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丹有没有演过叶问(甄子丹把自己演成了叶问)

文/马庆云

《叶问4》院线上映。作为甄子丹的武打电影,影迷最关心的无外乎该片打的硬朗吗?不妨直言,和经典时期的港产武打片相比,第四部《叶问》打的四平不稳,不硬,谈不上多么强悍。然而,整个“叶问”系列的电影,也一直不是以硬朗武打为主要核心的。这个系列,又不仅仅包括甄子丹的四部《叶问》,更包括王家卫等导演的《一代宗师》等等。

甄子丹有没有演过叶问(甄子丹把自己演成了叶问)(1)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港产武打片就名扬天下。不过,早年的武打片都是比硬,看谁的打戏更精彩。名满江湖的张彻导演,有不少电影都是从开头打到结束的。真的就是这么打,没有一两场过度的文戏,都是武打连环画一般,源源不断。不过,这种比谁的拳头更硬的做法,后来就慢慢有所改变了。

到了“黄飞鸿”等电影系列里边,已经开始不比拳头而开始比脑子里边有没有文化了。其实,清末民国的拳脚师傅们,没几个有文化的,拳怕少壮,打来打去,也就开始比文化了。因为您再能打,也不过是个舞枪弄棒的,中国传统文化里边,对舞枪弄棒的价值认同不高。所以,武打片越发展,就越讲求武打者为什么而打,要打的有当代价值,要影迷认同才行了。

甄子丹有没有演过叶问(甄子丹把自己演成了叶问)(2)


《叶问》这四部电影,甄子丹并未把叶问演成一介武夫,相反,他把叶问往学问宗师的层面上演了。可以说,甄子丹、梁朝伟等人塑造的叶问,首先都是儒家文化范畴内的儒雅典范人物,其次才是有武术的练家子。几部《叶问》电影,都强调一句台词:我们练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要敢于站出来打。这其实就是练武之人向儒家靠拢罢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公义。

因此,甄子丹饰演的叶问,比的不是拳头多硬,而是叶问一直生活在一种儒雅的环境当中,遇到不公义,则彰显自己的兼济天下的大情怀去,彰显的方式就是打一下。所以甄子丹演出来的叶问,都是笑呵呵的,最终甄子丹和叶问有点合二为一的感觉。甄子丹在接受陈鲁豫等人采访的时候,也是笑呵呵地,呈现自己儒雅的一面。甄子丹自己这是要成大家,那些见到媒体专访还挥动拳头秀肌肉的,不过是个孩子式的武打演员罢了。

甄子丹有没有演过叶问(甄子丹把自己演成了叶问)(3)


最后就是比文化,不能比谁更二傻子。《叶问4》的精髓也不是什么拳头硬不硬,谁更能打,而是习武之人,首先您得能够分清楚什么是“不公义”,继而您得敢站出来才行。所以,在这几部《叶问》电影当中,叶问首先得脑子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能够用脑子承担大公义才行。稍后,才是靠咏春拳头完成这件承载公义的事情。有脑子,更重要。所以儒雅的叶问,就被甄子丹演出来了。

习武习到最后,都是习文。《叶问4》这部电影真正好的地方,是叶问来到唐人街,聊得是李小龙教外国人学武术的事情。不少拳种的师傅们都反对教外国人学武术,反倒是叶问头脑清晰,有着明确的认知。这种认知,比拳头硬要重要得多。没有高级的文化视野,是打不开这种认知格局的。不少时候,叶问在电影当中的认知,更让人觉得,这是编剧的世界观,编剧自己是有着高级的世界级认知的。

甄子丹有没有演过叶问(甄子丹把自己演成了叶问)(4)


现在,抱残守缺整天嚷嚷师徒之道的人也有不少,喜欢拿文化给自己贴贴金,但真到了要做一回“叶问”的时候,又成了鼠辈戏精。反观《叶问》,叶问其实是生活在自己的高贵的儒雅世界观当中,他的文戏部分要比打戏精彩更多,而他的生存态度,则是比拳头更为具备看点的。甄子丹的拱手抱拳、带着笑容,把中国人真正的文化精髓演出来了。

有些影迷有遗憾,《叶问》四部,打了不少敌对力量,就是没有打外星人。其实,《叶问》系列结束之后,甄子丹不妨拍摄一两部科幻电影,就是这种儒雅的中国人形象,抱拳拱手,笑容可掬,关键时刻,真能跟外星人过过招。民族性格其实也需要一些影视剧去培养。《叶问》系列当中的“叶问”的那种高贵品性,还是应该认真看看,这个比盯着拳头更有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