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三年大旱灾(光绪年间发生一场奇灾)

光绪三年大旱灾(光绪年间发生一场奇灾)(1)

古代中国每逢王朝末年,总会有各种奇灾出现,比如传染病、灾荒、水灾、旱灾、蝗虫等等。在这些灾害中,尤其以旱灾最为常见。据史学家初步考证,从秦汉到晚清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仅旱灾就发生了一千多次。

因旱灾导致农民起义的现象层出不穷,明朝崇祯年间就多次爆发了大旱,这成为明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鲜为人知的是,晚清光绪初年中国也发生了大旱,这场大旱发生在华北地区,被称为是“大清国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光绪三年大旱灾(光绪年间发生一场奇灾)(2)

这场大旱灾持续四年,以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最为严重,干旱造成庄稼绝收,饥民逃难无数,“饿殍载途,白骨盈野”。由于旱灾以丁丑年(1877年)和戊寅年(1878年)最为严重,又称“丁戊奇荒”。

关于这场大旱灾,早在光绪帝刚刚登基时,就露出了一丝苗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旱情越发惊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饥则掠人食”的场景。旱灾发生的区域是人口稠密区,导致直接死于旱灾的灾民达到了惊人的1300万人。

光绪三年大旱灾(光绪年间发生一场奇灾)(3)

一场旱灾为何伤亡如此惊人?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外,人祸也是重要因素。按理,旱灾导致庄稼绝收,朝廷应该打开粮仓发放救灾粮食。但此时的清王朝日落西山,官员贪腐成风,各地粮仓缺额更是惊人。

举个例子,旱灾发生时,户部曾盘查各地粮仓储备情况,本该有近4000万石粮食,可实际上却只有500万石。除了粮食储备严重不足外,当时鸦片大面积种植也是造成灾民死亡惨重的重要原因。

光绪三年大旱灾(光绪年间发生一场奇灾)(4)

由于列强的鸦片走私让白银外流,清廷为了增加赋税,清廷竟然厚颜无耻地鼓励老百姓种植鸦片。以山西为例子,“丁戊奇荒”发生时,山西竟然有近20%的耕地被种上了鸦片。正如山西巡抚曾国荃给朝廷的奏折中描述的那样,“此次晋省荒歉,虽曰天灾,实由人事。”

与以往旱灾造成大量逃荒灾民一样,“丁戊奇荒”也造成了大量的灾民迁徙,而且被称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难民潮。当然,清廷还是进行来了救灾,比如卖官筹集灾款、派人到香港、新加坡等地募捐等。 让人感动的一幕出现了,当时华人得知祖国爆发大旱灾后,积极捐钱捐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故事。

参考资料:《晚清奇灾之旱灾》、《丁戊奇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