请夫人褚保权将毛笔蘸好墨,递到他手中,放在纸的右上角,写完一行后在放到第二行,全篇下来竟浑然一体,闻着皆惊叹神人也。难道是“以神遇不以目取?”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6)

为洗刷干净俗气,从帖入碑苦研30年!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7)

1883年,沈尹默出生于陕西兴安府,原籍浙江吴县人。其祖父、父亲为官,亦皆好书法,沈尹默幼年起便耳熏目染家风,并在其父的指点下学书,当时多临摹于黄自元《泉铭》、叶蒸田刻《耕田馆帖》,不知不觉误入甜俗习气路。

沈尹默 《孙禹行墓志铭》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8)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9)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0)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1)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2)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3)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4)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5)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6)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7)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8)

后跟随家人从陕西长安迁回浙江,在杭州期间,他结识了陈独秀。陈在观看其书法后,当面指出,“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一个“俗在骨”,犹如当头一棒打来,将他打醒。沈尹默后来回忆,“我初听了,实在有些刺耳,继而细想一想,他的话很有理由,我是受过了黄自元的毒,再沾染上一点仇老(仇涞)的习气。那时,自己既不善于悬腕,又喜欢用长锋羊毫,更显得拖拖沓沓地不受看。”而这恰恰是沈尹默书学道路的真正起点。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19)

沈尹默《行书马骏山开七言联》

纸本行书 132×32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908年,沈尹默痛改前非,重新学起,潜心“入碑”。这期间,他把安吴《艺舟双楫》论书部分,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能懂的地方,就照着去做。首先从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执笔做起,用大羊毫蘸着淡墨,临写汉碑……1913年来到北京,开始临写北碑,从《龙门二十品》入手,尤其爱写《张猛龙碑》,但着意于画平竖直,遂取《大代华岳庙碑》刻意临摹,长达三四年的时间。而后得元魏新出土碑碣,如《元显隽》、《元彦》诸志,都所爱临。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0)

80高龄的著名书法家沈尹默给孩子们做执毛笔的示范动作,讲解写字时怎样运用腕力。

他还曾自述道,“在这期间除写信外,不常以行书应人请求,多半是写正书。这是要彻底洗刷干净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气的缘故。一直写北朝碑,到了1930年,才觉得腕下有力。”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1)

沈尹默题红楼梦

功夫不负有心人。沈尹默这一下苦功,便是23年的时间。从25岁至48岁,他取法于汉魏六朝隶楷及北碑,从此打下了较为深厚的书法根基。

出碑入帖又出帖,成帖学开派人物!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2)

同为现代书坛的风云人物,沈尹默所走的书学道路,与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等人均不同。他不是入碑出帖,而是出碑入帖,最终入帖又出帖,成为现代帖学的开派人物。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3)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4)

据沈尹默的《自习的回忆》记载:此后开始学写行草,从米南宫经过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怀仁等人,上溯二王书。因为在这时期买了米老《七帖》真迹照片;又得到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及日本所藏右军《孔侍中》等帖拓本的照片;又能时常到故宫博物馆院去看唐宋以来法书手迹,得到启示,受益匪浅。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5)

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帖的沈尹默,亦追求晚年之变,“用狂草、章草、笔意来补救其行书的一味秀逸;用苍渴的墨法来补救其一味润朗的丰神;用跌宕的似乎较为快速的运笔来补救其一味流静的内敛。”

七十年的学书和书学生涯,沈尹默从未间断过临帖。可谓“活到老,学到老”,堪称最肯下功夫的书法家!

更多书法欣赏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6)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7)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8)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29)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0)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1)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2)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3)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4)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5)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6)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7)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8)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39)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0)

新见临张旭《郎官石柱记》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1)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2)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3)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4)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5)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6)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7)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8)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49)

一张破纸几行小楷却尽显书法功力(近视近乎失明的他)(50)

《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

1984年初版,仅印4150册,小楷墨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